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多孔微载体无血清培养rCHO细胞生产u-PA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在30L搅拌式反应器中无血清培养分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的DNA重组CHO细胞,定期部分更换Cytopore多孔微载体,使生长在多孔微载体中的细胞不断更新繁殖,解决大规模细胞培养中的细胞凋亡问题。在91d连接换液培养过程中,细胞密度可维持在(1.3~2.6)×107/mL,活细胞比率维持在90%以上。在7.5L搅拌罐中培养细胞,利用外部周期性压力振荡刺激并结合载体更新技术,可减轻密度效应对细胞生长和表达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细胞在高密度培养条件下的表达水平。在67d连续换液培养中,细胞最高密度为2.64×107/mL,活细胞比率维持在95%以上。与稳压操作相比,利用周期变压刺激技术可提高产量10%~20%,且可降低葡萄糖厌氧代谢生成乳酸的转化率,利用4步纯化工艺,从含u-PA约135g的2100L上清中获得约80gu-PA(单链比例约为90%)。  相似文献   
32.
在单链尿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中试生产中 ,用不同的方法对产品蛋白含量进行测定 ,得到的结果常常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对紫外法和 Lowry法的比较分析 ,我们认为紫外法更适用于单链尿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生产中的产品的蛋白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3.
对干燥前尿激酶原半成品的稳定性进行了观察。将半成品分装为数管 (1 40 μl/管 ) ,分别放在 4℃ ,- 2 0℃和 - 70℃ ,用纤维蛋白平板溶解圈法和 SDS- PAGE扫描法观察其 3个月内的活性及纯度变化。结果表明在 4℃条件下 ,处于溶液中的尿激酶原稳定性最差 ,一周后活性由 5× 1 0 4IU/ml降至 2 .3 8× 1 0 4IU/ml,单链比例由 97.7%降至 88.3 %,二周后单链比例进一步下降至 43 .8%。贮存在 - 2 0℃和 - 70℃条件下活性稳定 ,但单链也要缓慢裂解 ,一周后单链比例由 97.7%分别下降到 93 .9%和 93 .5 %,3个月后分别为 83 .7%和 86 .2 %,两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4.
尿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是新一代的基因工程溶栓药物。建立了重组人糖基化尿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中试生产工艺。中试产品的结构正确性和一致性分析是证明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所以,对三批产品进行了抗原特异性分析。结果,u-PA三批中试产品SDS-PAGE显示的蛋白区带与免疫印迹显示的免疫活性区带没有批次判别说明u-PA三批中试产品表现了一致的u-PA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35.
微载体高密度培养Vero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微载体是动物细胞高密度培养的有效手段。首先在硅化的方瓶中对Cytodex 1、Cy-todex 3、Biosilon、Bellco Glass Microcarrier、CT-1、CT-3、MC-1、CT-28种国产和进口微载体进行了比较和筛选。确定以Biosilon作为Vero细胞高密度培养的首选微载体。用500mlWheaton搅拌瓶探索影响Vero细胞高密度培养的条件,表明50~60mg/ml的微载体浓度、1~2×106/ml的细胞接种密度、适当的通气(95%O_2+5%CO2)对该细胞的高密度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200ml培养体积的Wheaton搅拌瓶中,微载体浓度为50~60mg/ml,细胞接种密度为9.24×105/ml,搅拌速度为65~85r/min,经25d培养,Vero细胞密度可达2.34×107/ml,表明50~60mg/ml的微载体浓度对培养细胞没有毒性。接着在1.5L CelliGen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培养,细胞接种密度为4.98×105/ml,培养体积为1.2L,日灌流量从0.20L逐渐加大到3.65L,经22d连接灌流培养,最终细胞密度可达2.05×107/ml。  相似文献   
36.
用多孔微载体大规模培养rCHO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孔微载体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大规模高密度培养动物细胞的支持物,具有许多优点,如:容易固定细胞,适合于贴壁细胞和悬浮细胞的固定化连续灌流培养;细胞生长在载体内部,增加了细胞固定化的稳定性,可降低血清用量,适合长期培养;能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损伤,增加搅拌强度和通气量,强化反应器的传质;比表面积大,为细胞提供了充分的生长空间;细胞固定化过程简单无害,细胞能从长满细胞的微载体中自动转移到未长细胞的新载体中生长,接种方便,操作简单。特别适合于搅拌式、气升式、周定床和流化床等生物反应器的大规模培养〔1,2。尿激酶原(pro-UK)是一种重要的溶栓药物.与一般的生物医药制品相比,pro-UK给药量较大(约20mg/人~80mg/人),小规模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本文报道利用20L搅拌式反应器培养分泌pro-UK的重组CHO细胞的工艺条件,取得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37.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分别扩增了Phytophthora sojae的5个菌株(Pg1、Pg2、Pg3、CN1和S317)和1个P. medicaginis (菌株44390)的ITS1与ITS2,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根据Bioedit软件中的neighbour-joining methods分析法将上述序列和Genbank中已登录的P. sojae、P. medicaginis、P. megasperma和P.trifolii等4个形态学种10个登录菌株的ITS1与ITS2碱基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是聚类组与形态学种有一定差别,4个种16个菌株分成7个聚类组。结果表明,分别属于同一形态学种且可聚为一组的不同个体之间的ITS碱基序列遗传相似性最高,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形态学上属于不同种的个体的ITS可以聚为一组。上述结果提示L41385可能不属于P. sojae, L41380可能属于是P. trifolii,P. megasperma仍是一个复合种。同时提示ITS DNA碱基序列可以区分形态学种。  相似文献   
38.
自制多孔微球高密度培养Vero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孔微球是动物细胞高密度培养的有效手段,它是1985年由Verax公司开创的,最初用于流化床生物反应器生产单克隆抗体,后来又出现了Percell和Siran系统系列多孔微球,并且使用的反应器种类和生产的产品都在增加,于是便成为一种新型的细胞培养手段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此,我们在利用微载体进行Vero细胞高密度培养的同时,又对多孔微球的制备和培养工艺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9.
40.
以2个雄器大多围生、少数侧生的苎麻疫霉菌株与1个雄器侧生、偶有围生的恶疫霉菌株为材料,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扩增3个供试菌株核糖体基因的ITS1和ITS2,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是苎麻疫霉的ITS1和ITS2分别由206和453个碱基组成, 而恶疫霉则分别由218和415个碱基组成。2个供试苎麻疫霉菌株的ITS1和ITS2的碱基序列同源性均分别为100%。苎麻疫霉和恶疫霉ITS1同源性为74.9%,其中中间区域40bp-164bp之间在两种间变异丰富,同源性只有59.4%,而1bp-39bp和165bp-239bp两区域的同源性分别为92.3%和92.1%; ITS2在两种疫霉菌间的同源性为71.0%。结果表明苎麻疫霉和恶疫霉ITS的碱基序列有明显差异。上述结果提示,ITS区域碱基序列可区分苎麻疫霉和恶疫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