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5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黄慰文 《人类学学报》1993,12(4):297-304
实践证明,Movius在本世纪40年代建立的东亚,东南亚旧石器分类体系有严重缺陷。经过厘定,目前在欧洲和非洲通用的吹斫器,手斧,薄刃斧,手镐,球状器和刮削器等分类概念,也适用于东亚,东南亚旧石器初期的重型工具工业。  相似文献   
12.
黄慰文 《化石》2012,(2):12-18
引言 1857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回复一位朋友来信问他是否在即将出版的《物种起源》(On che Origin of Species)一书里谈“人类”时写道:“我想我应该回避一切有关‘人’的话题,因为关于它有着这么多的偏见。尽管我公开承认它对博物学家来说是最重要也是最有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海城小孤山的骨制品和装饰品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小孤山的骨制品包括鱼叉、标枪头和骨针,它们在工艺上与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尤其是马格德林文化的制品十分相似。小孤山的骨针和山顶洞的骨针相似,但工艺水平稍高。小孤山的装饰品包括穿孔牙齿和蚌壳,它们与山顶洞的同类制品基本一致,但穿孔技术稍高。小孤山含上述制品的堆积物的时代为晚更新世,年代测定的初步结果为距今40,000—20,000年左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的石器材料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赵宗溥先生等于196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采集的。承赵先生把这批材料交给我们研究并提供采集地点的地质和地貌资料,我们深表谢意。石器材料共有41件,发现于巴彦淖尔盟阿拉善旗艾力克铁不克。此地点位于贺兰山西北的阿拉善高平原上,东南距吉兰泰约160公里;横贯东西的商队路在阿拉各林台山的东南角折向西南,在转折处有一个叫作董都铁不克的小站,石器地点就在这个小站东南约4公里的地方(见图1)。这一带广泛分布着古河流堆积物,据地质工作者观察,可以划  相似文献   
15.
丽江木家桥新发现的旧石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丽江木家桥发现为数不多的旧石器材料中石球占大多数,这一发现进一步密切了西南和华北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黄慰文 《化石》2004,(2):15-18
“蓝水色似蓝,月夜长潺潺”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诗“游悟真寺”中的一句。我用它做这篇纪念蓝田直立人(俗称“蓝田人”)头盖骨发现40周年字的题目,是想表达两层意思。一是蓝田山川给予我的感受,二是我对蓝田科学探索之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1982年秋天,我们在贾兰坡教授的率领下前往阿尔及利亚进行了短期旧石器时代文化考察。9月29日,我们辞别了金风送爽的首都北京,火车带我们踏上了旅途,越过景色单调的茫茫蒙古草原,穿过巳被积雪覆盖的西伯利亚大森林,经过将近六天六夜的长途旅行,10月4日当我们到达莫斯科的时候,在北京已经是5目的凌晨了。在莫斯科休整了几天,然后乘飞机到了地中海海边风光秀丽的阿尔及尔,开始了我们对阿尔及利亚旧石器文化的考察。  相似文献   
18.
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新发现的石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7年夏在塔里木南缘发现了打制石器、细石器地点各三处。打制石器虽然采自地面,数量也少,但有可能归人旧石器时代。细石器由楔状、柱状细石核和两边平直的截短细石叶组成,国华北、东北亚和西北美细石器传统,其时代属新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脚步     
在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地球从第三纪向第四纪过渡之际,人终于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了!这是自然发展史上的一个空前伟大的事件。人,这种“在它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的生物,通过双手劳动,从“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的动物状态逐渐转变为“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自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自然辩证法》)这样一种人的状态。转变过程是漫长而艰苦的。然而,人终于一步一步走过来了,并在路途上留下一个又一个历史的脚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阎家岗遗址地区野外调查和遗址发掘资料整理,初步探讨阎家岗遗址地质背景, 获得如下认识: 阎家岗遗址早期人类生活于末次盛冰期来临前的暖期, 相当于深海沉积MIS3后期并开始向MIS2转变, 气候由温湿转向干冷, 植被以温带疏林草原为主, 适于成群的食草类动物在此生活。阎家岗遗址地处松花江曲流带, 多沙洲、河汊、河曲, 人类在沙洲或河曲凸岸构筑狩猎用的设施, 舍弃后被洪水带来的细沙掩埋, 成为今天所见的动物骨骼围圈遗迹。动物骨骼围圈的堆积体与掩埋它的细砂层为不整合关系, 骨骼多层叠置, 有的直立, 骨骼之间大多并不相互接触, 说明它们不是流水作用产物, 而是人工堆砌的狩猎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