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82.
白花大叶醉鱼草的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植物名称 白花大叶醉鱼草 (Buddlejadaridii)。2 材料类别 带侧芽的茎段。3 培养条件 启动培养基 :( 1 ) 1 / 2MS 6 BA 1 .0mg·L-1(单位下同 ) NAA 0 .0 1 ;( 2 ) 1 / 2MS 6 BA 1 .0 NAA 0 .0 5 ;( 3) 1 / 2MS 6 BA 1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TRAIL与顺铂联合应用对人骨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将TRAIL与顺铂单独及联合应用于体外培养的骨肉瘤OS-732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于倒置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扫描及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50ng/ml的TRAIL与5μg/ml顺铂合用于OS-732细胞24小时后,细胞抑制率为84.37%,明显高于单用TRAIL(50μg/ml)时的9.68%及单用顺铂(5μg/ml)时的24.39%(P<0.01).细胞的形态与超微结构观察均显示,合用比单用促凋亡效应更显著.结论 TRAIL与顺铂合用,可高效杀伤人骨肉瘤细胞,此协同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4.
内蒙古不同类型草原光合植被覆盖度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举凤  何亮  陆绍娟  吕渡  黄涛  曹琦  张晓萍  刘宝元 《生态学报》2020,40(16):5620-5629
植被是影响土壤侵蚀过程的重要因素。论文基于MODIS遥感数据和同期降水数据,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从不同时间尺度揭示了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2002—2016年光合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Photosynthetic Vegetation,f_(PV))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2002—2016年间多年平均f_(PV)草甸草原为46.5%,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分别为36.3%和22.4%;草甸草原f_(PV)随时间变化呈不显著增长趋势(线性变化斜率为0.29%/a),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f_(PV)呈不显著下降趋势(线性变化斜率分别为-0.04%/a和-0.21%/a);相应时期年降水量随时间变化都呈现不显著波动上升趋势。(2)内蒙古草原的月植被覆盖度对月降水量存在明显的1—2个月滞后效应和显著的累积效应,且表现出草原类型越干旱,滞后效应越明显的特征;相比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被对降水量变化更加敏感。(3)内蒙古3类草原年平均植被覆盖度对降水量的响应,均表现出年、季、月尺度上分别受当年降水量、生长季降水量以及6、7、8月份降水量的显著影响的特征;3类草原年植被覆盖度与生长季降水线性拟合结果都较好,内蒙古3种草原类型的年植被覆盖度与降水量具有的强相关性,可为区域土壤侵蚀动态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为查明贵州省遵义地区某规模化养殖场猪只发生急性死亡的病因,以及明确病原主要毒力基因的分子特征。本试验采用PCR技术、细胞接种试验、动物试验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并对该病原的主要毒力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CR检测可扩增出PRV特异性核酸阳性条带,接种Vero细胞后可见明显CPE现象,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囊泡中呈圆形、160 nm左右的成熟病毒粒子,胞核中可见病毒包涵体和实心、空心2种无囊膜病毒粒子;接种健康猪可引起神经症状,最后麻痹死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毒株的gE、gC、gD及TK基因序列均与参考毒株中湖北HNX株和河南HN1201株相对应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且在gE基因的48位和496位都有1个天冬氨酸(Asp)的插入;根据gE、gC、gD及TK基因序列的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本次分离毒株与2011年以后所分离鉴定的变异毒株属同一分支。说明本试验成功分离鉴定一株猪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毒株,以期为贵州省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流行及变异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6.
本研究旨在观察毛钩藤碱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选取人正常乳腺上皮MCF-10A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caspase 9、cleaved-caspase 3以及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的蛋白水平。结果显示,毛钩藤碱可显著降低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存活率,且该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毛钩藤碱作用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48 h的IC50分别为447.79和179.06μmol/L;毛钩藤碱可诱导MDA-MB-231细胞发生凋亡和MMP去极化(P0.05),促进线粒体释放Cyt C(P0.05),激活caspase 9和caspase 3(P0.05),这些作用均可被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特异性阻断剂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显著抑制(P0.05);此外,毛钩藤碱显著下调MDA-MB-231细胞Bcl-2蛋白水平并上调Bax蛋白水平(P0.05)。以上结果提示,毛钩藤碱可诱导MDA-MB-231细胞发生凋亡,这可能与其调低Bcl-2/Bax蛋白比值,从而引起MPTP持续开放和Cyt C释放,最终导致caspase 9和caspase 3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87.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9个观叶福禄桐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9条稳定、多态性高的引物用于PCR扩增,共获得7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1条,多态百分率为87.14%。聚类结果显示,品种间相似性系数为0.346 9-0.816 3,聚类结果与品种间的地理来源紧密相关,从外观形态上比较,亲缘性较近的叶形和株型相似性较高;观叶福禄桐各品种间基因型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相对较窄。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婴幼儿腹泻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轮状病毒肠炎与乳糖不耐受的的关系;婴幼儿腹泻去乳糖饮食的疗效。方法采用醋酸铅法检测粪便乳糖的含量。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抗。分组观察婴幼儿腹泻去乳糖饮食的疗效。结果婴幼儿腹泻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62.5%。其中<1岁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70.59%;>1岁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42.86%,0.010.05。婴幼儿腹泻乳糖不耐受去乳糖饮食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53.33%,P<0.01。结论(1)婴幼儿腹泻时乳糖不耐受发生率高达62.5%;(2)RV肠炎时可合并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可能加重腹泻症状,是使腹泻时间延长的重要原因;(3)婴幼儿腹泻时乳糖不耐受给去乳糖饮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和饮食限制对小鼠骨骼肌线粒体自噬蛋白Bnip3/Nix表达的影响。方法:C57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C),不做干预;饮食限制组(D),饮食控制在C组的60%;运动训练组(E),10周递增负荷耐力训练;饮食限制加运动训练组(DE),进行饮食限制和耐力训练。8只/组,干预10周后,麻醉处死提取腓肠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nip3、Nix蛋白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干预后D、E及DE组的体重和体重增长值均显著降低(P<0.01),腓肠肌Bnip3、Nix蛋白表达升高,其中仅DE组Nix蛋白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训练加饮食限制能有效促进小鼠骨骼肌Nix蛋白表达,有利于骨骼肌线粒体自噬发生。  相似文献   
90.
动物疾病模型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中介,在医学研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的免疫学和生理学相似性,使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模型在研究病毒发病机理、免疫力、疫苗和药物抗感染功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研究人类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新型病毒如SARS-CoV-2的治疗和预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非人灵长类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