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571篇
  204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11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香鱼(Plecoglossusaltivelis)是典型的降海洄游鱼类,由于地理原因,一些香鱼在繁殖季无法回到海中产卵,形成陆封型香鱼。陆封型和洄游型香鱼相比,其体型明显偏小。鱼类的体肾组织可以调控渗透压,从而影响生长,因此我们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陆封型和洄游型香鱼体肾组织蛋白质组的差异。双向电泳(2一DE)分析筛选到25个差异表达蛋白点,质谱分析成功鉴定出21个蛋白。与洄游型香鱼相比,陆封型香鱼体肾组织中NADH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Or..微管蛋白、热适应相关蛋白65(Wap65)、热休克蛋白60(HSP60)、丙酮酸脱氢酶(E1)、碳酸酐酶、烯醇酶和乳酸脱氢酶表达量较高。同时陆封型香鱼的B一肌动蛋白、铁蛋白、氨基酰化酶、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过氧化物酶、丙氨酸乙醛酸转移酶和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则表达量较低。它们主要参与能量代谢、应激反应、氨基酸代谢等过程。由于wap65、HSP60和E13种蛋白在蛋白质组学结果中表达改变,且与应激和能量代谢有关,可能影响鱼类生长,因此采用荧光定量PCR(RT—PCR)验证陆封型和洄游型香鱼体肾wap65、HSP60和E1基因mR-NA表达差异,结果表明这3个基因mRNA表达均在陆封型香鱼体肾中较高,与蛋白质组学结果一致。综上,陆封型香鱼的几个糖酵解相关酶和应激蛋白表达量比洄游型香鱼高,而蛋白代谢相关酶表达量较低,揭示陆封型和洄游型香鱼在环境应激和能量代谢等层面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82.
目的:构建RGD修饰的ING4和PTEN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Ad.RGD-ING4-PTEN),研究其对人白血病细胞MEG01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AdEasyTM腺病毒重组系统,在本科室已成功构建的pAdTrack-CMV-ING4-polyA-promoter、pAdTrack-CMV-polyA-promoter腺病毒转移质粒的基础上,在多克隆酶切位点的Not I、Xho I间插入PTEN片段,得到pAdTrack-CMVING4-polyA-promoter-PTEN重组转移载体,与RGD-4C修饰的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RGD)同源重组后,经包装和扩增获得ING4和PTEN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Ad.RGD-ING4-PTEN。将Ad.RGD-ING4-PTEN体外感染人白血病细胞MEG01,检测腺病毒对MEG01细胞的感染效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外源基因ING4和PTEN在MEG01细胞中的表达,CCK8法检测外源基因的导入对MEG0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源基因导入对MEG01细胞的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鉴定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Ad.RGD-ING4-PTEN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其能有效地感染MEG01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到ING4和PTEN在MEG01细胞中的表达;ING4和PTEN基因能明显抑制MEG01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并产生G2/M期阻滞作用,且双基因联合作用较单基因作用更明显。结论:成功构建了RGD-4C修饰的ING4和PTEN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Ad.RGD-ING4-PTEN。收获的腺病毒能有效感染人白血病MEG01细胞。Ad.RGD-ING4-PTEN具有抑制MEG01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及G2/M期阻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3.
在278.2~308.2 K温度范围内,测定阿奇霉素在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根据固液平衡理论建立了该体系的溶解度修正模型。采用X线粉末衍射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阿奇霉素在不同温度、不同体积比的水/乙醇混合溶剂中得到的晶体进行鉴别。同时利用溶解度数据估算了阿奇霉素在水/乙醇体系中的溶解热(-25.26~-16.11 k J/mol)、混合热(-9.94~-3.25 k J/mol)。通过溶液化学理论推导了阿奇霉素溶剂化平衡常数K与活度系数γ2的方程:γ2=1/(1+K),建立了溶剂化焓与温度、水/乙醇两者体积比(φ)之间的关系式,为ΔH=RTln(17.86exp(3.4φ)-1)。采用溶析结晶方法得到的6种阿奇霉素晶体,均属单斜晶系,但具有不同的晶胞参数且其密度和熔点也不同。同时发现温度越高,水/乙醇体积比越大,得到的晶体稳定性越差(晶体的熔点和密度降低)。在水/乙醇混合溶剂的溶析结晶体系中,产生阿齐霉素多晶型的现象与溶剂化作用的强弱有关。  相似文献   
984.
摘要 目的: 对我院不安全用药行为进行监测与调查, 分析临床用药问题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探讨医疗机构加强药品风险管理的 措施,以减少临床用药的安全隐患。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院部分科室就诊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应用 “医院 用药安全监测与评价” 软件对我院医护人员在临床用药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 整理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在本次 临床用药风险分析中, 各因素所占比例为: 医生: 30.50%,药师: 9.00%, 护士: 32.00%, 患者: 28.50%。了解临床用药各环节中存在的 临床用药风险的医护人员占 83.3%,但只有 50.6% 的人员采取基本的防范措施。用药风险警示调查显示: PASS 警示有效率为 57.5%; 关联因素评价中人员因素的发生率最高 55.16%;外界因素次之 31.29%; 药物因素发生率为 26.95%。结论: 医疗机构应当 加强临床用药管理, 识别、分析用药风险因素, 强化合理用药意识及知识, 努力构建临床用药风险控制系统,为医药护理人员及患 者营造良好的医疗安全氛围, 从而降低用药风险的发生, 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85.
温州六道木Abelia spathulata Sieb. &; Zucc.原来被认为特产于日本, 最近发现也分布在我国浙江省永嘉县四海山。温州六道木与糯米条A. chinensis R. Brown的亲缘关系最近, 但温州六道木聚伞花序仅2花, 生于小枝顶端; 花冠白色或粉红色, 长2-3 cm, 钟状, 裂片二唇形; 雄蕊不伸出花冠筒外。糯米条聚伞花序多花, 集生于小枝顶部叶腋成圆锥花序状; 花冠白色, 长0.5-1 cm, 漏斗状, 裂片近辐射对称; 雄蕊显著伸出花冠筒外。  相似文献   
986.
西藏鳞(虫兆)亚属二新种记述(弹尾目,鳞(虫兆)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采自西藏地区的弹尾目Collembola鳞(虫兆)科Tomoceridae鳞(虫兆)亚属Tomocerus(Tomocerus)2新种:黑带鳞(虫兆)Tomocerus(Tomocerus)nigrofasciatus sp.nov.(西藏:洛扎生格)和背崩鳞(虫兆)Tomocerus(Tomocerus)baibungensis sp.nov.(西藏:墨脱背崩),给出鉴别特征图以及在西藏地区的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987.
黄喜莲  钟鸿斌  陈文 《蛇志》2006,18(4):329-330
重型肝炎,在短期内肝细胞大量坏死,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和毒性物质聚积,后者反过来影响肝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形成恶性循环。重型肝炎的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出现肝昏迷、出血、感染、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极高。以血浆置换为主的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地去除各种代谢产物、内毒素及各种有害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补充蛋白质、调理素及凝血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并改善机体内环境,为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1]。我科2003年12月~2005年1月,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ALSS治疗12例重型肝炎患者,取得了…  相似文献   
988.
肿瘤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  黄迪南  侯敢 《生命科学》2007,19(2):198-202
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平衡控制着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当促进因子的作用强于抑制因子时,便会引起肿瘤血管的生长。因此,了解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的特点及其作用机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任务,针对肿瘤血管的抗血管新生治疗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这为肿瘤的诊断、分期、治疗和预后提供了新的参数指标,为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提供了有利的依据。该文就有关的重要血管生成调节因子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9.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我国麻疹疫苗接种程序下的婴儿麻疹流行特征,为改进麻疹疫苗接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麻疹监测系统,对杭州市2004~2007年婴儿麻疹发病的分布和疫苗免疫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婴儿麻疹发病率无明显城乡差异,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3~5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9月龄。≤8月龄病例以常住儿童为主,≥9月龄病例以流动儿童为主。≥9月龄麻疹病例中,常住儿童所占比例低于流动儿童,而其麻疹疫苗接种率(47.5%)明显高于流动儿童(14.3%),两者有显著差异(χ2=11.75,P0.01)。因此,为进一步降低婴儿麻疹发病率,需加强流动儿童的麻疹疫苗补种;另外,建议将麻疹疫苗初次免疫时间提前至6月龄,这可能有助于降低婴儿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990.
1植物名称胡蒜(Allium scorodoprasum L.)。 2材料类别茎尖。 3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1)不定芽诱导及增殖培养基:MS+6-BA3.0mg·L^-1(单位下同)+NAA1.0;(2)生根培养基:1/2MS+IBA1.5+NAA0.1。上述培养基中均加入25g·L^-1蔗糖和6.5g·L^-1琼脂,pH5.8。培养温度为25℃,光照时间为16h·d^-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