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81.
82.
醋酸菌是食醋酿造过程中的关键菌种,性能优良的菌种对于产品品质的提升意义重大。以分离自番茄表面的产醋酸菌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理生化指标鉴定、16S rRNA编码基因比对及系统发育树构建等方法对其种类进行鉴定,并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对鉴定为醋酸菌的菌株进行培养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所分离的3株醋酸生产菌中,BQ-1被鉴定为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aceae),在以酵母粉为主要氮源,蔗糖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中,其最高产酸量为1823 g·L-1。由于该菌株在番茄表面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因此有望应用于番茄果醋的酿造。  相似文献   
83.
【目的】苹褐带卷蛾Adoxophyes orana在陕北红枣种植区对枣树Ziziphus jujube的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本研究旨在明确以枣树为寄主的苹褐带卷蛾发育历期、繁殖能力及雌虫对产卵基质的选择性,为准确预测、高效治理该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温25±1℃、相对湿度70%±5%、光周期15L∶9D的条件下,以枣树叶片为食料,观察苹褐带卷蛾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能力;通过测定补充不同营养物质后雌蛾的单雌产卵量,评价外源营养对苹褐带卷蛾繁殖力的影响;通过观察苹褐带卷蛾雌蛾在硫酸纸、滤纸、白纸、PE保鲜膜及装订胶片5种基质上的总落卵量,确定其对无机产卵基质的选择性。【结果】苹褐带卷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7.38±1.22, 16.59±2.16, 7.01±0.79和16.65±5.15 d,平均世代历期为33.87±3.64 d。苹褐带卷蛾在枣树上的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和种群加倍时间(Dt)分别为0.15 d^-1,1.16 d^-1和4.67 d,平均产卵量达339.52±129.93粒/雌。雌虫可多次产卵,表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多在0:00-8:00时段内);平均产卵次数6.26±2.09次,雌虫羽化后第3-5天达到产卵盛期。雌蛾在PE保鲜膜上的总落卵量显著大于在其他产卵基质上的总落卵量。补给不同浓度白糖水的雌蛾,其产卵量与补给纯净水的雌蛾的产卵量差异不显著。【结论】苹褐带卷蛾能够以枣树叶片为食物完成发育并繁殖可育后代,PE保鲜膜是其雌蛾适宜的无机产卵基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大鼠肝脏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在肝癌演进及药物干预中表达的变化。方法:在建立大鼠肝癌变模型的基础上,用苦参素联合富硒酵母(OMT+Se)对其进行干预。分别在诱癌2.4、6、8、10、12、14、16和18周处死大鼠。病理分级后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分别显示大鼠肝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表达的变化。结果:诱癌组’IERT表达在诱癌各时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O.01)。干预组TERT在腺瘤样增生期(AH)和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期(AAH)的表达均显著低于诱癌组(P〈0.05)。结论:OMT+Se的联合干预抑制了癌变进程中TERT的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和推迟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5.
通过比较松嫩草地主要豆科牧草种子萌发期耐盐碱性的差异, 苗期出苗情况和病虫害及种植牧草后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对该6种豆科牧草进行综合评价, 并选出适宜在松嫩盐碱化草地种植的豆科牧草。结果表明, 在萌发期, 紫花苜蓿 (Medicago sativa L.)、扁蓿豆 (Medicago ruthenica)、兴安胡枝子 (Lespedeza davurica)、细叶胡枝子 (Lespedeza hedusaroides)和黄花草木樨 (Melilotus officinalis) 5种小粒种子耐盐碱性好于大粒种子广布野豌豆 (Vicia cracca), 尤其是紫花苜蓿 (M. sativa L.), 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在低盐浓度 (≤ 0.4% NaCl)环境中高于对照条件; 苗期小粒种子出苗较快 (3—4 d), 大粒种子广布野豌豆 (V. cracca) 出苗时间较长 (9 d); 细叶胡枝子 (L.edusaroides)、兴安胡枝子 (L. davurica)和黄花草木樨 (M. officinalis)不易遭病虫害, 其余3种易受蚜虫和七星瓢虫危害。种植6种豆科牧草后土壤氮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尤其是兴安胡枝子 (L. davurica); 土壤pH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 尤其是紫花苜蓿 (M. sativa L.)。综合比较发现松嫩草地6种豆科牧草以种植小粒种子紫花苜蓿 (M. sativa L.)和兴安胡枝子 (L. davurica)牧草为更好。  相似文献   
86.
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两种CO_2浓度(400μL/L和800μL/L),在释放和未释放天敌泽兰实蝇两种情况下测定了紫茎泽兰的生长状况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在两种CO_2浓度下泽兰实蝇的寄生均可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但不同CO_2浓度下生长的紫茎泽兰株高、茎直径、节间距和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在相同的寄生强度下,800μL/L CO_2浓度下生长的紫茎泽兰比400μL/L CO_2浓度下生长的紫茎泽兰的株高、节间距和茎直径分别增加了31.74%、6.70%和9.84%;CO_2浓度倍增条件下泽兰实蝇的寄生导致紫茎泽兰的游离氨基酸和淀粉含量显著降低(P0.01),分别较对照降低了25.81%和11.76%;在800μL/L CO_2浓度下紫茎泽兰形成的虫瘿和羽化出下一代泽兰实蝇的数量也显著低于400μL/L CO_2浓度下的处理植株,说明CO_2浓度倍增条件下泽兰实蝇对紫茎泽兰的抑制效果减弱。研究结果可为预测全球气候变化下泽兰实蝇对紫茎泽兰的控制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硫酯酶(thioesterase, TE)具有区域定向性(regiospecific)、化学定向性(chemospecific)及立体定向性(stereospecific)的特点。这些特性决定了TE作为生物催化剂(biocatalysis)在工业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McyC-TE (microcystin thioesterase, McyC TE)来自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NRPS/PKS生物合成基因簇。我们利用正交试验提高McyC TE表达量,得到稳定的诱导表达条件,并结合成熟的线性多肽化学合成法对其底物适用性做了进一步研究。得到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诱导时机2 h,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 IPTG)浓度0.75 mmol/L,诱导时间6 h,诱导转速210 r/min,诱导温度20 ℃,使TE的表达量由8.75 mg/L提高至22.15 mg/L,时间缩短了6.5 h。TE表达量的大幅度提升和表达时间的缩短为将来酶的结构及催化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TE底物适用性研究结果发现:McyC TE并不遵循“4 n + 2原则”;底物中转角过多不仅不利于环肽的形成,更可能形成卷曲影响环化;无D型氨基酸亦可通过加入其它位阻较小较灵活的Gly或者自带天然转角Pro的可弱化肽链的刚性,促进催化反应;含苯环的Phe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环化;底物无肽链氨基酸数目奇偶性的选择;延长多肽链长度也可环化,McyC-TE的底物容忍度较大,使天然多肽药物筛选范围增大,也为增强天然多肽药物药效增加了改良方案,为进一步研究McyC TE的催化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8.
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的应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年来 ,有关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发现 ,内生真菌能产生许多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代谢产物 ,并且在分类学、生物防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这表明 ,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沙漠绢蒿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植物沙漠绢蒿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这种植物挥发油中分出52个成分,鉴定出34个成分,所鉴定的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73.29%。  相似文献   
90.
郴州地区淋病奈瑟菌耐药性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郴州市区域内病奈瑟菌耐药性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郴州市区域内12家医院门诊病人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分离的255株淋球菌,并作为药敏试验,分析其特点。结果 255株淋球菌对青霉素100%耐药,对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等耐药严重,同时耐毒霉素、头孢三嗪、环丙沙星等交叉耐药现象严重。结论 临床上治疗淋病须以体外药敏试验为依据用药,以提高疗效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