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大鼠慢性神经痛导致抑郁症状发生后,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改变情况。方法:24只健康成年大鼠进行随机分组(n=12):假手术组(Sham)大鼠仅进行坐骨神经分支暴露,坐骨神经损伤组(SNI)进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在神经损伤后的第3、7、14、28、42、56天进行机械刺激计算缩足反射阈值,并进行糖水偏好、强迫游泳、旷场实验等行为学实验来评价大鼠是否发生抑郁症状;利用在体多通道电生理技术,对SNI组大鼠和假手术组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神经元分别进行记录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NI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值明显降低(P<0.01);在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强迫游泳较对照组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簇状放电活动中动作电位的数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慢性疼痛可以导致大鼠抑郁相关症状的发生,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增加与疼痛后抑郁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02.
为查明贵州省遵义地区某规模化养殖场猪只发生急性死亡的病因,以及明确病原主要毒力基因的分子特征。本试验采用PCR技术、细胞接种试验、动物试验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并对该病原的主要毒力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CR检测可扩增出PRV特异性核酸阳性条带,接种Vero细胞后可见明显CPE现象,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囊泡中呈圆形、160 nm左右的成熟病毒粒子,胞核中可见病毒包涵体和实心、空心2种无囊膜病毒粒子;接种健康猪可引起神经症状,最后麻痹死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毒株的gE、gC、gD及TK基因序列均与参考毒株中湖北HNX株和河南HN1201株相对应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且在gE基因的48位和496位都有1个天冬氨酸(Asp)的插入;根据gE、gC、gD及TK基因序列的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本次分离毒株与2011年以后所分离鉴定的变异毒株属同一分支。说明本试验成功分离鉴定一株猪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毒株,以期为贵州省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流行及变异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纤维桩树脂核修复老年残根残冠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行老年残根残冠修复的患者80例,共92颗患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研究组患牙47颗,采用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对照组患牙45颗,采用金属铸造桩核修复。收集两组患者的血清和龈沟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两组的IL-8、IL-6及TNF-α水平。对比两组疗效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患牙总体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同牙位的治疗成功率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明显(P0.05);修复前两组的IL-8、IL-6及TNF-α的水平差异不明显;研究组修复后1周、1个月及1年的IL-8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修复后1年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修复后1周和修复后1月的TNF-α水平相差不大(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IL-8、IL-6及TNF-α的水平均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结论:纤维桩树脂核修复老年残根残冠具有更好的疗效,对降低牙龈沟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的作用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4.
生长素与乙烯在沙田柚上胚轴不定芽再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果表明,6 BA只能诱导较低频率的不定芽再生,IBA的加入可以促进不定芽的再生。从再生率与单位外植体再生芽数综合考虑,以高浓度IBA(1.5mg·L 1)与低浓度6 BA(0.5mg·L 1)配合的效果最佳,加入生长素极性运输的调节剂TIBA与Flavone可进一步提高不定芽的再生频率。乙烯抑制上胚轴不定芽的再生,而乙烯生理作用的拮抗剂Ag+与生物合成抑制剂AOA、Co+可以显著提高不定芽再生频率。水杨酸(SA)也抑制不定芽的再生。  相似文献   
105.
稀土化合物在农用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稀土化合物在高分子材料科学领域应用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106.
赤霉素及其合成抑制剂对沙田柚上胚轴离体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本培养基MS 6 BA 0 .5mg·L-1上 ,加入赤霉素后抑制芽的再生 ,而低浓度的PP333(1.0mg·L-1)、Ancymi dol (0 .2mg·L-1)与不同浓度的CCC (1.0~ 6 32mg·L-1)均可明显提高沙田柚上胚轴再生频率、单位外植体芽数和芽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7.
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为了建立一种快速高通量的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方法,本研究将多重PCR技术同液相芯片技术结合起来,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和B型、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甲型流感病毒H1型和H3型以及新冠病毒等常见的七种呼吸道病毒,初步建立了七重呼吸道病毒液相芯片核酸检测技术,评价了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并使用来自安徽省疾控的25份临床急性期样本核酸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建立起的基于液相芯片多重核酸检测方法可特异性识别七种目标呼吸道病毒的靶基因序列,与包括副流感病毒在内的9种非目标呼吸道病毒无交叉反应。对七种病毒核酸进行十倍稀释液相检测,其中H3、BV、RSVB可以检出102拷贝/μL,BY、RSVA和SARS-CoV-2可以检出103拷贝/μL,对H1的检测限为104拷贝/μL。25份样本核酸检测结果与实际相符。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七重呼吸道病毒液相芯片核酸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可用于临床样本的快速检测,为呼吸道类传染病的液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