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3篇 |
免费 | 129篇 |
国内免费 | 536篇 |
专业分类
19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62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69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70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65篇 |
2010年 | 67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79篇 |
2007年 | 71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68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6篇 |
1965年 | 9篇 |
1964年 | 11篇 |
1958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基因体外诱变的一种新方法--脱氧核苷三磷酸替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CR的过程中,采用5-溴脱氧尿苷三磷酸(BrdUTP)部分取代脱氧胸苷三磷酸(dTTP)的方法,对克隆的野油菜黄单胞菌的α-淀粉酶基因进行了体外诱变.结果表明,BrdUTP浓度越高,诱变越强;浓度越低,诱变越弱.当BrdUTP浓度为dTTP的0.1%时,可以得到最多的正诱变结果.用LBSP鉴别培养基初筛,然后用Yoo改良法测定酶活,仅一轮诱变就获得了其表达产物α-淀粉酶的酶活分别降低了5倍和提高了20倍的两个突变基因.再以后者为PCR模板进行第二轮诱变,从而筛选到了α-淀粉酶的酶活提高40倍的突变体.此诱变方法克服了用碱基类似物在体内诱变由于核酸复制酶等的校正作用而造成诱变无效的难题,并为基因的体外诱变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3.
从限氨固氮培养基中培养的缺失nif H的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 Lipmann)突变种DJ54中,分离纯化出部分纯的缺失FeMoco的钼铁蛋白(△nifH Av1).用相同纯化方法分别从DJ35和UW45突变种中纯化的△nifE Av1和NifB- Av1的纯度明显高于△nifH Av1的纯度.在合适的结晶条件下,可得到这三种蛋白的深棕色短斜四棱柱晶体.△nifH Av1与NifB- Av1一样,晶体形成所需的时间比△nifE Av1的长.而它结晶所需的沉淀剂和缓冲液最适浓度则与△nifE Av1的相同.SDS-PAGE鉴定表明,结晶的△nifH Av1与OP Av1的组成相似.这表明,在△nifH Av1溶液中形成的晶体可能就是该蛋白质的晶体. 相似文献
54.
在扬州地区,稻象虫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其越冬存活率免耕田>少耕田>常规耕田,肾发育的高低温临界点为38.16℃和9.84℃,最适发育温度26.52℃,有效积温117.8日度,每头稻虫产卵卵3-29粒,平均18.8粒;成虫羽化后17-31天为产卵盛期;产卵孔平均高度为4.1±1.5cm,水象下卵孔占28.6%:产卵孔与取食孔特征不同.卵期7±1.8天.成,幼虫的各群空间格局基本属密集颁布(仅x^-≤3时的成虫种群为随机分布).单季稻的为害重于双季稻;沙质土壤的发生量多于粘壤土,稻—麦(油菜)两熟制田的为害显重于稻-稻麦(油菜)三熟制田。 相似文献
55.
多球壳菌素是前期鉴定出的一种抗衰老活性小分子,为了较全面理解多球壳菌素的抗衰机制,本研究利用模式生物芽殖酵母为材料,借助DNA Microarray技术、生物信息学手段并结合相关功能实验分析了多球壳菌素对对数期芽殖酵母细胞基因表达谱、基因本体聚类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显示,多球壳菌素对细胞转录组产生了显著影响,共导致1 648个基因的差异表达(FDR0.05,Fold Change1.5),其中843个基因显著上调,805个基因显著下调。进一步对基因本体聚类、信号通路分析及功能实验验证显示,线粒体相关功能和信号通路是多球壳菌素作用的一个主要靶点,本研究对多球壳菌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早搏(IPVCs)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50例IPV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负荷量、心功能,将IPVCs患者分别分为低负荷组(1%~10%,n=51)、中负荷组(10%~20%,n=65)、高负荷组(20%,n=34)及LVEF50%组(n=106)、LVEF≤50%组(n=44)。另选取同期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各组HRV相关指标变化,并分析IPVCs与HRV的相关性。结果:高负荷组RMMSD、PNN50明显低于对照组、低负荷组和中负荷组,中负荷组和高负荷组LF、HF明显低于对照组、低负荷组(P0.05),高负荷组LF、HF均明显低于中负荷组(P0.05)。LVEF≤50%组RMMSD、PNN50、LF、HF较对照组、LVEF50%组明显降低(P0.05)。IPVCs负荷与LVEDD、LVESD呈显著正相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IPVCs负荷与RMMSD、PNN50、LF、HF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IPVCs的发生与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失衡有关,迷走神经张力减弱具有重要作用,从而诱发HRV异常。 相似文献
57.
大鼠胸部照射γ射线20Gy,照射后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质含量、细胞总数和分类及巨噬细胞存活率,肺指数及肺组织纤溶活力,并做了大体解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为:照射后2周开始BALF中蛋白质含量、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即明显增多,照射后1——2个月持续处于高水平,高峰在1.5─2个月,照射后3─4个月有所下降,肺指数有相应变化;肺组织纤溶活力则相反,从照射后2周开始持续下降,至照射后2个月已降至最低,接近于零。形态学观察也见到有早期肺水肿和晚期肺萎缩等变化。由上结果可见,大鼠胸部照射后的早期主要为渗出性病变和纤溶活力的降低。文中讨论了照射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在放射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对瓦尼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固体发酵产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采用超声提取、柱层析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对所得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筛选。从瓦尼桑黄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为(2Z,4E)-γ-ionylideneacetic acid(1)、phellinulin E(2)、phellinulin F(3)、phellinulin G(4)、phellinulin J(5)、phellinulin L(6)、phellinulin M(7)、phellinulin N(8)、elgonenes D(9)、咖啡酸(10)、hispidin(11)、3-hydroxyhispidin(12)、原儿茶酸(13)、4-(3-ethoxy-4-hydroxyphenyl)but-3-en-2-one(14)、丁子香酚(15)、亚油酸甲酯(16)、硬脂酸(17),其中化合物1~9为首次从瓦尼桑黄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0~13表现出良好的... 相似文献
59.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孕育并促进了崭新的网络教育模式的诞生。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一直延用传统的教学手段 ,那就是教师讲述 ,辅以板书和挂图 ,最多就是放几张投影或幻灯片。这对于寄生虫学这门形态学课程来说教学效果一直不甚满意。而网络多媒体教学具有诸多方面的优势 ,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寄生虫的形态生动地展示给学生 ,配合视频演示还可以把以前只能在现场或临床新鲜标本中才能观察到的寄生虫活体呈现在课堂上。另外 ,网络教学强大的交互性、开放性、内容可不断更新、可同时把多种信息形式展示给学生等特点是其它…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我国特有植物钩毛茜草(Rubia oncotricha)的化学成分,该文将钩毛茜草7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并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钩毛茜草中共分离了15个蒽醌类化合物,分别是2-methyl-1,3,6-trihydroxy-9,10-anthraquinone-3-O-(6′-O-acetyl)-α-rhamnosyl(1→2)-β-glucoside(1)、2-methyl-1,3,6-trihydroxy-9,10-anthraquinone-3-O-α-rhamnosyl(1→2)-β-glucoside(2)、2-methyl-1,3,6-trihydroxy-9,10-anthraquinone-3-O-(3′-O-acetyl)-α-rhamnosyl(1→2)-β-glucoside(3)、2-methyl-1,3,6-trihydroxy-9,10-anthraquinone-3-O-β-glucoside(4)、1,3,6-trihydroxy-2-hydroxymethyl-9,10-anthraquinone-3-O-(6′-O-acetyl)-β-D-glucopyranoside(5)、2-methyl-1,3,6-trihydroxy-9,10-anthraquinone-3-O-(6′-O-acetyl)-β-D-glucopyranoside(6)、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7)、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8)、digiferruginol-11-O-β-gentiobioside(9)、2-methyl-1,3,6-trihydroxy-9,10-anthraquinone-3-O-(6′-O-acetyl)-β-D-xyl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10)、6-hydroxyrubiadin(11)、1,2-二羟基蒽醌(12)、大黄酚(13)、6-hydroxyxanthopurpurin(14)、1,3-二羟基蒽醌(15)。化合物7、8、14为首次从茜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9、10、12、13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