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0篇
  28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新型功能性纳米材料在设计和制备技术方面的进步为纳米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在过去十年中,介孔碳纳米材料在制备和应用方面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作为一种新型无机材料体系,介孔碳纳米材料结合了介孔的结构以及碳质组成的特点,显示出不同于传统介孔二氧化硅以及其它一些碳基材料体系(碳纳米管、石墨烯、富勒烯等)的优越特性。介孔碳纳米材料在药物的吸附与控释、光热治疗、协同治疗、肿瘤细胞的荧光标记、催化、生物传感、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等诸多领域表现出其他多孔材料难以达到的优越性和应用潜力。本文对介孔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和修饰技术进行介绍,重点关注介孔碳纳米颗粒在药物负载和光热控释方面的应用,最后对介孔碳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2.
新霉胺(neamine)是一种无毒的新霉素(neomycin)降解产物;已有研究证明,其可抑制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诱导的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作用,阻滞异种移植的人结肠腺癌在裸鼠的生长.本研究证明,新霉胺对人黑色瘤细胞株A375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润作用.MTT法及软琼脂培养显示,新霉胺可明显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 Transwell试验证明,新霉胺可阻滞A375细胞,乃至血管生成素诱导的A375细胞的迁移和侵润能力.此外,免疫荧光揭示新霉胺可阻断血管生成素的核转位,从而抑制血管生成素诱导的A375细胞增殖.上述结果提示,新霉胺可通过抑制血管生成素的核转位,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润.鉴于与新霉素比较,新霉胺毒性小,因此新霉胺可望作为黑色素瘤治疗的先导药物,颇具开发前景和潜力.  相似文献   
183.
引导序列(Guide Sequences,GSs)是与mRNA靶序列互补并引导RNase P切割的小RNA片段。设计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ul54基因D片段mRNA序列互补的GS,将其共价结合到大肠杆菌来源RNase P催化核心M1 RNA,构建成T7-M1GS核酶。通过对ul54基因D片段转录产物体外切割实验和将T7-M1GS构建在含有U6启动子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与构建在真核载体pEGFP-N1的ul54基因D片段共转染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体内切割实验,证实该核酶具备对ul54基因D片段mRNA的特异切割能力,为利用核酶治疗HCMV感染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4.
塔里木盆地北部早白垩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建组部面和4个钻井剖面舒善河组孢粉化石的研究,建立5个孢粉组合,自老而新为Classopollis-Schizaeoisporites组合,Classopollis高含量组合,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Lygodium-sporites组合和Dicheiropollis高含量组合。根据舒善河组的时代为早白  相似文献   
185.
同步纯化人心肌肌钙蛋白T、I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步纯化人心肌肌钙蛋白T、I李志梁付朝平钱学贤陆青王素华黎梅兰(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心内科,广州510282)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I;同步纯化收稿日期:1996-04-17;接受日期:1996-08-27。心肌肌钙蛋白包括3种不同的蛋白...  相似文献   
186.
目的:通过描述2010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点,分析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为防制手足口病,减少手足口病的死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描述及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010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北京市共报告18例手足口病死亡病例,88.9%分布在5.8月份;死亡病例的男女比例为3.5:1;年龄均小于4岁;流动人口聚集区的死亡病例较多;散居儿童及外地户籍儿童比例高,分别为83.3%和94.4%。死亡病例均出现出疹、发热及神经精神系统症状,整体精神状况,呼吸功能指标以及循环系统受累明显。与重症痊愈病例相比,感染EV71型病毒是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x2=4.774,P=0.029)。结论: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分布与重症病例分布基本一致。应对流动人口聚集地区的4岁以下婴幼儿重症病例进行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87.
莱州海涂海水灌溉下菊芋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山东莱州对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进行了海水灌溉浓度及其灌溉次数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 灌溉1次的处理中,全淡水同海淡水比例为1∶9、1∶4、1∶3的3种处理的菊芋块茎产量(鲜重)没有显著差异;菊芋生长中灌溉2次,以海淡水比例为1∶3处理的菊芋块茎产量最高,但各处理间菊芋块茎产量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无论何种比例海淡水灌溉,在莱州湾,灌溉两次菊芋块茎产量显著高于灌溉1次;2) 灌溉处理后连续5天内,菊芋光合速率与土壤表层盐分动态变化趋势一致:第一、二天,1∶9比例海淡水灌溉菊芋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而1∶4、1∶3比例海淡水处理在前二、三天光合速率同全淡水灌溉处理基本没有差异,第五天时,海淡水比例为1∶3的处理,菊芋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在灌溉后盐分变化达到平稳的较长时间内,土壤水分含量成为影响菊芋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1∶3处理因土壤表层土壤水吸力较低而菊芋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3) 第一次灌溉60 d后,以全淡水灌溉处理菊芋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其它处理,1∶3处理显著低于其它处理,1∶9、1∶4两处理间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8.
东江林场20个乡土阔叶树种拟木蠹蛾为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拟木蠹蛾Arbela spp.是华南地区严重影响人工林质量和稳定性的一类钻蛀害虫。本研究以广东省东江林场20个乡土阔叶树种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拟木蠹蛾对不同树种的为害状况及其与林木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7 a生时共有5个树种受到拟木蠹蛾为害,分别为西南桦Betula alnoides、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翻白叶Potentilla fulgens和楝叶吴茱萸Evodia glabrifolia,8 a生时新增1个受害树种——秋枫Bischofia javanica;受害树种生长表现和感虫情况均差异显著(P0.05),但种内感虫个体生长表现与未感虫个体差异不显著(P0.05);这些受害树种的虫口高度分布范围不同,生长较快的翻白叶和西南桦,其虫口主要分布在树冠以下,生长速度中等的海南红豆和山杜英的虫口分别集中在树冠下缘附近和树冠下缘上部,生长较慢的楝叶吴茱萸和秋枫的虫口则分别多在树冠下缘附近及其下部和树冠下缘及其上部,据此初步提出以枝下高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分析其虫口高度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补充完善了拟木蠹蛾发生规律和为害特征方面的资料,且为该区域营建混交林的树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9.
近年来溶胶-凝胶法固定脂肪酶已成为研究热点。选用TMOS、MTMS、ETMS和PTMS 4种硅烷试剂对黑曲霉脂肪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固定化的最佳配方为ETMS/TMOS=5:1、水与硅烷试剂分子比为8;固定化脂肪酶的固定率为80.2%、相对活性为136.3%;以乳化橄榄油作为底物,在50℃和pH4.0的条件下,固定化脂肪酶与游离脂肪酶Km分别为1.899×10-4M和2.789×10-4M;最适反应pH均为pH4.0,固定化脂肪酶在pH4.0~pH5.5之间其活性能保持95%以上;固定化脂肪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较游离脂肪酶提高了10℃;固定化脂肪酶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非固定化酶有显著的提高。固定化脂肪酶的使用寿命和保存稳定性良好,使用12次后仍能够保留71.7%活性,在室温避光条件下保存180天后仍可保留79.2%活性。  相似文献   
190.
韩琦  王铌翔 《微生物学报》2024,64(1):98-107
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常作为防治真菌感染的安全有效手段。几丁质是真菌细胞壁及隔膜的重要结构成分,几丁质合酶是催化几丁质合成的关键酶。真菌细胞中几丁质合酶家族的不同成员在调控几丁质的合成中存在着差异,因此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本文通过综述几丁质合酶在人体三大条件致病真菌白色念珠菌、烟曲霉、新生隐球菌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几丁质合酶对真菌致病性影响的机制,总结了几丁质合酶调控真菌细胞增殖、形态转换、病原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和细胞壁损伤诱导的补偿效应,展望了抗真菌感染的新策略及关于真菌几丁质合酶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