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应当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科学探究素材.把陈述性知识转为程序性知识,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是“伴性遗传”一节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及实施情况。教学设计思路:根据布鲁纳探究教学模式,按照“现象→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应用”的思路设计教学内容。①现象:学生自习“色盲(道尔顿症)的发现”。课前几周布置学生调查家庭色盲遗传情况,挑出几个学生家庭的系谱,学生观察、讨论。②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现象  相似文献   
72.
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是目前基因工程正在探讨应用的靶细胞,为构建带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慢病毒载体并使其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中表达,采用RT-PCR技术获得大鼠Bdnf基因编码区(CDS)片段,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基因重组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PNL-BDNF-IRES2-EGFP,在脂质体介导下与包装质粒HELPER,包膜质粒VSVG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生产慢病毒。所获慢病毒感染大鼠MSCs(rMSCs)后,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在rMSCs中Bdnf基因的插入和表达。结果显示所获的Bdnf基因经测序后与GenBank报道序列完全一致。重组慢病毒载体质粒PNL-BDNF-IRES2-EGFP经鉴定正确。三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成功,收集、浓缩病毒后测定其滴度为6.7×107TU/mL, PCR证实Bdnf基因插入病毒基因组。感染rMSCs后RT-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检测各组细胞均有BDNF蛋白表达,其中试验组BDNF-rMSCs更大量表达BDNF,与其余2组(Mock-rMSCs、rMSC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构建带有Bdnf基因慢病毒载体并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中成功表达,为今后基因修饰干细胞的移植后长期观察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3.
目的:构建人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5(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15,TRIP15)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表达并纯化、结晶表达产物;证实TRIP15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血小板、二尖瓣、胆囊和胶质瘤存在表达。方法:以人肝细胞cDNA文库为模板,通过PCR扩增TRIP15的全长编码区序列,双酶切后连接到pGEX-6P-1载体上,转化E.coli BL21(DE3)菌株,通过亲和层析及分子筛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采用气相扩散悬滴法筛选并优化结晶条件,通过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检测晶体衍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研究TRIP15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血小板、二尖瓣、胆囊和胶质瘤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TRIP15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电泳纯TRIP15蛋白,得到了蛋白质晶体,但衍射能力很弱;通过RT-PCR证实其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血小板、二尖瓣、胆囊和胶质瘤存在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TRIP15的原核表达载体、建立了表达纯化策略并获得了初步结晶的实验条件,为最终解析其三维结构奠定了基础;初步证实TRIP15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血小板、二尖瓣、胆囊和胶质瘤存在表达,为相关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厦门同安湾定置网捕获鱼类的多样性及营养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在同安湾进行的定置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 探讨了该海域鱼类多样性及平均营养级特征。结果表明, 周年逐月共鉴定鱼类112种, 隶属于15目53科88属。渔获物组成以沿岸小型底层鱼类为主, 其中中上层鱼类15种, 中下层鱼类18种, 底层鱼类79种; 暖水性种类84种, 暖温性种类28种, 亚热带动物区系特征明显; 杂食性鱼类8种, 低级肉食性鱼类71种, 中级肉食性鱼类30种, 高级肉食性鱼类3种, 以低级肉食性鱼类为主。中华海鲶(Tachysurus sinensis)是夏、秋、冬三季的优势种, 六指多指马鲅(Polydactylus sextarius)、锯脊塘鳢(Butis koilomatodon)和髭缟鰕虎鱼(Tridentiger barbatus)是春、冬两季的优势种。重量和尾数多样性指数最高值均在11月, 分别为3.26和3.29; 最低值均在2月, 分别为1.78和1.77。鱼类种类存在明显的季节更替现象, 其月更替率6月最低, 为40.1%; 3月最高, 达68.6%。鱼类平均营养级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其中3月最低, 为3.02; 1月最高, 为3.92; 周年平均营养级为3.52。与2003年调查资料相比, 鱼类种类数明显减少, 鱼类组成和优势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相似文献   
75.
高穗花报春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植物名称高穗花报春(Primula vialii Franch.). 2材料类别种子萌发的无菌苗上胚轴. 3培养条件(1)种子萌发培养基:MS;(2)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MS NAA 0.2 mg·L-1(单位下同) IBA 0.5 6-BA 0.5;(3)生根培养基:1/2MS IBA 1.0.培养基中均附加3%蔗糖、0.8%琼脂,pH 5.8,在121℃下高压灭菌15 min.培养温度为(25±2)℃,光照时间为12 h·d-1,光强为80 μmol·m-2·s-1.  相似文献   
76.
利用FITC(fluorescein is othiocyanate,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外源DNA对小麦进行了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了外源DNA进入小麦胚囊的情况,并初步研究了转化时间及转化溶液组成对DNA进入胚囊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DNA沿着花粉管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进入胚囊;授粉45 min和60min进行转化外源DNA进入胚囊的几率较大,因此在此段时间开始转化较为合适;相对于TE缓冲液,将0.05%Silwet L-77和5%蔗糖作为转化溶液可以缩短DNA进入胚囊的时间,但不能提高外源DNA进入胚囊的几率。研究表明,使用FITC标记观察外源DNA进入胚囊效率的方法,可简便有效地应用于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条件的初步优化。  相似文献   
77.
加工因素对橄榄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橄榄叶加工过程中,加工因素对橄榄叶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1)干燥方式(微波炉干燥,烘箱干燥,低温冷冻干燥和熏蒸及烘箱结合干燥);(2)提取方式(超声波提取和搅拌式提取);(3)提取溶剂的酸度(pH 4、7、10).实验将总多酚含量和清除自由基活性作为衡量提取物抗氧化有效成分和活性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低温冷冻干燥、调节pH至4和采用超声波提取的方式,橄榄叶提取物中的抗氧化有效成分最多.本研究对橄榄叶等天然植物中抗氧化成分提取工艺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8.
无机焦磷酸化酶基因转化甘蔗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蔗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糖料作物,也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作物,提高甘蔗的含糖量是甘蔗育种的主要目标.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无机焦磷酸化酶(PPase)基因导入甘蔗,以期获得提高蔗糖含量的转基因植株.经过PPT抗性筛选获得72株抗性植株,并对其进行PPase基因和bar筛选标记基因的双重PCR检测,其中有13株都呈阳性.结果初步证明无机焦磷酸化酶基因已整合到甘蔗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79.
为加强木薯现有选育材料和引进种质的研究利用,本研究以主栽品种SC8和SC205为对照,对142份选育材料和8份瑞士引进新种质进行了16个表型性状的鉴定和EST-SSR标记,分析和评价其遗传多样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挖掘高产木薯种质。分子标记聚类分析表明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均值为0.652,基于表型性状的聚类遗传相似系数均值为0.186,2种聚类结果之间差异显著,但均表明种质间有一定的遗传差异。2年产量相关性状调查结果差异极显著,表明受环境影响较大。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C322综合评价表现最好,G74综合评价表现最差,同时,有47份选育材料的综合评价优于2份对照。在今后杂交育种工作中可选择亲缘关系较远且表型差异互补的种质作为杂交亲本,以进一步聚合优良性状,改良不利性状。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TFE)对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STZ(40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动物随机分成3组(n=10):对照组、模型组和TFE组(100 mg/kg,i.g.)。12周后,处死大鼠。测定空腹血糖,肾脏脏器系数,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测定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胶原纤维增生;免疫组化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肾脏脏器系数增大、肾功能下降、肾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病理学可见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同时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TFE组明显改善上述指标。结论:TFE对STZ致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和抑制TGF-β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