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辽东栎叶片凋落物在不同气候带下的分解及其主要元素释放的比较 王立新 王 瑾 黄建辉  相似文献   
22.
采用封顶埋管法,我们于11月21日至次年4月15日,分3个培养期共165天(包括干季初期、中期和末期),对哀牢山原生木果柯林(Lithocarpusxylocarpusforest)、栎类次生林(secondary oakforest)和人工茶叶地(teaplantation)三种群落类型的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培养期中,不同群落下土壤的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都具有明显差异;而且它们均具有明显的干季动态,但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净氨化速率远高于净硝化速率,后者约为前者的0.5%~10%.结果表明,培养期、群落类型和样方诸因子对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的影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人为干扰能导致氮素矿化和硝化速率等生态系统过程的变化,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此提供了证据支持.与木果柯原始林相比,茶地和次生林的氮素转化过程更多地受物理因素的控制(如温度和水分).这意味着哀牢山地区的木果柯原始林的保护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3.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和方法黄建辉,韩兴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44)AREVIEWONTHEBCOGEOCHEMICALCYCLINGINFORESTECOSYSTEMS:THEORIESANDMETHODSHuangJi...  相似文献   
24.
应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Alatalo均匀度指数研究了太白山弃耕地植物群落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群落α多样性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群落在由一年生草本植物群落阶段向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灌丛、混交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群落多样性指数逐渐上升,至混交林阶段达到最高值。若以分布在这一垂直地带的代表性森林群落锐齿栎林为演替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则由多样性指数在锐齿栎混交林、锐齿栎林阶段呈下降趋势。不同演替阶段不同生长型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为:在演替的初期,草本层多样性指数>灌木层>乔木层;在混交林阶段,这3个不同生长型的多样性指数相差无几,乔木生长型稍占优势;在锐齿栎混交林和锐齿栎林阶段,灌木生长型的物种多样性最大,草本次之,乔木生长型的物种多样性则迅速降低。首次利用群落各生长型的叶层相对厚度和相对盖度作为加权参数,对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这种加权处理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125块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从不同类型、层次的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其与海拔的关系等方面对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本区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是: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物种均匀度则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植物生长型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关系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相近且明显低于草本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相近,群落间变异幅度较小,乔本层则变异幅度很大;物种多样性指教则表现出草本层>乔本层>灌木层的规律。物种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作为测度指标计算群落多样性所得结果相近,且优于以株数作为测度指际计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26.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气候变化导致我国草原生态系统普遍退化,主要表现在土壤养分降低、植被覆盖度减少、生产力下降。外源氮素添加是促进退化草原尽快恢复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是对那些退化较为严重的草原。该研究选取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不同退化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的草原群落,于2014–2015年开展连续两年的氮素添加实验,设置对照(不添加)、低水平(5.0 g N·m^(–2)·a^(–1))、中水平(10.0 g N·m^(–2)·a^(–1))和高水平(20.0 g N·m^(–2)·a^(–1))4种氮素添加处理,探讨退化草原群落生产力在恢复过程中对不同水平氮素添加的响应。结果显示:(1)高、中水平氮素添加显著提高了轻度退化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3.1%、51.6%,氮素各水平添加对中度、重度群落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影响;(2)高、中水平氮素添加显著提高了轻度退化群落中多年生根茎型禾草地上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5.1%、47.7%,而多年生杂类草地上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37.4%、42.1%,但中度和重度退化群落各功能群生物量的响应不显著;(3)三种水平氮素添加对轻、中、重度退化群落物种丰富度在试验期间均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素添加有助于提高轻度退化草原中多年生根茎型禾草的生物量,进而提高群落的生物量,但多年生杂类草会被逐渐替代,导致生物量降低,可见施氮对草原恢复的影响取决于草原退化程度。  相似文献   
27.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概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8.
由全球变化和工农业生产引发的大气氮沉降增加已经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但是氮沉降的组成成分存在多种形态, 不同形态的氮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是否有差异目前还不清楚。因此, 该研究选择内蒙古草甸草原开展不同形态和不同水平的外源氮添加试验, 每年添加5种不同形态的氮肥, 包括: 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硫酸铵、缓释尿素, 添加量分别为: 0 (N0)、2 (N2)、5 (N5)、10 (N10)、20 (N20)及50 (N50) g·m -2·a -1, 均为纯氮添加量。通过野外原位取土、室内控制温度和水分(25 ℃和60%田间持水量)的培养试验测定土壤净氮矿化(mg·kg -1·h -1)潜力、土壤微生物呼吸(μg·g -1·h -1)潜力、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g·kg -1)的潜力以及土壤碳(g·kg -1)、氮(g·kg -1)、磷(g·kg -1)含量等指标, 研究添加不同形态和不同水平的氮对土壤净氮矿化潜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1)短期内不同形态、不同水平的氮添加改变了土壤中无机氮的含量、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累积量, 并且表现出铵态氮肥的促进作用比硝态氮肥更加显著, 铵态氮的累积显著提高了土壤净氮矿化潜力, 短期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累积可增加微生物和植物对有效氮的快速固持; (2)不同形态、不同水平氮添加导致土壤微生物活性发生改变, 包括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及其碳氮比(MBC:MBN), 并且在低水平氮添加下显著增强土壤微生物的呼吸速率, 高水平氮添加显著降低微生物呼吸速率和呼吸熵; (3)不同形态、不同水平氮添加短期内对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全磷含量、土壤全氮含量无显著影响, 但是高水平氮添加不仅提高了速效磷的含量, 而且导致土壤迅速酸化。室内培养净氮矿化潜力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内蒙古草甸草原受氮限制, 添加中低水平的氮可以通过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而增加该地区草原土壤的净氮矿化潜力, 从而提高草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对美国科罗拉多洛基山国家公园内Loch Vale小流域溪流两边的湿地土壤水溶液中的含氮量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与其相邻的溪流中的含氮量。结果发现,溪流中的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3个湿地土壤水溶液中的,而氨态氮则并没有显著差异;溪流水中的pH值要显著高于土壤水溶液中的,而电导率又显著低于后者。同时,还发现取自不同地点的溪流水分的化学性质也显著的不同,采自溪流支流水分的pH,电导率和硝态氮都要显著高于取自主溪流中的水分的。另外,还分析比较了3个湿地样地的地上部分生产力以及土壤和生物量中的碳和全氮含量。最后,我们认为溪流两边的湿地对溪流中的氮的含量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几种常微量元素在辽东栎枝条分解过程中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分解网袋法 ,对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优势树种辽东栎小枝进行连续 5a的分解研究 ,测定了 Ca、Mg、Cu、Zn和 Mn5种元素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含量和剩余百分率的变化 ,发现这两个指标在这几种元素之间既有一定的相似性 ,又有一定的差异。相似性表现在这几种元素在分解开始时 ,其含量都有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但有的表现为不断上升( Ca和 Zn) ,而有的则在分解阶段的中期 ,已开始明显下降 ( Mg,Cu和 Mn)。从丢失速率常数上看 (根据 Olson的失重率常数 k) ,由于 Ca和 Cu在分解过程中的大量增加 ,因而用 Olson指数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差 ,而其它 3种元素用 Olson指数方程拟合结果相比较 ,发现 Mn的失重率略高于 Mg,而超过 Zn的 2倍。但这些元素的失重率都明显低于一些大量营养元素如 N、P、K的失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