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1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栗属中国特有种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地域差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Genetic variability in 30 populations of three endemic Castanea (Tourn.) L. species (C. moUissima BI., C. seguinii Dode. and C. henryi (Skan) Rehd. et Wils. ) in China was investigated using isoelectric focusing in thin-layer polyacrylamide slab gels at 20 loci coding for 12 enzyme systems. C. mollissima was found to possess a significant higher value of genetic variability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wo species. 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loci (P) and the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He) were 90.0% and 0. 311 at the species level, respectively; while P = 84.7 %, He = 0.295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Comparison of the population genetic variability of C. mollissima in three regions of China, the populations from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showed a markedly higher mean expected gene heterozygosity. The results provided additional evidence that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particularly in Shennongjia area, was the center of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C. moUissima.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populations and species were assessed by Nei genetic identity (I) and standard genetic distance (D), suggesting that C. mollissima and C. seguinii have a closer relationship, and genetic distances were correlated with geographical distances among populations.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populations in C. mollissima, C. seguinii and C. henryi was 7.5%, 10.9% and 22.1%, respectively, and the gene flow rate (Nm) was 3.20, 2.05 and 0.88 respectively. The study provides useful imfonnation for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ary events in genus Castanea and planning an effective conservation strategy.  相似文献   
92.
首次报道在光镜下观察美味猕猴桃(品种:No.26原生质体植株的母株)花粉母细胞(PMC)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的配对,发现其配对和凝缩有明显不同步性。不同细胞间染色体配对形式变化较大,一般以二价联合为主,其次由其它多种配对方式(包括有复合配对,重复配对,着丝点或端粒处联合和多价联会)形成多价体,还有少数未配对或发生内配对(偶见)的单价体和几条二阶体之间的次级配对,粗线期观察到少数染色体有缺失(或重复  相似文献   
93.
首次报道在光镜下观察美味猕猴桃 (品种 :No.2 6原生质体植株的母株 )花粉母细胞( PMC)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的配对 ,发现其配对和凝缩有明显不同步性。不同细胞间染色体配对形式变化较大 ,一般以二价联会为主 ,其次由其它多种配对方式 (包括有复合配对、重复配对、着丝点或端粒处联合和多价联会 )形成多价体 ,还有少数未配对或发生内配对 (偶见 )的单价体和几条二价体之间的次级配对。粗线期观察到少数染色体有缺失 (或重复 )、倒位、易位和疏松配对等结构性改变。表明该植株是一个复杂的区段异源六位体 ,少数染色体在结构上累积有变异。还认为该植株是研究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和联会机制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94.
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52  
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全世界有66个种、约118个种下分类单位(变种、变型)。中国有猕猴桃属62个种,猕猴桃遗传资源极为丰富。本文就猕猴桃的遗传资源多样性主要特点作概要综述:1)形态性状多样性(重要的园艺及经济性状);2)营养成分及风味多样性;3)性别变异;4)染色体倍性变异;5)同工酶水平遗传多样性;6)DNA水平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5.
中国西南地区栗属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6.
濒危植物毛柄小勾儿茶片断化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对我国特有的濒危植物毛柄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 var. pubipetiolata)现存于浙江和安徽的4个片断化居群中的89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木本濒危植物相比,毛柄小勾儿茶具有与它们相当的遗传多样性,8对选择扩增引物共扩增出122条清晰的条带,居群的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Pp=26.4%,其中马家河居群最高(29.5%)而湍口居群最低(23.8%),居群的平均基因多样度为Hep=0.162 8(0.140 5~0.172 4);而在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为Ps=36.9%, Hes=0.202 4。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0.193 9,表明居群间有显著的遗传分化,进一步利用AMOVA软件对遗传变异进行等级剖分发现:24.8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地理宗间(浙江地理宗和安徽地理宗),14.71%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60.42%存在于居群内。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为干扰引起的生境片断化和居群减小导致了毛柄小勾儿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丧失和遗传分化,并对毛柄小勾儿茶的生存造成潜在威胁。该文还就保育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
利用RAPD标记分析濒危植物白豆杉种群的遗传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我国特有的濒危裸子植物白豆杉为材料,采用RAPD标记对其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和广西的11个天然种群予以检测,通过贝叶斯法估测了种群的遗传分化程度,并和由其他算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求出的θ^B(Hickory)、GST(Nei)及φST(AMOVA)值分别为0.5018、0.5865和0.5436;而经由Shannon指数计算出的种群间遗传多样性所占比例为0.4839,同贝叶斯法估计出的结果最为接近.和其他松杉类植物相比,白豆杉种群间发生了极其显著的遗传分化,这可能是因为:(1)种群长期处于星散分布状态;(2)雌雄异株,而生于林下的雌株经常不能正常受粉;(3)种群取样跨越的地理范围宽广.Mantel检验表明,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和地理距离之间显著相关(r=0.719,P=0.003).此外还发现白豆杉的遗传变异水平偏低,推测瓶颈效应和遗传漂变对小种群的作用是造成这一后果的重要因素.对白豆杉种群的保育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8.
猕猴桃倍性混合居群基因组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菱  刘义飞  黄宏文 《植物学报》2012,47(5):454-461
植物倍性混合居群的形成和维系常伴随着明显的基因组遗传及表观遗传变异。利用AFLP和MSAP两种分子标记探讨了中华猕猴桃复合体(Actinidia chinensis)倍性混合居群的遗传变异和结构及其基因组甲基化变异方式。结果表明, 该倍性混合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多样性, 但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海拔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 但表观遗传多样性与海拔不具显著相关性。AMOVA分析显示, 主要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分化出现在倍性小种内部(97.65% vs 99.84%, P<0.05); 同时, AFLP邻接聚类分析显示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倍性相关性, MSAP分析则未显示有明显的倍性相关性。进一步研究发现, 中华猕猴桃居群的总甲基化程度为24.86%, 且多倍体具有更多的甲基化位点变异。该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猕猴桃倍性混合居群的形成和维系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
荷叶铁线蕨等位酶分析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荷叶铁线蕨 ( Adiantum reniforme var.sinense)是铁线蕨科铁线蕨属肾叶铁线蕨的一个变种〔1〕,分布于重庆市万县、石柱等县的沿江近 1 0 0 km长的狭长地段 ,分布高度局限于海拔 80~ 430 m之间 〔2〕。受其自身生物学、生态学习性的局限和人为的破坏 ,该物种正濒于灭绝的边缘。三峡工程修建后 ,库区内1 75m线以下的地区将被淹没 ,将更加剧该物种的濒危程度。为了挽救这一物种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 ,迁地保护是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在这一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 〔3~ 5〕。为了有效地实施迁地保护 ,保存该物种的大部…  相似文献   
100.
一个猕猴桃种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栽培植物的计算机管理已成为植物园管理的中心任务之一。我们根据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资源圃管理和国内外植物资源信息交流的需要,运用Visual Basic5.0编程语方及Microsoft Access97数据库软件,初步建立了一个猃猴桃种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功能和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