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31.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09-2012年我科收治的60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给予相应的抗组胺药、非特异性抗过敏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针10mg与干扰素α-2b200万u交替肌注,对照组30例只给予抗组胺药、非特异性抗过敏治疗,两组均在3周后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三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2.
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SYPA 5-5是诱变选育的一株高产精氨酸菌株。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是EMP途径的限速酶,对胞内能量产生和代谢流调节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为提高葡萄糖消耗速率以缩短发酵周期,以钝齿棒杆菌基因组为模板,克隆得到pyk基因并将其在C.crenatum SYPA 5-5中成功表达,葡萄糖平均消耗速率为1.71 g/L/h较C.crenatum SYPA 5-5提高33.5%,精氨酸产量和最大产率分别为43.32 g/L和0.55 g/L/h较C.crenatum SYPA 5-5分别提高20%和19.5%。结果表明,加强表达丙酮酸激酶能增强EMP途径,提高精氨酸产量。  相似文献   
133.
铅是一种嗜神经和嗜胎盘的毒性重金属,本综述主要是关于铅的胎盘毒性。孕期铅暴露可以导致胎盘重量减轻,滋养层增生,血管堵塞,细胞间隙增宽,血管周围大量的纤维蛋白沉积,以及粗面内质网扩张,膜上核糖体数量减少。当孕期铅暴露在一定范围内时,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升高,以保证胎盘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加重时,NO及NOS反而降低,导致胎儿-胎盘循环阻力增高,胎盘灌注量下降;孕期铅暴露时,丙二醛(MDA)升高,说明存在胎盘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平衡失调;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降低,而基质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增强,胎盘MMP-9/TIMP-1的表达失衡,导致滋养细胞浸润能力减弱,胎盘着床过浅,血管重铸障碍,从而影响胎盘发育及胎儿生长;染铅胎盘NF-kB的表达及血栓调节蛋白(TM)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NF-kB的激活又可以反式激活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生长因子等的表达,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细小动脉胶原纤维增加,血管痉挛性收缩;TM表达异常,说明孕期铅暴露可致胎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总之,孕期铅暴露可引起胎盘病理及一系列的分子化学改变,从而影响胎盘功能和胎儿发育,可引起子代早产、出生体重低、智力障碍等。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核苷类似物(NAs)拉米夫定(LAM)用药时间与乙型肝炎(cHB)患者体内HBV病毒血清H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14例HBeAg阳性患者,在LAM(100mg/d)的36个月用药治疗前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血清HBV-DNA载量进行测定,并使用特异性引物鉴定HBV病毒DNA保守位点YMDD的抗药性突变以及病毒株的变化情况。结果:(1)214例患者均对LAM产生应答,在治疗12.18个月后血清HBV-DNA载量稳定在较低水平。(2)病毒株在NAs治疗前已经出现耐药性突变(18%),用药加速了HBV病毒的耐药进化,18个月后耐药病毒数在214例样本中均超过10%的检测标准。结论:LAM治疗在9.18个月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建议24个月后停药更换临床处方防止耐药病毒株的进化。  相似文献   
135.
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隶属于等翅目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是一类危害严重的重要社会性昆虫。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散白蚁属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主要比较了传统方法和分子方法对散白蚁属系统发育的研究,包括对鼻白蚁科的进化关系研究,散白蚁属的分子系统发育现状,分子技术发展过程的总结。对散白蚁属的地理分布与其进化关系研究进行了阐述。线粒体、核基因标记和微卫星系统发育分析可以用于推测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散白蚁种类如北美散白蚁等的入侵路线和可能的入侵机制。文章最后展望了新兴测序技术、线粒体全基因组、转录组和宏基因组分析等可以用于散白蚁属系统发育分析。  相似文献   
136.
在探讨饥饿对叶尔羌高原鳅消化道指数和主要消化酶的影响规律。在(20±0.5)℃水温下,将叶尔羌高原鳅饥饿30 d,并测定饥饿第0、1、3、5、10、15、20和30天时其胃、前肠、中肠、后肠、肝脏和幽门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并计算消化道指数。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在饥饿状态下消化道组织有所萎缩,肝指数、肠指数、胃指数和幽门指数均极显著下降(P<0.01),其中肝指数下降幅度最大;饥饿对叶尔羌高原鳅消化器官和消化道中消化酶活性均有影响,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淀粉酶活力前期变化不明显,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消化酶均呈下降趋势,在饥饿的第15~第20天下降幅度最大,此后饥饿虽继续加深,但活性下降不明显。说明,饥饿可显著叶尔羌高原鳅消化道指数和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37.
根据转基因植物常用的选择标记基因NPTⅡ(HE582394.1)的序列,设计6条特异性LAMP引物,利用实时浊度仪对反应体系中扩增产物的实时监控筛选出最佳引物,最终建立转基因植物NPTⅡ基因的LAMP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出含有NPTⅡ基因的植物及其加工产品,特异性高,灵敏度达0.5%。对转基因玉米MON863(含NPTⅡ基因)含量为10%、1%、0.5%、0%(W/W)的样品DNA分别进行扩增,其稳定性好,无假阳性和假阴性。所建立的LAMP方法适用于特异性筛选检测含NPTⅡ基因的植物及其加工样品。  相似文献   
138.
正单层扁平上皮在机体内分布非常广泛,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制作高质量的单层扁平上皮教学标本,可使学生在显微镜下清晰观察并掌握其基本的形态结构,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加深理解机体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于满足实验教学要求、保证教学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从动物种属、照射方式、硝酸银浓度、浸染时间等方面对单层扁平上皮铺片制作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和主要试剂  相似文献   
139.
基于Adh1基因分析高粱属的系统进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梁属中有重要的粮食作物和优良牧草, 也有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杂草。文章旨在进一步从分子水平阐明高梁属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 为有效利用种质资源进行分子育种改良作物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并明确检疫性杂草的分类地位。根据二色高粱(Sorghum bicolor)的Adh1全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 AF050456)设计引物, 扩增并测定黑高粱(S. almum)、假高粱(S. halepense)、丝克高粱(S. silk)和苏丹草(S. sudanense)共计8个植物材料约2 000 bp的Adh1基因部分序列, 结合GenBank中其他24个Sorghum属的同源序列, 以Cleistachne sorghoides的对应序列为外群, 进行了高梁属的亲缘关系分析, 用MP、ML和NJ法分别构建了分子进化树, 得到了基本相同的拓扑结构。结果显示: (1) 高梁属可明显分为三大支, 一支是蒴柄高梁(Chaetosorghum)和异高梁(Heterosorghum)二个亚属, 一支是优高梁亚属(Eusorghum), 这两个分支包含2n=20、40, 染色体较小的种类, 另一分支包括拟高梁 (Parasorghum)和有柄高梁(Stiposorghum)两个亚属, 包含2n=10的种类和它们的多倍体近缘种, 染色体相对较大; (2) S. almum的Adh1基因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化; (3) Parasorghum亚属的S. pur-pureosericeum和多色高粱(S. versicolor)、光高粱(S. nitidum)和S. leiocladum聚在一起, 而该亚属中的S. mata-rankense、S. grande、S. timorense却与亚属Stiposorghum的种聚在一起, 表现出更近的亲缘关系; (4) S. mac-rospermum和S. laxiflorum之间具有比其他高梁属种更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40.
小麦遗传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兴起于本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自其诞生至今,如何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遗传改良研究便始终是人们努力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建立一套高效、可靠、重复性好的基因转化系统。而在植物基因转化系统研究方面,禾谷类相对于其他双、单子叶植物而言,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