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01.
悬钩子属植物种类繁多,类群复杂,而且多为多倍体和杂种。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DNA序列在悬钩子属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中国悬钩子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叶绿体DNA序列多应用非编码区,且多与ITS序列联合分析;核基因组中ITS序列应用最为广泛,主要用于研究悬钩子属空心莓组与木莓组的进化关系、栽培品种间亲缘关系及部分杂种和多倍体的起源等;在该属植物中发现了ITS个体内多态性,但未进行ITS假基因检测,其系统学应用价值需重新评价;低拷贝核基因只有GBSSI和LEAFY有相关应用。同时认为,悬钩子属植物系统学研究中应用的DNA序列及研究类群均较少,缺乏对整个悬钩子属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指出应进一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筛选合适的DNA片段,并结合形态学、孢粉学和细胞学等手段对中国悬钩子属植物系统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2.
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对稻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稻田中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对稻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用10个不同方法对双季稻田进行处理,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测定了各处理稻田中所产稻米中的16种氨基酸的含量,其中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AAA分析柱,柱前衍生使用邻苯二甲醛(OPA)和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CL)为衍生试剂。结果发现:1)10个处理中的稻米16种氨基酸种类齐全,施氮肥+添加生物质炭48 t/hm2+间歇灌溉(NPK+HBC+IF)处理中所得氨基酸总量为6520.7 mg/100g,效果最佳;对照组处理(不施加氮肥+无稻草还田+间歇灌溉)所得氨基酸含量4338.0 mg/100g为最低。以对照组处理所得必需氨基酸百分含量36.8%为最高值;无稻草还田+长期淹水(NPK+CF)处理方法所得必需氨基酸百分含量33.1%为最低值。10个处理中16种氨基酸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均为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最低的均为甲硫氨酸;2)施氮肥量相同时,长期淹水与间歇灌溉相比,氨基酸总量增加185.1 mg/100g,非必需氨基酸百分含量增加3%,谷氨酸、组氨酸和丝氨酸含量明显升高,但亮氨酸含量显著降低;3)施用氮肥能提高稻米中的氨基酸含量,且随着氮肥使用量的增加,氨基酸含量也随之增加,组氨酸含量增加显著;4)供氮量相同时,添加猪粪使氨基酸总含量升高了286.0 mg/100g,此结果表明,在供氮量相同的情况下,施用猪粪更有利于稻米氨基酸含量的提高;5)灌溉模式相同时,稻草还田配施氮肥对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均有提高,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增加较多,甲硫氨酸含量略有下降;随着稻草还田量的增加,对非必需氨基酸影响较为明显;当稻草半量还田(还田量为3 t/hm2)时,稻米中氨基酸总量增加最多;稻草全量还田+长期淹水(NPK+HRS+CF)与稻草半量还田+间歇灌溉(NPK+LRS+IF)处理中的氨基酸含量基本接近,但必需氨基酸含量前者略高于后者,说明稻草还田与水肥管理对氨基酸含量影响可能存在交互作用;6)添加生物质炭配施氮肥提高了稻米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且随着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与稻草还田、添加猪粪处理相比,生物质炭的添加对氨基酸总含量提升的效果最为显著,对稻田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且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3.
以莴苣幼苗为材料,检测了分离自细果角茴香的生物碱对莴苣幼苗根生长及根毛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50~200μmol·L-1浓度范围内,8-甲氧基二氢血根碱对莴苣幼苗根长显著抑制;10、20和30μmol·L-18-甲氧基二氢血根碱对莴苣幼苗根毛的长度和数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均表现了浓度依赖性。通过对莴苣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研究发现,50μmol·L-1的8-甲氧基二氢血根碱能显著抑制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而且莴苣幼苗净增值率与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之间呈正相关,证明8-甲氧基二氢血根碱主要通过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对莴苣根的生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4.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作为一种系统的、前瞻性的、基于多学科团队的管理工具,能够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病人的安全性。本文介绍了FMEA的原理及其应用步骤,并概述了FMEA在护理管理领域的应用现状,为FMEA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借鉴,从而减少医疗纠纷,改进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切实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行。  相似文献   
105.
去除血清和生长因子条件下研究巴西蜂胶对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PC-PLC)活性的影响。去除血清和生长因子诱导内皮细胞(VECs)凋亡,经12.5、25和50μg/mL的巴西蜂胶处理VECs 24 h,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以L-α-卵磷脂为底物测定PC-PLC的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C-PLC的表达。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巴西蜂胶降低VECs存活率,抑制PC-PLC的活性及表达。巴西蜂胶对VECs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今后巴西蜂胶应用中应考虑剂量对内皮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以非转基因银河杨(Populus alba×Populus hopeiensis)为对照,对抗虫转基因银河杨抗虫基因Cry3A的稳定性,转基因银河杨的物候期、生长状况和抗虫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Cry3A基因整合稳定,在根、茎、叶中RNA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不同组织中Bt蛋白水平差异显著,茎中Bt蛋白水平最高。抗虫转基因银河杨的物候期、生长状况未发生显著变化,但表现出显著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107.
性别控制是人类很早就关心的研究领域, 许多重要的经济性状与性别有直接的关系。控制受精环境即可控制性别, 这种方法不需昂贵的仪器设备或者药品, 易实践, 可普遍应用, 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估量。文章综述了受精环境对哺乳动物性别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这些环境因素包括母体生殖道中精氨酸含量、胚胎发育过程中子宫内葡萄糖浓度、输精时卵母细胞成熟程度以及哺乳动物受孕时生殖激素的水平等方面, 为进一步开展性别控制研究积累一定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8.
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补水模式及其净化效果与生态效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常州市蔷薇湿地公园为例,提出一种“垂直流+水平流”新型生态补水复合模式,探讨了该模式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该补水模式不但能净化受污染的源水(城市河水),而且可有效提升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功能.城市湿地公园内的大部分景观水体可达到全身接触性娱乐类景观功能要求,运行成本仅为常规补水工艺的5%~25%,具有较好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9.
水稻矮缩病毒昆明分离物抗血清制备及免疫捕捉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 S,RDV)引起的水稻矮缩病害,最早由日本报道,随后在东南亚等国以及我国的福建、云南等南方稻区普遍发生,云南主要发生于中部及南部地区[1].水稻在苗期至分蘖期感病后,植株矮缩,分蘖增多,叶片浓绿,僵直,出现白斑,生长后期病稻不能抽穗结实,在暴发流行年份可以引起水稻的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10.
反义hTR抑制人胰腺癌P3细胞系端粒酶活性和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针对端粒酶RNA模板序列并经硫代磷酸修饰的正义、反义和随机序列寡核苷酸,以正常人成纤维细胞作对照,观察其对人胰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作用以及对正常细胞是否有毒副作用。结果表明:针对hTR模板区的反义寡核苷酸能降低胰腺癌P3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周期改变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而且对正常细胞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利用反义技术封闭hTR基因很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的安全、有效手段之一。 Abstract: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PS-ODN's (antisense-PS-ODN of hTR,sense-PS-ODN of hTR and random sequence) effects on telomerase activity and proliferation of P3 pancreatic cancer cells,and to find a novel method for gene therapy of pancreatic cancer.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nti-hTR complementary to the template region of hTR is sufficient to inhibit P3 cell telomerase activity and cell proliferation in vitro,and as a result,they can lead to a profound induction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Telomerase represents an interesting and promising anticancer drug target and antitelomerase technology may have potential significance in tumor thera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