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6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392.
用~(14)C—丹磺酰基化作用和薄层层析法,同时测定了血管球及肾小管液毫微升试样中22种单一氨基酸、牛磺酸、5—羟基色髌及r—氨基丁酸。含有全部其它成分的每一种氨基酸混合物的校准曲线,在含量为5.7×10~(-13)至1.145×10~(-11)摩尔范围内,有极好的线性,回归系数都大于0.95。用丹磺酰基化作用仔细地校准,该法测定小于10~(-12)摩尔的氨基酸时,能有很高的再现性。  相似文献   
393.
目的:评价妇科千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选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妇科千金片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及局部体征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92.8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使异常升高的血液流变学、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降低,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妇科千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能改善全身及盆腔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盆腔炎性分泌物的消散和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94.
小分子热休克蛋白是种类最多的热休克蛋白家族 ,它们均以寡聚体的形式存在 .研究表明 ,来自结核杆菌的小分子热休克蛋白Hsp16 3是以 3个三聚体的形式存在的九聚体 .为了探讨Hsp16 3体外组装过程中的亚基相互作用和识别 ,利用野生型Hsp16 3及其L12 2A突变体蛋白为模型 ,采用高效液相分子筛层析、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脲梯度凝胶电泳等方法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Hsp16 3在体外能自发地再组装成九聚体 .12 2位的亮氨酸残基对Hsp16 3体外再组装过程中的亚基相互作用有重要的影响 ,并且在Hsp16 3的组装过程中 ,亚基之间的相互识别是高度灵敏和特异的 ,野生型蛋白的亚基和L12 2A突变体蛋白的亚基并不能形成杂合体 ,只有完全相同的亚基才能组装成九聚体  相似文献   
395.
从河北省农田采集玉米根系样品,经表面消毒后,分离得到固氮酶活性较高(2780—48 80 nmol C2H4·g-1鲜菌体·h-1)的4株细菌m-111、m-112、m-230、m-254。经细胞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DNA中G+C克分子含量测定等方面研究认为,这4株菌应归属于克雷伯氏菌属土生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terrigena)。将这四株菌分别培养制成液体菌剂,回接玉米,结果表现出不同程度地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中m-111、m-230菌株亩增产51.9kg和63.8kg,增产率分别为11.7%和14.4%。经生物学统计,不仅与不接菌玉米相比,而且在接不同菌株间产量的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标准,是很有应用价值的菌株。  相似文献   
396.
缓激肽是一含有9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其残基序列为Arg1-Pro2-Pro3-Gly4-Phe5-Ser6-Pro7-Phe8-Arg9-OH,在激肽释放酶的作用下, 从其大的前体多肽——激肽原而形成的.许多发病机理,如发炎、疼痛、哮喘等都与缓激肽有关. 它能与PC12细胞表面的受体作用,引起细胞器内的钙离子释放,在共焦显微镜下,通过观察钙指示剂Fluo-3荧光增加来监测缓激肽的生物活性.在这项研究中,利用固相肽合成方法合成了连接生物素的缓激肽,Biotin-Arg1-Pro2-Pro3-Gly4-Phe5-Ser6-Pro7-Phe8-Arg9-OH,通过对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发现:a.它能保持象天然的缓激肽那样的生物活性;b.由于中性抗生物素蛋白与连接的生物素的结合引起的空间位阻阻碍它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了它的生物活性;c.在有自由的生物素存在的条件下,自由生物素与连接生物素与中性抗生物素蛋白的竞争结合,能够使得与中性抗生物素蛋白结合的连接生物素的缓激肽从抗生物素蛋白上脱离,因而恢复其生物活性.因此,可利用生物素和抗生物素蛋白来控制连接生物素的缓激肽的生物活性.这对于研究生物体系中生物活性的结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7.
据日刊《工业新闻》1987年2月报道,日本微生物化学会社,利用沸石、硫酸亚铁、海草粉末、加入乳酸菌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作原料,研制成一种称为“NB—81”的混合饲料。其主要成份:粗灰分占66.3%、粗蛋白占1.5%、粗脂肪占1.2%,还含有维生素B类和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398.
海洋生物毒素来源于有毒海洋生物,是一类具有高活性的特殊代谢成分。独特新颖的化学结构造就了其对生物体特殊的损伤机制和剧烈的毒性效应。目前,海洋生物毒素损伤机制的研究特别是靶向离子通道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许多机制尚不清楚。因此,进一步探索海洋生物毒素的损伤机制十分必要,既有助于防治海洋毒素中毒,又有望将其转化为新型“海洋药物”。本文综述了目前已有报道的海洋生物毒素对生物的损伤机制,包括直接影响细胞膜各类离子通道活性、干扰胞内蛋白磷酸化过程、扰乱线粒体功能、诱发炎症免疫反应,甚至造成细胞死亡等,为后续深入研究海洋生物毒素的其他损伤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9.
400.
MAR是多种氨基酸和混合稀土合成的、新的混合氨基酸稀土配合物。本文简要报导了它的急性毒性的初步试验结果及作为农药在防治柑桔、棉花、蔬菜等农作物病害,促进农作物生产、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方面的效果。MAR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易形成工业化产品,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