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9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为研究2000年以来绝大多数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在非结构基因的第263—277位发生15个碱基缺失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构建H5N1A/D/SD/04株HA、NA、NS的全基因表达/转录载体,以及NS的删除突变载体(m248),A/D/YZ/04株的NS基因表达/转录载体(848)和其补加15个核苷酸的NS突变载体(m848)。构建的载体分别与编码WSN(H1N1)内部基因载体进行组合转染,拯救获得4个具不同NS的重组的H5N1亚型流感病毒:RWSN-848和RWSN—m248在263-277位缺失15个碱基。RWSN-m848和RWSN-248则在相同位置不发生缺失。4个重组病毒的平均鸡胚繁殖效价(HA)、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和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均无显著差异;但RWSN-848和RWSN-m248对6周龄SPF鸡的致病力明显高于RWSN—m848和RWSN-248。结果说明H5N1的NS基因在263~277位核苷酸发生缺失后,不影响重组H5N1在鸡胚中的繁殖性能,但提高了病毒对鸡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92.
以质粒pMDTLT为模板,用PCR的方法扩增出LTB基因,然后将其插入到pETVP1质粒中VP1基因的上游,构建了含有融合基因LTBVP1的表达质粒pETLTBVP1.转化宿主菌BL21(DE3)LysS后进行诱导表达,诱导菌经SDS-PAGE显示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分子量约为39 kD;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能与FMDV阳性血清及兔抗霍乱毒素(CT)血清反应,说明融合蛋白保持了LTB和VP1各自的免疫学活性.小鼠免疫实验表明:该融合蛋白通过腹腔接种小鼠能诱导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反应,免疫鼠产生的血清抗体水平高于试验中商品口蹄疫疫苗免疫组.  相似文献   
193.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低温热疗诱导人鼻咽癌细胞株CNE凋亡的效果,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试验分对照组、单靶组、单热组及热靶组,MTT法测定西妥昔单抗对CNE细胞株48h20~30%抑制的药物浓度;以该浓度药物与低温热疗(43℃,30分钟)联合,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24h、48h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以48h20~30%抑制率的药物浓度(IC20~30)为试验的工作浓度,确定西妥昔单抗对CNE细胞株的工作浓度为10 ug/ml;荧光染色法观察到热靶组CNE细胞发生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凋亡检测显示24、48 h热靶组凋亡率显著高于相应单靶组、单热组及对照组(P<0.05).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各处理组较之对照组都有上调Bax、下调Bcl-2、EGFR蛋白表达的作用,以热靶组最为显著(P<0.05);热疗后EGFR蛋白表达逐渐下调.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低温热疗能显著增加CNE细胞的凋亡率,这可能与EGFR的下调与受抑,进而上调Bax、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4.
为了完善提高狐狸繁殖效率的超排技术,探讨了用PMSG、E2、PGF2α和hCG的不同组合处理对诱发初情前雌性蓝狐发情及其对卵巢和子宫发育的影响.EPP组(E2、PMSG和PGF2α组合)和EPPh组(E2、PMSG、PGF2α和hCG组合)分别有2只和3只发情,而对照组未见发情;EPP和EPPh组卵巢指数和有腔卵泡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初级卵泡所占百分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EPPh组次级卵泡所占百分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当用EPP和EPPh法处理雌性蓝狐后,子宫指数、子宫壁和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 表明,EPP和EPPh处理不仅具有诱发雌性蓝狐发情的功效,而且能够提高初情前雌性蓝狐卵巢指数和增加有腔卵泡数量.  相似文献   
195.
轮状病毒是引起幼儿以及小儿腹泻关联疾患甚至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务之急是需要开发安全而且有效的疫苗。英国GlaxoSmithKline公司(GSK公司)和美国Merck公司各自开发的轮状病毒疫苗(“Rotarix”和”ROTATEQ“)Ⅲ期临床试验的结果都证实了各自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两项试验结果都发表在New England Jounral of Medicine杂志2006年1月4日号上。  相似文献   
196.
门诊患者突发心脏骤停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凤艳  彭美姣  龙宽心 《蛇志》2010,22(3):297-298
心脏骤停是由于心脏因素及非心脏因素使心脏有效收缩和泵血功能突然停止而导致循环中断。发生心脏骤停后,复苏时问开始越早,预后越好,如果救治不及时,将会造成脑及全身器官的不可逆损害,最终导致死亡。我院门诊部于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对19例突发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准确判断,及时进行心肺复苏(CPR),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佳的急救技能抢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97.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免标记、实时在线研究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高灵敏传感技术,已经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得到了大量应用。该文简要介绍了SPR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重点评述了其在新药筛选和药物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8.
氨基酸-硒、铜配合物对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24种氨基酸-硒、铜配合物对魔芋种芋进行浸种处理,栽培后观察魔芋的生长状况和软腐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复合氨基酸中,3AA-Na2SeO3、3AA-CuSO4、15AA-CuSO4、17AA-Na2SeO3、17AA-CuSO4、单个氨基酸中精氨酸-Na2SeO3、脯氨酸-Na2SeO3、赖氨酸-CuSO4可提高植株的抗性,降低软腐病的发病率;丙氨酸-CuSO4、蛋氨酸-Na2SeO3处理的魔芋平均产量最高;甘氨酸-CuSO4、精氨酸-Na2SeO3处理最大单个重量最高。从软腐病发病率和产量两个方面来说精氨酸-Na2SeO3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9.
SeqHunter:序列搜索与分析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文武  王源超  窦道龙 《生物信息学》2010,8(4):364-367,377
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脚本,开发了一个在Windows平台下使用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包SeqHunter;该软件包以简便的图形界面操作方式,可以实现本地化Blast,序列提取、比对与分析,序列数据库建立和管理等多种常用功能,为基因功能分析与大规模基因组数据挖掘提供了一个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200.
中国部分地区猪细环病毒1型和2型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环病毒(TTV)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人畜共患DNA病毒,广泛存在于包括人类和家畜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中。目前我国猪群中TTV的流行病学报道较少。为研究猪细环病毒(PTTV)在我国的流行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009年我国9个省市部分发病猪场中的PTTV1和PTTV2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91份病料中PTTV的总阳性率为77.0%(147/191),其中PTTV1的单一阳性率为68.6%(131/191),PTTV2的单一阳性率为53.9%(103/191),两基因型的共感染率为45.5%(87/19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猪场、不同年龄猪群、不同病料组织中,PTTV的感染情况均不相同。此外,对41份健康猪的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TTV总阳性率、PTTV1单一阳性率、PTTV2单一阳性率及两基因型的共感染率分别为43.9%(18/41)、36.6%(15/41)、24.4%(10/41)和12.2%(5/41)。结果提示,发病猪体内PTTV总阳性率、PTTV1单一阳性率、PTTV2单一阳性率及两基因型的共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猪(P0.01)。PTTV在临床上是否对猪致病或与其他病原有协同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