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6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60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11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我曾看到浙江某县病虫测报站写的一份有关天目山北麓粮田鼠害研查情况初报,谈到该县32个公社已有23个公社的粮田发生不同程度的鼠害,以一九八三年一年计算,估计损失粮食161万余斤。非但粮食损失,还有不少猪、牛、鸡、鸭被咬,甚至家俱也遭殃,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事实,各地也有不同程度类似的情况。  相似文献   
942.
大劣按蚊生殖营养周期的实验室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大劣按蚊的生殖营养周期。在实验条件下每只雌蚊一生平均产卵326.92个,其中有2只产卵900个以上,雌蚊寿命可达61天,有2只雌蚊吸血9次,完成8个生殖营养周期。  相似文献   
943.
本文报导了从人参根面、根际土壤中,分离的细菌和放线菌的抗病,刺激作用及分布规律。其放线菌均属于Streptomyces属。筛选出的菌株不仅对人参锈腐病菌、根腐病菌具有拮抗作用,同时对人参、水稻幼苗及食用菌的生长也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944.
比较了天然和人工重合成铁核的马脾铁蛋白以及模拟化合物的穆斯堡尔谱,由此探讨了铁蛋白分子内腔铁核的结构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它们的穆斯堡尔谱和各参数值均很接近。  相似文献   
945.
天花粉蛋白经我国化学、生物学和医学工作者近年来的共同努力,用于中期引产的成功率已达百分之九十八,用作抗早孕的成功率也已达百分之九十二以上。(沈阳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刘国武等,未发表资料)。为使用高度专一的单克隆抗体,进一步分离纯化天花粉蛋白的有效成分,以开展天花粉蛋白的生物活性与抗原结构关系的研究,最近我们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二株稳定  相似文献   
946.
以北京鸭红血球为抗原免疫Balb/cJ小鼠,三天后取脾细胞与小鼠NS-1骨髓瘤细胞在PEG作用下,用两种方法进行细胞融合。只有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能在一种选择性培液——HAT液中生长,具有分泌抗体活性的杂交瘤细胞,借助其上清液的斑点试验加以选择。对斑点试验阳性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和扩大培养,得到能专一分泌抗北京鸭红血球单克隆抗体的淋巴细胞杂交瘤,定名为CBH-1。在体外经过69代培养,历时十月余,分泌能力仍未见衰减。体内可传4—5代,腹水中可检出大量分泌抗体。用降植烷、Arlacel A和石蜡油诱发动物的腹水,其量以降植烷最高、石蜡油次之。使用国产石蜡油作为诱发腹水试验似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加5γ转铁蛋白至每毫升不含牛血清的DMEM液中,在15天的培养期内,结果至少与加20%小牛血清的培液的结果相似。首次克隆化后的CBH-1细胞中,空斑形成细胞达97.5%,再次克隆化的细胞中,空斑形成细胞达99.8%,证明是均一的细胞群落。本文还就杂交瘤制备过程及细胞稳定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7.
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分别酶解β-溶血性链球菌染色体DNA和pBR322质粒DNA,经T4DNA连接酶连接后转化到受体菌大肠杆菌C600,采用插入钝化法筛选含β-溶血性链球菌DNA片段的Ap~rTc~s无性繁殖系,然后利用受体细胞从营养缺陷型转变为原养型的遗传学功能互补选择方法筛选到含苏氨酸基因的57-5号菌。对57-5号菌进行营养标记和抗药性标记测定,证实它带有苏氨酸基因。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进一步证实57-5号菌所含的杂种质粒pFD201 DNA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DNA和pBR322 DNA重组而成。  相似文献   
948.
金花淑  黄威权 《动物学报》1998,44(2):186-189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法,研究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mRNA在大鼠颌下腺的分布。结果显示,大鼠颌下腺的浆液腺泡的上皮细胞,各级导和的上皮细胞及副交感神经节细胞均呈促性腺激素释和激素免疫反应阳性,阳生反应物质分布在胞质,胞核呈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949.
以缅甸陆龟的血液淋巴细胞离体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研究它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缅甸陆龟染色体数2n=52,这些染色体可分为A、B、C、D、E组。A组:NO_s 1—2,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B组:NO_s 3—6,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C组:NO_s 7—12,除NO 11为亚中央着丝粒外,其余为中央着丝染色体。D组:NO_s 13—15,为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E组:NO_s 16—26,大多数为很小的染色体。在染色体组型中,未见异性染色体对。  相似文献   
950.
蝠蛾属一新种(鳞翅目:蝙蝠蛾科)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傅善全  黄天福 《昆虫学报》1991,34(3):362-363
本文记述了采自四川省康定县的蝙蝠蛾科蝠蛾属一新种,模式标本存放于四川省中药研究所。 贡嘎蝠蛾 Hepialus gonggaensis Fu et Huang 新种(图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