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3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63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12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刘崇乐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他的一生是热爱祖国的一生,是勤奋治学的一生,是有益于人民的一生。刘先生是福建省福州市人,1901年出生。解放前曾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任教,解放后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农  相似文献   
62.
构建了质粒pBR322和pCRI 的重组质粒——pCBI。已通过转化技术将其送入大肠杆菌,在含有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筛选了转化子。在细菌培养液内加入氯霉素使转化子中的重组质粒扩增。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及水溶性两相抽提法纯化重组质粒。重组质粒pCBI 的电泳速度低于两个亲本质粒。用限制酶EcoRI 降解重组质粒,在凝胶电泳上看到两条带,它们的位置分别对应于pBR322线性DNA和pCRI 线性DNA。电镜观察到环状pCBI DNA 并测得其长度为5.77±0.30微米,折合分子量为(11.9±0.6)×10~6道尔顿。  相似文献   
63.
陈婷  黄中豪  黄乘明  周岐海  韦华 《生态学报》2019,39(18):6908-6915
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对广西弄岗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一群黑叶猴进行行为观察,采用瞬时扫描法观察并收集猴群的栖息地利用数据,分析黑叶猴对喀斯特石山栖息地的选择与利用规律。结果表明,黑叶猴对不同山体部位的利用有显著性差异(χ~2=43.063,df=4,P0.001)。黑叶猴对崖壁的利用频率最高(占总记录的36.67%±9.44%),其次是山坡(32.30%±9.57%),对山脚(14.15%±5.01%)、山顶(11.24%±8.42%)和平地(5.63%±2.92%)的利用较少。分析发现,黑叶猴对山体部位的利用没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山顶:Z=-0.160,P=0.837;崖壁:Z=-0.320,P=0.749;山坡:Z=-0.480,P=0.631;山脚:Z=-1.601,P=0.109;平地:Z=0,P=1)。黑叶猴将崖壁作为主要的休息场所,山坡和山脚为主要的移动和觅食场所。黑叶猴对栖息地的利用受食物可获得性的影响。当食物中花的可获得性降低时,猴群增加对山脚的利用;当嫩叶可获得性降低时,猴群增加在崖壁移动的频率;当果实的可获得性升高时,猴群增加在平地觅食的频率。食物组成与黑叶猴栖息地利用也有关系。总体来看,黑叶猴对山顶的利用频率与花的觅食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对山脚的利用频率与果实+种子的觅食比例呈显著正相关。猴群在山顶休息的频率随花和成熟叶的觅食比例的上升而上升;在山脚休息的频率随果实+种子的觅食比例的上升而上升。猴群在山坡觅食的频率随果实+种子的觅食比例的下降而上升;在山脚觅食的频率随嫩叶的觅食比例的下降而上升。另外,平均最低温度与猴群在平地觅食的频率呈负相关关系。分析表明食物的分布和数量对黑叶猴栖息地利用有重要影响,黑叶猴对栖息地的选择是在觅食利益与风险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64.
宁夏枸杞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宁夏枸杞各药用部位内生细菌的分布特征、遗传多样性和抑菌活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菌落计数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研究枸杞内生细菌的分布特征、遗传多样性,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从各药用组织器官中分离出内生细菌34株,隶属于7科11属,内生细菌的数量和群落组成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其数量表现为根皮>叶>花>果实,而多样性则表现为花>根皮>叶>果实。芽孢杆菌属为枸杞优势内生菌群,分布于所有组织中;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有76.5%的内生菌对一种或多种病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芽孢杆菌属菌株R2、R7、L3和短波单胞菌属的R3拮抗番茄炭疽杆菌和玉米大斑病菌的能力较强,而多数菌株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较弱。【结论】枸杞可培养内生细菌遗传多样性丰富,对植物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65.
张富华  胡聃  孙凡  郭振  李元征  王晓琳  马生丽 《生态学报》2014,34(24):7385-7392
与光呼吸不同,光对植物叶片暗呼吸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目前,植物叶片这一生理生态现象很少受到关注,但光抑制呼吸会导致叶片日间碳损失,对植物碳平衡有重要影响。利用Li-6400(Li-Cor,USA)光合仪模拟北京城区夏、秋季增温对月季(Rosa chinensis)叶片暗呼吸及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短期增温处理显著提高了蒸腾速率(Tr),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夏季增温时气孔导度(Gs)降低而秋季增温明显升高。(2)夏季增温5℃,有光暗呼吸(RL)显著高于增温2℃(P0.05),而增温2℃对RL影响不显著(P0.05);秋季增温5℃,RL显著高于增温3℃(P0.05)。4个不同短期增温处理都对无光暗呼吸(RD)影响显著(P0.05)。(3)秋季增温5℃对光抑制呼吸影响显著(P0.05);其它3个短期增温影响不显著(P0.05)。(4)秋季增温5℃,月季暗呼吸对增温敏感性显著高于增温3℃的值(P0.05)。目的为分析城市白昼气温上升导致植物叶片碳损失估计提供实验案例,是提高城市植物碳汇生态服务功能可能途径的基础。  相似文献   
66.
能值分析是以能值为基准,通过能值转换率,有效测度与评价生态系统及经济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物质流、能量流、货币流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旅游生态系统是特殊类型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以旅游活动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旅游"复合系统,利用能值方法进行旅游能值研究可以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建议。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重要文献的梳理,从旅游能值研究尺度与类型角度,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并通过与农业、工业系统的能值研究对比分析,目前研究在理论推进、要素选择、指标构建、方法集成等4个方面,旅游生态系统能值研究存在特殊性,并从理论、方法、内容等3个角度,提出了今后旅游能值研究的方向,以期推动旅游系统能值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67.
本文自1991年4月至1993年1月对深圳福田红树林中底栖大型动物的空间分带及灌污的可能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红树林湿地中主要出现的底栖动物为拟沼螺科,黑螺科,汇螺科,沙蟹科,方蟹科和弹涂鱼科种类。红树区内底栖动物从高潮位到低潮位可分为3个群落分布带:亮泽拟沼螺带;拟黑螺-褶痕相手蟹带;弧边招潮-印尼拟蟹守螺-刻纹拟沼螺带。群落的分带可能主要由潮位线,食物适应性及底质结构因素决定。林前泥滩底栖动物种类多样性最大,生物量最高。林内动物群落则表现出低种类多样性,高种群个体数的特点。群落总栖息密度的变化基本上由软体动物所主导。生活污水排灌对红树林中底栖大型动物的影响不明显,仅在排污口端引起少数污水动物种类的出现及群落总生物量轻微的升高。  相似文献   
68.
唐增  黄茄莉  徐中民 《生态学报》2010,30(9):2354-2360
确定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与付费标准是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研究的关键问题。最小数据方法是一个推导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曲线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收益的空间分布,计算出生态系统服务机会成本的空间分布,从而推导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曲线。介绍了最小数据方法,然后以黑河流域张掖市甘州区为例,以植被蒸散发量的减少表征生态系统服务,通过调查获得机会成本的空间分布,利用最小数据方法推导了水资源服务供给曲线。结果表明:随着补偿价格的提高,农业部门提供的水资源服务逐渐增加。当补偿价格从0.067元m-3(农业用水价格)提高到3元m-3(建筑用水水价),农业部门提供的水资源服务由2.08×106m3a-1增加到2.7×108m3a-1。这表明,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政策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用水量,同时这也为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9.
夏季南海北部纤毛虫群落组成及其水平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7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期间,设计了两条纤毛虫采样断面(X断面、Y断面),共13个站位,涵盖了珠江冲淡水区、粤东上升流区和陆坡开阔海区,旨在对纤毛虫的种类组成和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共检出4纲8目22属38种纤毛虫,其中种类数最多的属是砂壳目拟铃虫属(9种),其次是急游目急游属(5种)。本航次中纤毛虫主要是砂壳目纤毛虫(27种),共鉴定出砂壳虫15属27种。纤毛虫优势种为蚤状中缢虫Mesodinium pulex(18.1%),其次是丁丁急游虫Strombidium tintinnodes(9.7%),盾形拟铃虫Tintinnopsis urula(5.8%)。纤毛虫种类数和丰度从近岸向外海逐渐减少,纤毛虫种类数与温度(R2=0.53,P0.05)和盐度(R2=0.43,P0.05)呈负相关,随着温度的升高,纤毛虫种类数逐渐降低。纤毛虫丰度与温度和盐度相关性并不明显,这可能由于受上升流的影响,近岸上升流高盐区存在着纤毛虫丰度较为丰富的情况。叶绿素a浓度与纤毛虫种类数(R2=0.36,P0.05)和纤毛虫丰度(R2=0.36,P0.05)呈正相关,近岸浮游植物生物量高,纤毛虫种类丰富,丰度大,叶绿素a沿纵断面降低,纤毛虫种类数和丰度也降低。  相似文献   
70.
利用赣江上游流域1990、1995、2000、2005和2010年5期的TM影像以及2010年的SPOT影像资料,通过目视解译方法及GIS软件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获取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1990—2010年赣江上游流域的统计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找出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20年来林地和建设用地总量增加,耕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总量减少。相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不相同,不同时期同一类型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也不相同。再利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2015—2030年间研究区驱动因素和土地利用情况,研究表明主导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与1990—2010年间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