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0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5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11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以鹌鹑Emx cDNA片段作为探针,对人胎盘绒毛膜细胞和成人血细胞的基因组DNA进行DNA印迹分析. 结果表明,在人胎盘绒毛膜细胞中Emx基因剂量较成人血细胞高6倍,显示Emx基因在人胎盘绒毛膜细胞基因组中发生了扩增.  相似文献   
162.
兔循环血中黄绿烙铁头蛇毒浓度与DIC出现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兔循环血中黄绿烙铁头蛇毒浓度与DIC出现的关系。方法用抗烙铁头蛇毒的鼠多克隆抗体IgG测定兔血中蛇毒浓度,以α2-PI、AT-Ⅲ活性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参数为DIC指标。结果上述指标水平随血中蛇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DIC的发生与血中蛇毒浓度呈负相关系,高剂量的蛇毒可诱发DIC。结论DIC的发生取决于兔循环血中蛇毒的浓度。  相似文献   
163.
采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SABC法对77例大肠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77例大肠癌中,Bax阳性58例(75.32%),在高分化腺癌中比低分化腺癌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Bax在绝大部分的大肠癌中都有表达,这表明参与了大肠癌的凋亡调控,其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4.
165.
SP0306蛋白是肺炎链球菌TIGR4菌株中的一种假想的转录因子,但其蛋白三维结构及生物学功能尚未明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其可能调控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成功构建了SP0306蛋白的全长表达载体PET28a-sp0306,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进行原核表达,获得了以可溶形式表达的目的蛋白。经Ni-NTA柱亲和层析及DEAE阴性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获得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采用悬滴气相扩散法获得了质量较好的SP0306蛋白晶体,并初步进行了晶体X射线衍射,为其最终的三维结构解析及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6.
目的: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融合蛋白乙型肝炎病毒前C蛋白-小鼠IgG Fc蛋白(HBV precore protein-mouse IgG Fc,HBV pre-c-Fc),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目的基因HBV prec-Fc连接到pFastBac1载体,获得的pFastBac1-HBV pre-c-Fc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通过Tn7转座子将目的基因转座到Bacmid中,得到Bacmid-HBV pre-c-Fc穿梭载体,脂质体包被后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P1代病毒,重复转染Sf9获得高滴度病毒。收集细胞上清超滤后通过Protein G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目的蛋白HBV pre-c-Fc。纯化的蛋白大腿内侧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并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抗体产生量。结果:HBV pre-c-Fc在昆虫细胞中成功表达,纯化后蛋白纯度达90%以上,蛋白产量约为3.03mg/L,纯化蛋白能有效刺激BALB/c小鼠产生特异抗体。结论:成功地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了具有免疫原性的HBV pre-c-Fc蛋白,为生产乙肝治疗性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7.
根据植物偏爱密码子优化设计、合成纳豆激酶基因sNK,利用重叠延伸PCR法在其中插入番茄果实特异性表达基因E8的第一内含子构成sNKi基因,通过农杆菌渗透法将这两种基因渗入到烟草NC89叶片中并实现瞬时表达。通过RT-qPCR法将两种基因在烟草叶片中转录水平的表达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基因在烟草叶片中均表达,且sNKi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sNK基因;通过纤维蛋白平板法在两种基因的瞬时表达样品中均能检测到纤溶酶活性,表明目的基因在烟草叶片中可正常翻译并表现出溶栓活性,且sNKi基因在翻译水平的表达量显著高于sNK基因。表明内含子对人工合成的纳豆激酶基因的瞬时表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8.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常见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现有数万女性患有宫颈癌这种癌症,越来越多的妇女死于宫颈癌。宫颈癌也是一种预防的肿瘤,其致病因素多种多样,包括初次性生活的年龄、吸烟、HPV、HSV、HCMV、EBV等因素。目前的检测方法有巴氏涂片法、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宫颈组织活检及宫颈管刮术、HPV-DNA检测、计算机辅助细胞学检测系统等方法可以诊断宫颈癌。早期诊断、早期检查对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同时降低宫颈癌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9.
目的:探讨单一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行单侧PKP 术后对相邻上下椎体高度的影响。方法:62 例行T12 椎体骨质疏松 性压缩性骨折单侧PKP 术后的患者,测量术前,术后2 天、6 个月、1 年T11 椎体及L1 椎体前缘、中央及后缘高度,计算椎体压缩 率,比较两椎体各时相点椎体前缘、中央及后缘椎体压缩率的变化。结果:术后2 天L1 和T11 的椎体前缘、中央及后缘压缩率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术后6 个月、1 年后两椎体前缘、中央及后缘高度压缩率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L1 和T11 术后2 天、6 个月、12 个月不同时相,三点压缩率越来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单侧PKP术后椎体相 应负荷的改变,对下位邻近椎体较上位椎体高度影响较大,可能与相邻下位椎体承受的重力高于上位相邻椎体有关。  相似文献   
170.
青光眼是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死亡引起的一种疾病,最终能导致失明。近年来,关于高眼压(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IOP)引发的视网膜的特定分子途径等方面的信息逐渐增多。青光眼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状态取决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促存活和促死亡途径之间的平衡,而有关这些反应的具体机制有较多的研究,但仍只能解释部分现象。本文综述了关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凋亡通路途径及可能引发损伤条件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