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5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11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61.
SP0306蛋白是肺炎链球菌TIGR4菌株中的一种假想的转录因子,但其蛋白三维结构及生物学功能尚未明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其可能调控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成功构建了SP0306蛋白的全长表达载体PET28a-sp0306,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进行原核表达,获得了以可溶形式表达的目的蛋白。经Ni-NTA柱亲和层析及DEAE阴性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获得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采用悬滴气相扩散法获得了质量较好的SP0306蛋白晶体,并初步进行了晶体X射线衍射,为其最终的三维结构解析及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2.
目的: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融合蛋白乙型肝炎病毒前C蛋白-小鼠IgG Fc蛋白(HBV precore protein-mouse IgG Fc,HBV pre-c-Fc),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目的基因HBV prec-Fc连接到pFastBac1载体,获得的pFastBac1-HBV pre-c-Fc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通过Tn7转座子将目的基因转座到Bacmid中,得到Bacmid-HBV pre-c-Fc穿梭载体,脂质体包被后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P1代病毒,重复转染Sf9获得高滴度病毒。收集细胞上清超滤后通过Protein G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目的蛋白HBV pre-c-Fc。纯化的蛋白大腿内侧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并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抗体产生量。结果:HBV pre-c-Fc在昆虫细胞中成功表达,纯化后蛋白纯度达90%以上,蛋白产量约为3.03mg/L,纯化蛋白能有效刺激BALB/c小鼠产生特异抗体。结论:成功地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了具有免疫原性的HBV pre-c-Fc蛋白,为生产乙肝治疗性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3.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常见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现有数万女性患有宫颈癌这种癌症,越来越多的妇女死于宫颈癌。宫颈癌也是一种预防的肿瘤,其致病因素多种多样,包括初次性生活的年龄、吸烟、HPV、HSV、HCMV、EBV等因素。目前的检测方法有巴氏涂片法、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宫颈组织活检及宫颈管刮术、HPV-DNA检测、计算机辅助细胞学检测系统等方法可以诊断宫颈癌。早期诊断、早期检查对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同时降低宫颈癌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探讨单一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行单侧PKP 术后对相邻上下椎体高度的影响。方法:62 例行T12 椎体骨质疏松 性压缩性骨折单侧PKP 术后的患者,测量术前,术后2 天、6 个月、1 年T11 椎体及L1 椎体前缘、中央及后缘高度,计算椎体压缩 率,比较两椎体各时相点椎体前缘、中央及后缘椎体压缩率的变化。结果:术后2 天L1 和T11 的椎体前缘、中央及后缘压缩率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术后6 个月、1 年后两椎体前缘、中央及后缘高度压缩率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L1 和T11 术后2 天、6 个月、12 个月不同时相,三点压缩率越来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单侧PKP术后椎体相 应负荷的改变,对下位邻近椎体较上位椎体高度影响较大,可能与相邻下位椎体承受的重力高于上位相邻椎体有关。  相似文献   
165.
青光眼是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死亡引起的一种疾病,最终能导致失明。近年来,关于高眼压(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IOP)引发的视网膜的特定分子途径等方面的信息逐渐增多。青光眼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状态取决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促存活和促死亡途径之间的平衡,而有关这些反应的具体机制有较多的研究,但仍只能解释部分现象。本文综述了关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凋亡通路途径及可能引发损伤条件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6.
一株海洋产电菌Shewanella sp. S2的筛选和产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厦门白城海域的潮间带表面沉积物为菌种来源筛选得到一株具有电催化活性的菌株S2,该菌株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发育树与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同支,相似性分别为98.5%和87%,葡萄糖、木糖、半乳糖等碳源利用及最佳生长的NaCl浓度与S.oneidensis MR-1有显著差别,因此初步鉴定为Shewanella属菌株,命名为Shewanella sp.S2。初步研究了菌株S2产电活性,在以乳酸作为碳源产电时,电压最高为150mV,相应的电流密度为66.1mA/m2。  相似文献   
167.
从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采集土壤样品35份,主要涵盖农田、城市花园、高山草甸、湿地和防护林带五种生态类型,从中分离获得土壤淡色丝孢菌12属。利用种群优势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生态位宽度、群落相似性等指标对该地区不同生境的土壤淡色丝孢菌物种(属级)的生态多样性及物种生态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淡色丝孢菌的数量和类群分布在该地区不同生态类型土壤中差异明显。农田生境中土壤淡色丝孢菌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均匀度较高;防护林带生境中土壤淡色丝孢菌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均匀度也最低。对不同生态类型土壤中淡色丝孢菌的相似性分析发现,农田和防护林带生境的相似性系数最大,说明这两种生境具有较多的共同物种;湿地和城市花园生境的相似性系数最小。物种生态位结果分析表明,在上述五种生境中,拟青霉属Paecilomyces、刺座霉属Volutella、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宽度,属于广适性物种;而白僵菌属Beauveria和绿僵菌属Metarhizium生态位很窄,只存在于某个生境中,属于狭适性物种。  相似文献   
168.
从饲料用麦麸中分离出的12种细菌均能支持无菌家蝇Musca domestica L.幼虫在胰化酪蛋白大豆卵黄琼脂(TrypticaseSoy EggYolkAgar,TSEYA)培养基中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1)幼虫在接种香味类香味菌Myroidesodoratimimus的TSEYA培养基中生长时间最短,仅需97.61&#177;1.14h;2)幼虫在接种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的TSEYA培养基中的化蛹率可达到86.81%;3)从接种嗜水汽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TSEYA培养基中得到的蝇蛹重量最高,达到20.15&#177;0.23mg/个;4)除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饲养的家蝇羽化率较低(60.87%)外,其余各种细菌饲养的羽化率在84.33%~97.47%之间。此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香味类香味菌、聚团肠杆菌Enterobacter agglomerans以及成团肠杆菌Pantoeaagglomerans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支持幼虫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ous、成团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mirabilis以及香味类香味菌中各种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6种细菌均能提供大量的维生素如(0.105~1.08g/kg)。在氨基酸方面,香味类香味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10种昆虫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总氨基酸含量之比(Essential amino acid/Totalaminoacid,EAA/TAA)最高,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这个比例与蛹重呈正相关(p=0.031)。在脂肪酸相对含量方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最高的饱和脂肪酸含量(76.38%),香味类香味菌含有56.79%的不饱和脂肪酸,而枯草芽孢杆菌则具有最高的支链脂肪酸含量(42.16%)。  相似文献   
169.
广西石韦属七种植物叶片结构与孢子形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石韦属7种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结果显示:7种植物的叶片均属异面叶,且具典型的旱生叶结构;表皮大多为复表皮,表皮细胞排列紧密,主脉表面覆有厚角质膜,表皮毛为星状毛,由多细胞组成;气孔集中分布于下表皮,气孔类型为围绕型,气孔器略下陷;孢子两侧对称,极面观椭圆形,赤道面观豆形或超半圆形,表面饰纹为瘤状饰纹。石韦属7种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形状、表皮毛、表皮细胞垂周壁式样、气孔密度等解剖结构均表现出一定的种间差异,这些特征可为石韦属植物种间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0.
弄岗黑叶猴的日活动类型和活动时间分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2005年10月-2006年9月,用瞬时扫描法对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内的一群黑叶猴(Trachypithecusfran oisi)的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叶猴日活动中出现2个觅食高峰和1个休息高峰。觅食高峰分别出现在7:00-9:00和16:00-18:00;休息高峰出现在10:00-14:00。黑叶猴日活动节律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表现为旱季上午的觅食高峰被推迟了1h,且觅食时间长于雨季;旱季下午的觅食活动提前1h结束。猴群在雨季较早进入休息高峰,而且中午休息时很少有移动或零星觅食。研究期间,猴群用于休息的时间平均占日活动时间分配的51.99%,移动占20.25%,觅食占18.61%,理毛占7.61%,玩耍占1.20%,其它行为(包括打斗、交配等)仅占0.14%。活动时间分配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主要表现为:与雨季相比,黑叶猴在旱季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觅食和移动,而相应地减少用于休息的时间。活动时间分配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个体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成年个体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休息和觅食,未成年个体则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移动和玩耍;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理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