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3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81.
通过接合作用,大肠杆菌携带的质粒载体pFAJ1819::mTn5gusA -pgfp21转入目标受体菌催娩克氏菌;载体上的转座子mTn5gusA -pgfp21携带的葡萄糖苷酸酶基因(gusA,无启动子)、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ptⅡ,有启动子)和2个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有启动子)插入到催娩克氏菌的基因组DNA中;借助绿色荧光蛋白、gusA及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表达,形成的表型直观变化展示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现象,可以作为高中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882.
金环蛇毒经羧甲基-葡聚糖凝胶C-50柱层析分离为几个主峰,其中Ⅷ、Ⅹ、ⅩⅢ、ⅩⅣ、ⅩⅤ及ⅩⅥ六个峰为主要致死成分。在大白鼠膈神经-膈肌及其他神经肌肉标本上用电生理方法检测蛋白含量较高的Ⅹ_2、ⅩⅢ_2、ⅩⅣ_2及ⅩⅥ_1峰的作用,观察它们对微终板电位、终板电位及肌膜电位的影响。此外,还检测它们的离体去神经肌肉标本对乙酰胆碱敏感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提示,ⅩⅣ_2峰及ⅩⅥ_1峰中含有作用于突触后的神经毒性组分,ⅩⅢ_2峰中含有细胞毒性组分,X_2峰中含有细胞毒性及突触前神经毒性作用组分。再经Bio Rex-70柱层析后,从ⅩⅢ_2峰中纯化得一个细胞毒素,从ⅩⅣ_2峰中纯化得一个突触后神经毒素,它们在8M 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中呈单一区带。凝胶过滤法测得该细胞毒索的分子量为13200、神经毒素的分子量为7,900。细胞毒素的小白鼠静脉注射最小致死量为4.1微克/克,神经毒素为0.16微克/克。  相似文献   
883.
棉铃虫卵和龟纹瓢虫,中华草蛉分布格局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田间调查,研究了棉铃虫卵和龟纹瓢虫、中华草蛉空间分布的关系.研究表明,棉铃虫卵和龟纹瓢虫、中华草蛉在棉株垂直各层上的数量间相关系数6 月分别为0 .5696 、0 .8620 ,7 月为0 .8300 、0 .9282 ,8 月为0 .9083 、0 .8201 ,除6 月龟纹瓢虫外,其余皆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垂直格局上棉铃虫卵和龟纹瓢虫扩散系数和久野指数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 .8211 、0 .7791 ,皆达极显著水平;水平格局上棉铃虫卵和中华草蛉扩散系数和久野指数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 .7925 、0 .5228 ,分别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84.
[目的]在一次对虫生真菌代谢物进行大规模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筛选中,发现一种被毛孢(Hirsutella sp.)菌株RCEF0881发酵液中存在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本研究目的是初步搞清这些活性成分的具体组成,并制备出一定量的纯品用于进一步的结构鉴定.[方法]用有机溶剂法提取活性成分;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酶标仪法和薄层色谱法进行活性测定;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方法进行活性成分初步分析和鉴定;用反相制备色谱法制备活性组分.[结果]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具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物质能较好地被乙酸乙酯提取出来;液相色谱-质谱-活性测定分析表明提取物中活性组分的可能分子式分别为C7H6O4、C8H8O3和C12H14N2O.结合色谱特性、紫外光谱特征、质谱碎片和数据库查询可初步推断它们分别为二羟基苯甲酸、羟基甲基苯甲酸和生物碱类物质,但具体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确认.从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离子流的峰面积可知上述3种活性物质中C12H14N2O的含量最高.本研究成功地用反相制备色谱制备出该天然活性组分的纯品.该3种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都是首次发现存在于虫生真菌的代谢物中.  相似文献   
88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ICU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60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并且经患者或患者家属知情并签字同意分组。分为UTI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综合治疗措施,A组除综合治疗外还给予注射用乌司他丁,每次30万U,每日2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开始治疗、治疗后第3天、治疗第7天的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血生化检查结果、并且记录患者在ICU治疗的转归,应用SPSS13.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治疗3天A组呼吸频率低于B组,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两组PO2、PO2/FiO2、SaO2均有上升。比较后发现A组PO2、PO2/FiO2、SaO2高于B组(P<0.05),两组PO2、SaO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经治疗3天A组与B组生化指标比较、白细胞计数、肾功及血乳酸均有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部治疗结束后A组与B组死亡率比较(UTI组34.29%,对照组38.26%,P=0.0097)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UTI组7.54±3.27天,对照组11.78±2.69天,P=0.0086),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大剂量UTI用于ARDS的临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指数,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86.
通过重组HSV/AAV辅助病毒方法制备出高滴度(>1012)的重组AAV/mFⅨ病毒颗粒, 并注射到血友病B小鼠的后肢骨骼肌中, 获得了稳定的高水平小鼠Ⅸ因子表达(>370 ng/mL), 持续时间超过350 d. 治疗组小鼠体内的Ⅸ因子活性达到正常值的30%, 而且出血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在小鼠血浆中未发现抗Ⅸ因子的中和抗体, 第1次注射后抗AAV抗体的水平也非常低. 重复注射AAV/mFⅨ病毒后, 不同剂量组的小鼠体内的抗AAV抗体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组织分析结果证实了血浆中有功能的FⅨ因子确实来源于骨骼肌. 以上结果显示, AAV介导的基因转移是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极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7.
陈怀青  陆承平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2):98-101
病原菌与哺乳动物细胞的相互作用,首先表现在细菌特异性粘附于细胞的表面。细菌根据环境条件及宿主的不同,可表达不同的粘附分子.细菌特异性粘附于不同的宿主细胞,不仅对病原与宿主的早期接触,而且对整个感染过程都很重要。许多细菌都可粘附于宿主粘膜的上皮细胞,并在局部增殖,而且在感染全过程中都停留在细胞表面。这种粘附作用大多与细菌的菌毛(pill)有关。菌毛能与宿主细胞的受体分子特异性结合,特别是与细胞表面的多糖侧链结合。此外,有些细菌表面尚有一些受体。能与宿主细胞的分泌的纤粘连蛋白(fibronechn)等细胞外基质(…  相似文献   
888.
运用色谱-质谱分析方法,鉴定乌桕梓油和桕脂的脂肪酸成分.分析结果,野生乌桕和栽培乌桕在脂肪酸组成上相同;梓油除了含常见的亚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之外,还含有不常见的2,4-癸二烯酸和8-羟基-5,6-辛二烯酸;桕脂含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和亚油酸.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蜡质层厚度和核的大小及其油脂含量的不同.  相似文献   
889.
嗜水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的化学修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蛋白酶是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的重要致病因子 .为研究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用DEPC、EDC、PMSF、N AI等 9种化学修饰剂处理嗜水气单胞菌J 1株胞外蛋白酶ECPase54,然后检测残余酶活力 ,借以研究酶分子中氨基酸侧链基团与酶活性中心的关系 .结果表明 ,羧基、丝氨酸、ε 氨基、胍基等残基与酶活性无关 ;半胱氨酸残基与酶活性也无直接关系 ;而色氨酸、组氨酸、酪氨酸残基侧链以及二硫键的化学修饰引起酶活性的大幅度的下降 ,说明色氨酸、组氨酸、酪氨酸残基以及二硫键是酶活力所必需的基团  相似文献   
890.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Plackett_Burman Design,PB) 法,对影响Bacillussp.fmbJ224产新型抗菌肽的17个因素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影响该菌发酵产新型抗菌肽的主要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NH4NO3、谷氨酸、CaCl2、MnSO4。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对其5个显著因子的最佳水平范围进行研究。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知,在上述自变量分别为葡萄糖8.13g/L、NH4NO36.14g/L、谷氨酸4.2g/L、CaCl2 3.98mg/L、MnSO44.87mg/L时,新型抗菌肽的产量从1304.21μg/mL提高到了1487.58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