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本刊为了帮助各地中等学校生物学教师,编订下一个学期的各科授课计划,承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局大力协助与支持之下,特邀约北京一部分中学生物学教师,经过了适当时日的准备和研究,集体地编写了动物学和植物学等课程的授课计划纲要。关于达尔文主义基础的授课计划,本刊曾经在1954年3月号6—15页,发表过王以诚同志写的“高中一年级下学期达尔文主义基础讲授计划”,故在这里不再重复地组织同样的稿件,谨请参阅该文。在这里所发表的几篇授课计划纲要,仅供各地教师们参考之用,希望读者细加研究与讨论,并请提出意见。——编者]  相似文献   
22.
探讨蔗地机械化耕作深度对耕层土壤物理性状及甘蔗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阐明深松作业的针对性土壤区位和障碍因子,可为甘蔗良好耕层的构建和土壤改良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设置3种深松作业深度(35、40和45 cm),以不深松为对照,对蔗地土壤物理性状(紧实度、容重、含水率、孔隙度、三相容积率)和甘蔗产量构成因素及蔗茎产量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耕作作业深度与蔗地土壤结构特性及甘蔗产量的改善提升效应呈显著正相关.深松能够打破犁底层,显著降低土壤紧实度和容重,减小机械作业相应的贯入阻力和抗剪强度,尤其对20~30 cm土层的上述因子具有显著改善效应,对甘蔗高产意义重大.深松显著提高了30 cm以内土层的液相容积率,增大了土壤水分库容,使10~30 cm土层的水分指标显著改善.10~30 cm土层是深松对耕层土壤固相容积率改善效应最显著的区位.耕作深度的增加对甘蔗有效茎数、株高、蔗茎产量及蔗糖含量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鉴于蔗区当前较普遍的机具装备水平,我国适宜蔗区实施机械化深松的作业深度标准应不小于40 cm.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Relish和Dorsal在三疣梭子蟹免疫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三疣梭子蟹Relish(Pt-Rel)、Dorsal基因(Pt-Dor) cDNA全长, 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Pt-Rel和Pt-Dor基因在健康蟹不同组织及其原代培养的血淋巴细胞在感染不同微生物后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Pt-Rel cDNA长3254 bp, ORF长2949 bp, 编码983个氨基酸, Pt-Dor cDNA长2348 bp, ORF长1911 bp, 编码637个氨基酸; 蛋白结构预测分析发现Pt-Rel和Pt-Dor均包含RHD (Rel homology domain)及IPT (Immunoglobulin-like fold, Plexins, TranscriPtion factors)Rel/NF-κB家族蛋白经典结构域。Pt-Rel和Pt-Dor与其他节肢动物Relish、Dorsal氨基酸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在系统进化分析中Pt-Rel和Pt-Dor分别与中华绒螯蟹等甲壳动物的Relish、Dorsal聚在一支, 而昆虫类聚在另一支。Pt-Rel和Pt-Dor在检测的6种组织中均有表达, 且2个基因均在血淋巴细胞中表达量最高。蟹血淋巴细胞体外感染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病原微生物对2个基因表达的影响非常相似, 假丝酵母在2h明显诱导了Pt-Rel和Pt-Dor基因的表达, 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藻弧菌在感染4h后使Pt-Rel和Pt-Dor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上述研究结果表明Pt-Rel和Pt-Dor基因很有可能参与了三疣梭子蟹的抗感染免疫过程。  相似文献   
24.
根据在低纬高海拔的云南烟区,对烤烟品种云烟87进行不同程度的降低UV-B辐射的试验结果,建立了描述紫外线辐射影响烤烟株高生长形态的非自治Logistic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与自然UV-B辐射相比较,当辐射强度的适当降低时,有利于烟株的生长,然而,当辐射强度降低得过多时,反而又不利于其生长.  相似文献   
25.
果实保鲜的基因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几年来采用转基因或反义RNA技术,将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相关基因转化到植物体内以延长果实保鲜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6.
以Tagsk1(TriticumasetiumL.glycogen synthase kinase1)基因的cDNA的碱基序列为基础,设计特异引物由小麦耐盐突变体RH8706-49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后,得到来自于基因组的Tagsk1基因。采用基因枪法,利用携带该基因的双元表达载体pBI121-gsk1转化敏盐小麦H8706-34和中国春的成熟胚愈伤组织,经Kanamycin和0.5%NaCl筛选获得耐盐愈伤组织。这些被转化的愈伤组织表现出较高的耐盐性,并且能够在含盐培养基上进一步分化出根和芽。  相似文献   
27.
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并心肌损害4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文军  黄适存  刘海燕 《蛇志》2010,22(4):355-35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致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9年4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蝮蛇咬伤致心肌损害患者45例,采用抗蝮蛇毒血清、激素、热毒宁、蛇伤解毒汤综合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治愈43例,显效2例,平均住院天数9天。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致心肌损害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8.
利用 3个致病性不同的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 ,对由Lemont/特青培育的 31 5个F10 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抗性基因 (QTL)RFLP分析 .共发现 1个主基因、1 0个QTL及 9对互作位点与白叶枯病菌抗性有关 .其中 ,主基因Xa4定位于第 1 1染色体上 .Xa4对CR4和CX0 8表现显性主基因遗传 ,但对CR6则表现为一个主要的加性QTL的作用 .主基因小种专化性明显大于QTL .QTL之间以及QTL与主基因之间效应累加 ,共同提供抗病性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感病亲本中 ,亦存在抗性QTL .因此 ,来源不同的中抗材料可能是水平抗性的良好基因源 .研究还表明 ,所定位的QTL与其他研究发现的抗不同病原菌的基因 (QTL)处于相近的染色体位置 ,意味着它们可能是同一抗性基因族的成员 .  相似文献   
29.
水稻优异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八五”国家稻种资源攻关研究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500余份来源广泛、类型丰富、具有各类特殊性状的优异稻种资源,进行综合农艺性状评价。结果表明,有一批可在生产上直接利用或作为育种亲本间接利用的优异种质,包括大穗型、大粒型、优质米和有色米品种、抗病虫性及抗逆性等类型,并重点简述65个优良品种或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以供利用。  相似文献   
30.
2012年夏季,研究人员对蒙古高原长约1100km的乌兰巴托—锡林浩特草地样带开展考察,获取了46个样地的物种数量、地上生物量等数据;基于全球GHCN(全球历史气象网络)数据集,提取了样带夏季(6—8月)月均温度和降水总量;继而根据自然地理和行政区边界,将草地样带大致分成北部(蒙古国乌兰巴托—蒙古国艾日格)、中部(蒙古国艾日格—中国苏尼特左旗)和南部(中国苏尼特左旗—中国锡林浩特),开展了分析。研究表明:(1)样带夏季平均温度的空间分布形态呈现明显的倒"U"型分布,南北两端温度较低,中部温度较高;夏季降水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态则与之相反,呈现南北两端降水量较高,中部降水量较低的正"U"型分布;(2)样带上植物物种数量、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形态均呈现正"U"型分布,即在生态景观类型为典型温性草原的样带南部和北部地区,其生物多样性、地上生物量明显好于呈现为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荒漠景观的样带中部地区。(3)相关分析体现了大尺度(高原样带尺度)上植被特征与水热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植物物种数量、地上生物量与夏季月均温度均呈现负相关,而与夏季降水总量则呈现正相关关系。(4)偏相关分析反映了局地小尺度上植被特征与水热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温度和降水要素对于植物物种数量、地上生物量均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