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植物MADS盒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植物中的MADS盒基因是一个序列特异的调节基因家族。它编码的蛋白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综述了植物MADS盒基因的进化、调节机理、与花器官发育的关系以及MADS盒相关基因克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论述了MADS盒基因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2.
大火草根部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大火草(Anemone tomentosaa(Maxim.)Pei)根状茎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对粘虫(LeucaniaseparataWalker)有较好的非选择性拒食活性。从该部分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NMR、MS等波谱分析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4,5-二甲氧基-7-甲基香豆素(1)、4-甲氧基-5-甲基-6,7-二氧亚甲基香豆素(2)、4,7-二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3)、齐墩果酸(4)、齐墩果酮酸(5)、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甙(6)、β-谷甾醇(7)、豆甾醇(8)、胡萝卜甙(9)、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甙(10)和过氧化麦角甾醇(11)。这些化学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1和2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3.
本文报道了佛波酯(PMA)和γ-干扰素(IFN-γ)对U937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PMA和IFN-γ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U937细胞向成熟单核/巨噬细胞样细胞分化,同时抑制其细胞的生长。实验发现PMA和IFN-γ可诱导U937细胞表达TNF-α特异性mRNA和蛋白质。U937细胞培养中加入特异性抗TNF-α抗体可以抑制PMA和IFN-γ诱导U937细胞的分化和生长。这说明内源性的TNF-α在介导PMA和IFN-γ上述生物效应过程中起一定作用。TNF-α对U937细胞的这种调节作用与其胞毒作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34.
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采用叶盘法将天麻(GastrodiaelataBl.)抗真菌蛋白基因GAFP转入烟草(NicotianatabacumL.),PCR和Southern blotting分析证明已将GAFP基因整合进烟草植株。体外抑菌实验表明GAFP转基因的烟草植株对真菌瑞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利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38例老年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法进行手术治疗,分析手术方法、效果及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28例行闭合复位,7例行骨折端切开复位,患者术后7-14d可下地活动,3 m内扶拐部分负重行走,31例(88.6%)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3.7个月;Harris髋功能评分标准:优18例,良10例,中3例,优良率90.32%(28/31)。结论:PFNA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有效装置,能够减少骨折不愈合、髋内翻畸形愈合及内固定断裂、切割股骨头等并发症,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时可达到较高的骨愈合率、较快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6.
王明  陈雷  王朴 《生命的化学》2013,(6):633-637
设计肿瘤靶向性抗癌药物一直是研究热点。因为CD44在许多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所以基于CD44与其配体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的相互作用设计肿瘤靶向药物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CD44的基本结构7LCD44与HA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以CD44为靶点的靶向抗癌药物研究进展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137.
利用RAPD标记构建美洲黑杨×欧美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本文利用RAPD标记和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欧美杨(P.euramericana)的F1群体,构建了美洲黑杨×欧美杨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实验过程中对1040个寡核苷酸随机引物进行了重复筛选,共选出127个引物用于作图群体(包括双亲共92个无性系)的随机扩增,这127个引物产生229个多态基因座,其中符合“拟测交”1∶1分离的有214个。利用多点连锁分析,形成19个连锁群及6个三连体和14个连锁对。由19个连锁群构成的图谱含标记129个,总图距为1914.2cM,覆盖杨树基因组约73.62%。标记间的平均间距为14.84cM。本研究获得了中等密度的美洲黑杨×欧美杨的一个连锁框架。 Abstract:A molecular linkage map was constructed for the parents of a P.deltoides × P.euramericana F1 family based on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markers.A set of 1040 random oligonucleotide primers were screened and 127 primers were selected to generate RAPD markers within a sample of 90 F1 progenies.A total of 229 segregating loci were identified.Among the 229 loci,15 loci were found distorted from the normal 1∶1 ratio.Using multiple analysis,the 214 markers formed 19 main Linkage groups (including 129 markers)and b triples and 14 pairs.The resulting Linkage map of Populus deltoides × P.euramericana (including 129 markers)spanned 1914.2cM(73.62% coverage of genome length)with an average distance of 14.84cM between markers.  相似文献   
138.
转基因杨树对杨小舟蛾体内三种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转Bt单基因(FB56)和转BtCpTI双价基因(D18)杨树叶片饲喂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采用酶活力测定方法研究了转基因杨树对幼虫中肠和血淋巴三种保护酶(SOD、CAT 和POD)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虫中肠SOD活力显著升高,而CAT和POD活力受到了显著抑制。用FB56处理24 h,杨小舟蛾幼虫中肠SOD活力增加了41.7%,与对照有显著差异;而用D18处理,SOD活力增加了25.3%,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用FB56处理24 h,中肠CAT活力受到显著抑制,36 h后抑制能力不强;而用D18处理,CAT活力全程受到显著抑制。用FB56和D18处理36 h,中肠POD活力均受到显著抑制,分别比对照下降70.1%和898%。转基因杨树通过扰乱幼虫中肠SOD、CAT和POD三种保护酶的动态平衡,使虫体内自由基清除遇到了障碍,从而对其产生了毒害作用。转双价基因杨树对幼虫中肠保护酶的毒害作用大于转单基因杨树。用2种转基因杨树叶片饲喂杨小舟蛾幼虫后其血淋巴SOD和POD活力均没有受到显著影响,但CAT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转基因杨树对血淋巴保护酶系统的影响小于对中肠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9.
为了从显微结构上进一步探讨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的抗旱耐涝性及与利用的关系,于2011年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其根、茎叶3种营养器官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表明,虉草根的结构自外而内依次为表皮、皮层、维管束鞘、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茎由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构成;叶片内部结构可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根皮层大的细胞间隙和气腔,初生木质部的后生大导管和茎基本组织解体形成的髓腔都是虉草良好的通气组织,是其耐水淹的主要显微特征。茎、叶片角质化的表皮和叶表皮所含的丰富泡状细胞组是虉草具有抗旱性的主要解剖结构特征。叶肉细胞排列紧密且只有少量气孔分布于叶片下表皮,这样的结构可减少蒸腾;叶肉细胞富含叶绿体,增强光合作用,获得更多的同化产物,确保了植株在干旱条件下也有足够的光合产物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茎、叶维管束部分大量的木纤维起到支撑作用。虉草根的皮层和维管柱部分、茎的基本组织和维管束部分、叶的叶脉部分都含有大面积的厚壁细胞,厚壁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和木质素。丰富的粗纤维、木质素等成分则是虉草能成为新能源燃料植物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40.
栓皮栎天然群体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小林  徐立安  黄敏仁  王章荣 《遗传》2004,26(5):683-688
利用微卫星(SSR)标记对我国4个省内的5个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16对SSR标记揭示了栓皮栎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等位基因数(A)平均8.4375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为5.9512个,平均期望杂合度(He)0.8059,Nei多样性指数(h)为0.8041。栓皮栎自然分布区中心地带的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人为对森林的破坏将降低林木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栓皮栎群体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群体间分化较小,遗传分化系数仅为0.0455。此外,栓皮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些遗传信息为栓皮栎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一定依据。Abstract: Genetic diversity of five Quercus variabilis natural populations in four provinces of China was studied with microsatellite (SSR) markers.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of genetic diversity was detected in Q. variabilis species with 16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loci. Average number of alleles (A) and 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 (Ne) were 8.4375 and 5.9512 respectively. The mean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He) was 0.8059 and Nei diversity index (h) was 0.8041. Higher diversity was found with the populations from the central range of the species in contrast to those from peripheral areas and human activities might decreas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populations. The majority of genetic variation occurred within populations, which could be concluded from the low coefficient of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Fst=0.0455). In addition,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geographical distance and genetic distance. All these results present a basis to th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Quercus variabil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