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1996年广东地区流感毒株发生明显的血清学抗原漂移;引起广东地区流感暴发的分子基础是流感毒株HA基因编码的A、B、C、D和E五个抗原决定簇位点变异,尤其是A、C、E位点发生氨基酸改变;而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改变对此流感流行未发挥明显影响。HA基因编码氨基酸的第145号和第193号位点变异导致流行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改变,即分离毒株适应于MDCK细胞株生长,而难以适应鸡胚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22.
琥珀蚕Antheraea assamensis Helfer,1837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大蚕蛾科(Saturniidae)柞蚕属(Antheraea)昆虫,利用其茧缫制的琥珀蚕丝,具有金黄色光泽,产量少,价格极其昂贵,现今只有印度从事琥珀蚕丝的研究及生产工作。本文通过野外考察,收集资源进行室内饲养,记述了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琥珀蚕在云南西双版纳1年发生34代,喜高温多湿,喜食天竺桂、香樟、假柿木姜子等多种樟科植物,以蛹越冬。成虫首次出现在3月上中旬,第3代出现在9月底10月初。室内饲养244代,喜高温多湿,喜食天竺桂、香樟、假柿木姜子等多种樟科植物,以蛹越冬。成虫首次出现在3月上中旬,第3代出现在9月底10月初。室内饲养2428℃,80%28℃,80%95%条件下,卵期895%条件下,卵期812 d,幼虫4眠5个龄期,历期2412 d,幼虫4眠5个龄期,历期2435 d,蛹期1835 d,蛹期1830 d,成虫430 d,成虫412 d。  相似文献   
23.
24.
P197E与ep8叠加突变对扩展青霉脂肪酶热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脂肪酶的热稳定性,作者利用重叠延伸PCR对扩展青霉脂肪酶(PEL)基因进行了体外定点突变,构建了P197E(即将第197位的脯氨酸突变为谷氨酸)与随机突变体ep8叠加突变的重组质粒pPIC3.5K-ep8-P197E。将该质粒电转化至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 GS115中,进行异源表达。与野生型酶和单点突变酶PEL-ep8的酶学性质比较,结果表明:叠加突变体PEL-ep8-P197E在40°C温育处理30min后,残余酶活分别比野生型PEL和随机突变体PEL-ep8提高了42.13%和37.3%。叠加突变体PEL-ep8-P197E的Tm值为41.51°C,比野生型酶PEL提高了2.81°C,比随机突变体脂肪酶PEL-ep8提高了2.25°C。通过对脂肪酶PEL的叠加突变,提高了该酶的热稳定性,并为结构与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TCI麻醉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TCI麻醉组,以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TCI维持,B组为静吸复合麻醉组,以七氟醚吸入维持.2组均采用同一方法诱导,行气管插管.观察记录麻醉诱导前(T1)、插管即刻(T2)、置入支撑喉镜时(T3)、置入喉镜后3 min(T4)、取出喉镜时(T5),各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BIS值的变化,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结果:A组置入支撑喉镜时、置入喉镜后3 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较大;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完全清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术后恶心、呕吐、躁动例数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TCI麻醉可以有效抑制置入支撑喉镜时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迅速,副作用少,在声带息肉手术维持中明显优于七氟醚.  相似文献   
26.
【摘 要】 目的 了解性传播疾病病人中生殖系统念珠菌感染的菌型及其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 ID32C酵母菌鉴定反应板鉴定菌种并使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检测,比较不同菌型念珠菌的药敏情况。 结果 临床131例生殖系统念珠菌感染者中,白色念珠菌116例(88.55%)、近平滑念珠菌7例(5.34%)、光滑念珠菌5例(3.82%)、季也蒙念珠菌2例(1.53%)、克柔念珠菌1例(0.76%)。药敏分析结果:念珠菌属对制霉菌素(96.18%)、酮康唑(90.84%)、氟康唑(70.23%)敏感,而对咪康唑(31.30%)、嗌康唑(31.30%)、伊曲康唑(47.33%)和特比奈酚(7.63%)的中度敏感性和耐药性比较高。 结论 生殖系统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感染的念珠菌除了对多烯类药物敏感率高外,对唑类抗真菌药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不同菌型其药敏谱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木聚糖酶高产菌株EIM-30基于形态学和18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分析,鉴定为里氏木霉Trichoder撇reesei。在单因子实验确定EIM-30产木聚糖酶的最适碳源和氮源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对影响其产酶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并筛选出3个显著效应因子,然后应用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适产酶培养基配方为:酵母浸膏1.50%,蛋白胨1.00%,NaC10.50%,PPG-20000.10%,MgS041.20%,CaC20.18%,(NH4)2S040.45%,甘油4.18%,乳糖3.05%,K2唧041.59%。优化后TrichodermareeseiEIM-30的液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活力可达9.857×105V/mL,较优化前提高1.98倍。  相似文献   
28.
29.
假地枫皮中二萜酸类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八角属植物假地枫皮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出5个二萜酸类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1H NMR、^13C NMR、^1H-^1H COSY、NOESY、HSQC和HMBC),分别鉴定为4-epi-dehydroabietic acid(1)、4-epi-sandaraeopinaric acid(2)、4-epi-abietic acid(3)、4-epi-isopimaric acid(4)和8,11,13,15-abietatetraen-19-oic acid(4)。  相似文献   
30.
飞龙掌血中三萜酸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中提取分离出4个新三萜酸,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2α,3α,19α-trihydroxy11-oxo-urs-12-en-28-oic acid(1),2α,3α,11α,19α-tetrahydroxy-urs-12-en-28-oic acid(2),2α,3α-dillydroxy-19-oxo-18,19-seco-urs-11,13(18)-diene-28-oic acid(3)和2α,3α,19α-trihydroxy-olean-11,13(18)-dien-28-oic acid(4)。还分离鉴定出已知成分野鸭春酸(5)、arjunic acid(6)、飞龙掌血素、勒钩内脂和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