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正> 稻苞虫羽角姬小蜂Dimmockia parnarae(Chu et Liao)常常从稻苞虫蛹中育出,在我县的寄生率一般为3—12%。1980年至1981年,作者对该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寄主 据资料记载,稻苞虫羽角姬小蜂既是初寄生蜂,又具有重寄生性。1981年作者从田间采集稻苞虫幼虫于室内饲养,获得稻苞虫蛹,银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把三化螟的年间数量变动作为一个离散系统,然后根据马尔柯夫链模型研究其轻、中、重发生的初始概率、转移概率,预测其今后7至10年的发生趋势;同时设置不同条件的转移概率,模拟未来5至7年的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三化螟灯下蛾量的变动以及各代发生程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3个预测模型,并比较了世代差分、季节差分和距平移动平均三种数据处理方法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回报验证符合率分别为72%,70%和65%;世代差分和季节差分两种数据处理方法较适合于本文的材料,而距平移动平均方法则拟合效果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1例难辨梭菌性肠炎(CDEC)患者的粪便进行10种肠道菌的定量分析,并与20例其他原因腹泻病人和22例健康成人的肠菌比较。结果表明CDEC病人的粪中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明显低于两对照组,其他菌类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提示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减少在CDE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此外,我们对CDEC病人发病前所用抗生素作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使用较多的有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先锋霉素  相似文献   
15.
小蜉属小蜉亚属一新种:蜉蝣目:小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小蜉属小蜉亚属 subgenus Ephemerella Walsh 一新种,小蜉亚属种类多,全世界已知有40种左右,广布于北美、苏联、日本等国,但中国尚未发现,因此本文也是小蜉亚属在中国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小鼠脾细胞经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激活后对YAC-1,LP-3和WEHI-164等肿瘤细胞均有很强的杀伤活性。在CFU-E和BFU-E培养体系中,不同浓度LAK细胞与BMC直接加入或预温育4h后再培养,均能加强CFU-E和BFU-E增殖。低浓度LAK细胞(LAK/BMC为0.5)与BMC直接加入或预温育后再加入CFU-mix培养体系中,均能增强CFU-mix增殖,而高浓度LAK细胞和BMC(LAK/BMC=8.0)直接加入培养体系则抑制CFU-mix增殖;若共温育后再培养则非常明显地抑制CFU-mix增殖,CFU-mix仅为对照的17.6%。小鼠LAK细胞对造血祖细胞体外增殖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可能包括分泌某些细胞因子以及细胞间直接相互作用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7.
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核型多角体病毒(TnNPV)感染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细胞后能诱导提高胸苷激酶的活性。不论是正常或感染细胞中的胸苷激酶都可将脱氧胞苷磷酸化,酶活最适pH及Mg~( )离子浓度值基本相同,DEAE-纤维素和Cibacron blue-sepharose柱层析所得酶活性图谱亦相似。TnNPV在胸苷激酶缺陷型的草地贪夜蛾细胞中能正常复制,但被感染细胞不具有胸苷激酶活性。由此可以确定,经TnNPV感染诱导后,活性有所提高的胸苷激酶不是病毒基因编码的。  相似文献   
18.
用汉坦病毒汉滩株(76-118)重组核蛋白作为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以下简称WB)的诊断抗原,用于实验感染大鼠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同时与用汉城株(SR-11)感染的Vero-E6细胞作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法(以下简称IFA)进行比较。WB法对3/4标本在大鼠接种病毒后第3天测得血清IgM阳性,而IFA法仅1/4标本出现阳性,IFA效价为1:5120的血清,WB效价为1’:40960,且在血清1:10稀释时反应带亦清晰。两种方法分别测定64份大鼠血清。甩IFA法,44份(68.8%)出现类似阳性的荧光颗粒,而用WB法测定,无特异的反应带出现。非感染Vero-E6细胞作IFA抗原,30份(46.9%)与正常细胞抗原有反应,此结果表明WB法在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均高于IFA法。IFA法中的非特异性反应系血清与细胞成份之反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3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并就其发病原因、病程及血肿密度的关系做了相关分析。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特别是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做了细致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生物弹道技术——生物弹道装置的应用和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项新的基因转移技术--生物弹道技术,主要涉及实现这一技术的装置及应用中的问题,并讨论了问题的起因和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