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3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522篇
  19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11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考察小鼠孤雌胚胎H3K27乙酰化模式与体内胚胎的差异,探究表观遗传模式对孤雌胚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SrCl2激活卵母细胞,获得植入前各时期孤雌胚胎,并统计胚胎发育率;小鼠注射孕马血清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hin,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超排后合笼,在不同发育时间采用体内冲胚的方法获得体内各时期胚胎;将获得的各期各类胚胎用H3K27乙酰化抗体与特异性位点结合,与连接有FITC荧光基团的二抗共同孵育,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荧光强度,获得小鼠植入前各时期孤雌胚和体内胚组蛋白H3K27乙酰化模式。结果用SrCl2激活成熟卵母细胞得到的孤雌胚的激活率和囊胚率分别为96.39%和69.54%,处于正常发育水平;孤雌胚H3K27乙酰化荧光强度从原核期相对较高的水平逐渐降低,2-细胞、4-细胞和8-细胞时期荧光强度都处于较低水平,到桑葚胚时期又突然升高,总体变化趋势和体内组先降低后升高的整体趋势一样,且原核期至8-细胞时期的荧光值孤雌胚高于体内胚,桑囊胚时期则相反;两组的H3K27乙酰化荧光强度值在原核期和桑葚胚时期差异不显著(P>0.05),在2-细胞、4-细胞、8-细胞和囊胚期差异显著(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小鼠孤雌胚H3K27乙酰化模式与体内胚的模式存在差异,可能是影响孤雌胚发育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将对纠正小鼠孤雌胚乙酰化模式和提高孤雌胚发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河南分离株H,经SPF鸡胚增殖,差速离心纯化病毒,SDS-蛋白酶K法抽提病毒RNA。参照IBV Bcaudette株纤突蛋白S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以其进行RT—PCR,成功地扩增出IBV H株S1基因。扩增产物经Bst YⅠ Hae Ⅲ和Pst Ⅰ酶切分析,结果表明,IBV H株S1基因的RFLP图谱与M41株S1基因的完全一致,初步断定IBV H株为Mass血清型。将IBVH株S1基因克隆于pGEM—T载体中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为1611bp(从ATG到S前体蛋白裂解位点),与标准株M41和Beaudette的S1基因序列相比较,同源率分别达到97.39%和97、27%。将IBV H株S1基因亚克隆到pPICZ—A表达载体,转化毕赤酵母中,SDS—PAGE实验证实了IBV H株S1基因在毕赤酵母中得以表达,进一步用鸡抗IBV血清做Westernblot检测.证实了表达产物的抗原特异性。  相似文献   
993.
云南产树白蚁属(Genus Glyptotermes Froggatt)种类,蔡邦华、陈宁生(1964)在《中国经济昆虫志——等翅目(白蚁)》中收录了赤树白蚁Glyptotermes satsumensis(Matsumura),金平树白蚁G.chinpingensis Tsai et Chen和黑树白蚁G.fuscusOshima三种,范滋德、夏凯龄(1980)发表小树白蚁Glyptotermes parvus一新种。1983年,作者在云南高黎贡山东侧贡山县采得一新种,定名为蔡氏树白蚁Glyptotermestsaii,以悼念蔡邦华教授的逝世。至今,云南产树白蚁属计五个种。蔡氏树白蚁Glyptotermes tsaii Huang et Zhu,新种  相似文献   
994.
对虾暴发性流行病是近十年来危害对虾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病害之一,其主要病原为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1]。近年来对WSSV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囊膜蛋白、黏附蛋白等结构蛋白方面^[2]。本实验室经病毒结合分析^[3]和病毒铺覆蛋白印迹技术(Virus overlay protein blot assay,VOPBA)初步研究,已证实WSSV存在4种病毒黏附蛋白(VAP),其中VAP1已确定为WSSV囊膜蛋白VP37^[4],该蛋白存在有特征性的细胞结合域(RGD)。编码的蛋白包含281个碱基,与Huang C,et al.^[5]报道的VP37一致,  相似文献   
995.
996.
香鱼(Plecoglossusaltivelis)是典型的降海洄游鱼类,由于地理原因,一些香鱼在繁殖季无法回到海中产卵,形成陆封型香鱼。陆封型和洄游型香鱼相比,其体型明显偏小。鱼类的体肾组织可以调控渗透压,从而影响生长,因此我们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陆封型和洄游型香鱼体肾组织蛋白质组的差异。双向电泳(2一DE)分析筛选到25个差异表达蛋白点,质谱分析成功鉴定出21个蛋白。与洄游型香鱼相比,陆封型香鱼体肾组织中NADH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Or..微管蛋白、热适应相关蛋白65(Wap65)、热休克蛋白60(HSP60)、丙酮酸脱氢酶(E1)、碳酸酐酶、烯醇酶和乳酸脱氢酶表达量较高。同时陆封型香鱼的B一肌动蛋白、铁蛋白、氨基酰化酶、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过氧化物酶、丙氨酸乙醛酸转移酶和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则表达量较低。它们主要参与能量代谢、应激反应、氨基酸代谢等过程。由于wap65、HSP60和E13种蛋白在蛋白质组学结果中表达改变,且与应激和能量代谢有关,可能影响鱼类生长,因此采用荧光定量PCR(RT—PCR)验证陆封型和洄游型香鱼体肾wap65、HSP60和E1基因mR-NA表达差异,结果表明这3个基因mRNA表达均在陆封型香鱼体肾中较高,与蛋白质组学结果一致。综上,陆封型香鱼的几个糖酵解相关酶和应激蛋白表达量比洄游型香鱼高,而蛋白代谢相关酶表达量较低,揭示陆封型和洄游型香鱼在环境应激和能量代谢等层面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7.
将编码人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免疫球蛋白G Fc段(hsRAGE-IgG Fc)融合蛋白的DNA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0b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并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其表达形式为包涵体,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6kDa,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8.4%。经复性后,获得纯度为96.6%的融合蛋白,得率约为29.5mg/L。经Western印迹法鉴定,该融合蛋白可与sRAGE抗体产生阳性反应。同时,hsRAGE-IgG Fc融合蛋白可以显著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引起的ECV-304细胞NF-κB p65表达的上调,其活性与hsRAGE相似。  相似文献   
998.
1956年4月,笔者随本所盛金章、吴望始、梁希洛及张遴信等同志赴浙江杭州附近测制石炭纪及二迭纪地层剖面时,在九曜山和南高峯采得数块苔藓虫化石。九曜山在杭州西湖的南端,标本采自该山南坡的采石场中,经鉴定有Fistulipora sinensis Yoh var.hang-chouensis Loo(新变种),Fenestella hangchouensis Loo(新种),Polypora cf.koninckianaWaagen and Pinchl,Septopora luterkensis Shishova var.sinensis Loo(新变种)和Septopora  相似文献   
999.
1植物名称胡蒜(Allium scorodoprasum L.)。 2材料类别茎尖。 3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1)不定芽诱导及增殖培养基:MS+6-BA3.0mg·L^-1(单位下同)+NAA1.0;(2)生根培养基:1/2MS+IBA1.5+NAA0.1。上述培养基中均加入25g·L^-1蔗糖和6.5g·L^-1琼脂,pH5.8。培养温度为25℃,光照时间为16h·d^-1,  相似文献   
1000.
罗光裕  黄普华 《植物研究》1987,7(2):147-149
本文发表了大兴安岭毛接骨木一新变种即羽裂接骨木Sambucus sieboldiana(Miq.)BI.ex Nakai var.pinnatisecta var.n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