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黄芪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蒙古黄芪分离到5类提取物,以抗疲劳,抗炎和寂气作用强度为药效指标,用回归分析对名指标的物质基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酮类、皂甙类和氨基酸类对抗疲劳有增强作用;黄酮类和皂甙类对抗炎有增强作用,多糖类,皂甙类和氨基酸类对补气有增强作用;皂甙类、氨基酸类和黄酮类为黄芪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2.
性类固醇激素对黄颡鱼雌雄生长二态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性类固醇激素在雌雄生长二态性中(Sexual Size Dimorphism, SSD)的作用, 文章分析了性类固醇激素对雌雄生长、性腺发育和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 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 E2)显著抑制黄颡鱼的生长, 且E2显著促进能量在肝脏中的分配, 但在摄食量上无显著影响, 所以E2对黄颡鱼生长的抑制是能量分配的差异引起, 而不是能量获取差异引起。17α-甲基睾丸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 MT)显著促进雌鱼生长, 但抑制雄鱼生长, MT能显著促进黄颡鱼摄食和肝脏的能量分配, 显著抑制卵母细胞的发育和卵巢的能量投入。本研究发现MT通过促进摄食, 抑制卵巢发育并且减少性腺发育的能量投入, 从而促进雌鱼生长; E2能够显著增加雌雄鱼在肝脏中能量的投入, 最终抑制雌雄生长。实验结果只能部分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生长差异现象, 因此我们需要更进一步从能量的摄入、分配及消耗三方面来研究雌雄生长的二态性。  相似文献   
43.
文章研究了华中地区池塘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卵巢的发育规律, 分析了水温与光照条件变化对卵巢发育的影响, 探究了大口黑鲈反季节繁殖的方法, 旨在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气候条件, 化劣势为优势, 从根本上解决本地大口黑鲈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实验采用形态学、组织学等方法比较分析了大口黑鲈卵巢发育特征, 采用人工控温和人工促熟的方法探究了温度和性激素对大口黑鲈性腺启动发育的影响。研究发现, 华中地区大口黑鲈雌鱼性腺指数(GSI)周年变化在0.63%—7.95%, 10月中旬至12月初水温由20.6℃降至11.0℃期间, 卵巢开始发育至Ⅲ期, 并以Ⅲ期越冬, 至4月中旬繁殖产卵, 5月底结束, 繁殖前约80%的雌鱼绝对繁殖力在4.5万—6.5万粒, 但受水温升高的影响, 卵巢中15%成熟卵母细胞未能产出而逐步退化, 产卵结束时仍有一半以上卵未产出(GSI为4.6%); 雌鱼GSI与肠系膜脂肪系数(MFI)、肝体比(HSI)在10月份至次年4月份呈显著负相关(P<0.05), 表明在此期间, 机体储存的营养物质部分转移至性腺, 优先保证性腺发育。在大口黑鲈反季节繁殖实验中, 采用井水[水温(20±1)℃]降温和控温处理的方法能够促进大口黑鲈性腺的启动发育, 经过3个月处理, 控温组雌鱼卵巢发育至Ⅳ期末, GSI达到4.06%, 而对照组雌鱼卵巢处于Ⅲ期, GSI为2.52%, 两组差异显著(P<0.05), 两组雄鱼精巢均发育至Ⅳ期末, 控温组GSI达0.89%, 对照组为0.73%, 这表明可以通过温度处理来调控大口黑鲈性腺的发育。最后针对反季节繁殖中亲本的培育方法和处理时间等进行了总结, 以期为后续培育反季节大口黑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
PCR-DGGE技术在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3,自引:6,他引:43  
罗海峰  齐鸿雁  薛凯  张洪勋 《生态学报》2003,23(8):1570-1575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采用化学裂解法直接提取出不同农田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并以此基因组DNA为模板,选择特异性引物F357GC和R515对16S rRNA基因的V3区进行扩增,长约230bp的PCR产物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进行分离后,得到不同数目且分离效果较好的电泳条带。结果说明,DGGE能够对土壤样品中的不同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的V3区的DNA扩增片断进行分离,为这些DNA片断的定性和鉴定提供了条件。与传统的平板培养方法相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能够更精确的反映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它是一种有效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  相似文献   
45.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培养时间蛹拟青霉(Paecilomyces militaris)菌丝体中次级代谢产物的变化,分析蛹拟青霉次级代谢产物与培养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液体种子接入SDAY固体培养基 ;培养温度为25℃,培养周期为9d,从第2天开始每天取样 ;用甲醇与乙酸乙酯分别提取菌丝体中次级代谢产物,离心、过滤后合并提取液,用液质联用仪进行分析,用MetaboAnalyst software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不同培养时间内其菌丝中次级代谢产物差异显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拟青霉对生物碱、肽类和核苷等易形成阳离子类物质的代谢物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供试拟青霉对糖类和有机酸等易形成阴离子类物质的代谢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差异代谢物及热图分析结果表明,在培养的第2和第3天含量显著增加的代谢产物种类较多,主要有酯类及其水解产物、细胞破坏素B和拟青霉素,以及多种尚未鉴定的含氮化合物等 ;在培养第4和第5天含量显著增加的差异代谢物质种类较少,主要有细胞破坏素A和团囊虫草素等肽类抗菌杀虫物质 ;在培养第6天至第9天含量显著增加的代谢物种类较多,除多种白僵菌交酯和细胞破坏素等肽类抗生素外,显著增加的还有多种脂肪酸、氨基酸、鼠李糖、海藻糖、脑苷脂类化合物和核黄素等物质.[结论]培养时间对蛹拟青霉菌丝中次级代谢产物的产生有显著影响.在培养初期,菌体中酯类及细胞破坏素B和拟青霉素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旺盛.在培养中期,次生代谢物明显减少,但细胞破坏素A2和团囊虫草素等肽类抗生素的合成却仍显著增多.在培养后期,供试蛹拟青霉除代谢出多种白僵菌交酯等肽类抗生素外,还大量产生有机酸、氨基酸和海藻糖等物质.虽然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都有肽类抗生素产生,但这些抗生素并不相同,同时后一阶段新的抗生素的产生常常伴随着前一阶段的抗生素减少,因此前期的抗生素可能是后期产生的抗生素的前体.  相似文献   
46.
江西三清山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三清山兰科植物资源丰富,约21属30种,占江西省兰科植物属种的56.76%、38.46%,占中国兰科植物属种的12.28%、2.41%。区内兰科植物生活型以地生兰为主;分布区式样以温带型为主;区系成分分散,缺乏本地特有成分。与各山地的相似性以及属种分布型比较显示,三清山与5山地在属级水平上相似性系数高,兰科植物区系联系比较紧密,从属分布区类型看,三清山、黄山、天目山和庐山以北温带分布为主,井冈山和武夷山以热带亚洲-热带大洋洲为主;在种级水平上相似性系数较低,种分布区类型均以东亚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按生态型划分,地生兰为主,附生兰为辅,三清山和黄山只有两生态类型,武夷山、天目山、井冈山和庐山生态类型齐全。最后,依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对各山地珍稀濒危保护物种进行归纳统计。  相似文献   
47.
机体胃肠道所含的菌群极其复杂,有众多的需氧菌、厌氧菌、兼性需氧菌。腹腔内感染往往因腹腔脏器的炎症或消化道穿孔而发生,感染菌群不是单一的。我们选用大白鼠肠内容物作模拟肠穿孔后的腹腔感染,以观察感染菌群的变化和抗菌素对菌群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模型制备:取20只大白鼠的结肠制成混悬液。实验大白鼠剖腹后在盆腔内放一枚含有0.18毫升肠内容物混悬液的胶囊。2.实验方法:①术后一周内每天每组活杀2只鼠,14天全部处死,取腹腔渗出液做细菌培养。②  相似文献   
48.
SDE-GC-MS法分析三种虫生真菌菌丝中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DE-GC-MS)的方法分析了蝉拟青霉、拟细羽束梗孢、根足被毛孢菌丝的挥发性成分,从中分别鉴定出44、28和19种化合物,它们主要为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醇类、烷烃类、酯类和醛类。成分比较发现,3种虫生真菌挥发性物质中有3种主要共有成分,分别为丁羟基甲苯、1-辛烯-3-醇、苯乙醛。除共有成分外,它们各自都有大量特有成分,其中蝉拟青霉主要有5-甲基-2-呋喃-乙酸酯、反式-2,4-癸二烯醛、长叶烯等;拟细羽束梗孢主要有5-羟基-2-癸烯酸-δ-内酯、2,4-二甲基-恶唑、苯酚、β-榄香烯等;根足被毛孢主要有3,4,5-三甲基-苯甲醛、1,3-二甲基-3,4,5,6-四氢化-2(1H)嘧啶、顺式-2-羟基-1-(羟甲基)-9-十八碳一烯酸乙酯。  相似文献   
49.
50.
非人灵长类个体的迁移与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移现象在群居动物中普遍存在、在非人灵长类中尤为突出。在非人灵长类中,大多数的迁移表现出强烈的雄性偏向性和雌性不进行迁移的形式。在一些少数的物种中,也存在雌雄双方都进行迁移以及雌性偏向性迁移而雄性不迁移的形式。群居种类、一夫一妻制种类、独居种类的迁移模式上各有特色且不尽相同,这是动物社群结构多样性的体现。驱赶和异性的吸引是推动个体迁移的两大动力,驱赶多发生在一雄多雌的社群中,异性吸引多发生在无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个体迁移过程,是个体付出与收益的平衡。迁移不仅是非人灵长类动物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在不同种群间个体基因交流上也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