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为了阐明双氟沙星在健康与处于患病状态下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utus gibelio)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为双氟沙星的正确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人工创伤感染的方式采用最佳浓度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异育银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双氟沙星在健康异育银鲫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对照,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氟沙星在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异育银鲫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以鱼体重的20 mg/kg口灌给药后,双氟沙星在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异育银鲫与健康异育银鲫体内的总药时曲线均符合一级吸收开放性二室模型,其药动学方程分别为C=6.227e-0.109t-8.074e-2.752t+1.847e-0.006tC=110.295e-0.331t+1.533e-0.01t-111.828e-0.412t,但与双氟沙星在健康异育银鲫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相比,双氟沙星在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异育银鲫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速度减慢,其在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异育银鲫体内的分 布半衰期、消除半衰期、吸收速率常数、曲线下面积分别增加了4.25 h、36.17 h、2.34/h和74.52 mg·h/L,达峰时间延长了5.75 h,峰浓度降低了61.16%,且未出现重吸收现象。本研究证实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够导致异育银鲫肝肾功能损伤,因而双氟沙星在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异育银鲫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均会减慢。  相似文献   
442.
为了考察右美托咪定对过敏性鼻炎大鼠模型血流动力学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本研究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枸地氯雷他定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10只。建立过敏性鼻炎大鼠模型后,分别用枸地氯雷他定和右美托咪定治疗大鼠14 d。检测用药前后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的Ig E含量。采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鼻粘膜组织中IL-1β、IL-5和TNF-α的表达,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价大鼠的病理变化。研究显示,经相应药物治疗后,枸地氯雷他定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大鼠的行为评分均显著低于建模后,且两组间未见显著差异。在用药5 min后,右美托咪定组大鼠的SBP、DBP、HR和MAP水平均比用药前显著降低。而对照组、模型组和枸地氯雷他定组未见明显变化。HE染色病理评分显示,枸地氯雷他定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大鼠的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经相应的药物治疗后,枸地氯雷他定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的IL-1β、IL-5和TNF-α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本研究证实,右美托咪定除了具有较好的镇静作用外,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同样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过敏性鼻炎大鼠的症状和疾病进展,其治疗机制与抑制炎症因子Ig E、IL-1β、IL-5和TNF-α的合成和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443.
塔河源荒漠河岸林群落物种组成、结构与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荒漠河岸林植被动态与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于塔里木河干流源头荒漠河岸林内建立6个1 hm 2样地,对群落物种组成、数量特征和空间格局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塔河源荒漠河岸林群落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低,共有物种12科15属16种,杨柳科重要值最大(28. 97%),是群落优势建群科。取样面积在0. 04 hm 2时,包括了87. 5%的物种;样地内稀有种和偶见种均占所有物种的12. 5%。植物区系贫乏,单种科、属多,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古地中海成分也占有重要地位,具典型温带区系性质。样地内 DBH ≥ 1 cm 的活木本个体有2497株,灰胡杨多度占92. 95%,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最大,在群落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群落内科、属、种的数量随植株高度级的增加而减少,垂直结构层次分明,由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构成。样地内所有树种平均胸径15. 57 cm,径级与高度级结构均呈偏正态分布,缺乏高度≤ 2 m的个体,群落更新不良。优势种灰胡杨、胡杨径级结构均呈单峰型,其中胡杨幼树出现断层,灰胡杨幼苗向幼树发展过程中死亡率极高(92. 56%),均为衰退型种群。两个优势种空间格局呈聚集分布,不同生境下随径级增大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不同;且两个优势种在空间上相互排斥而占据不同生境,暗示着种间竞争与生境异质性是影响荒漠河岸林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和物种共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44.
建国70年来,我国在中药材植物保护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笔者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确定的28个“十三五”重点中药材品种为基础,检索了1949—2019年中药材植物保护研究的有关文献;并对检索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建国70年来中药材植物保护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同时对中药材植物保护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以期为中药材植物保护事业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5.
利用18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 研究蔗糖输入条件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系统中水体与絮团的真核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 输入蔗糖能显著改变对虾养殖系统中真核微生物群落组成, 促进水体中纤毛虫和轮虫的生长, 对水体绿藻的过度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Mantel分析发现, 在第28天时, 蔗糖添加以及系统中的溶解氧、亚硝酸盐和磷酸盐对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异有显著影响。利用共线性网络分析表明碳氮比的增加可以增强水体和絮团中不等鞭毛类、纤毛虫和轮虫的相互作用, 对养殖体系中藻类的过度繁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揭示了在蔗糖输入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养殖系统中真核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及絮团和水体微生物相互作用特征, 为生物絮团技术持续稳定的应用于对虾养殖系统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46.
任和  韩霜  陈祥  李帅鹏  白仲虎 《生物工程学报》2021,37(12):4406-4414
为了建立定量检测人血清中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Type Ⅰ procollagen N-terminal peptide,PINP) 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首先在谷氨酸棒状杆菌中分泌表达了PINP-α1链重组蛋白,以其为免疫原制备单抗,获得了2B10、8C12和1F11共3株可稳定分泌抗PINP-α1链的单抗杂交瘤细胞株。进一步配对筛选后,以单抗8C12偶联生物素作为捕获抗体,单抗1F11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作为检测抗体,二者与样本中的PINP结合形成夹心复合物,再与包被有链霉亲和素的磁微粒形成完整的检测系统,从而定量检测人血清中PINP的浓度。对该方法进行条件优化后,确定捕获抗体、检测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均为3 μg/mL,孵育时间为30 min;本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22 ng/mL,批内、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在10%以内,线性范围为5–1 100 ng/mL,回收率在93%–107%之间。通过对160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本方法检测结果与罗氏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R2为0.906 2。开发的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可定量检测人血清中PINP的含量,有望成为骨骼疾病检查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47.
为了准确掌握梨小食心虫的产卵特性,研究模拟室外条件下该虫在不同寄主果树的叶片、桃枝不同部位及不同品种桃果上的产卵偏好.结果表明: 梨小食心虫成虫对7种寄主果树叶片的产卵偏好由高至低依次为:桃>樱桃>苹果>李>梨>海棠>杏.在桃树叶片上的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33.5%,平均单叶卵量达8.3粒;虫卵在不同寄主叶片正、反两面的分布有所差异,苹果和海棠叶片正面卵量多于背面,桃、李、梨、杏叶背面卵量多于正面,桃叶背面卵量是正面的3.3倍,樱桃叶两面卵量差异不明显;该虫在桃枝上产卵部位选择顺序为:叶片>托叶>叶柄>枝条,叶片是其主要产卵部位,占总产卵量的88.7%;梨小食心虫在桃枝上主要选择靠近顶端未展叶的前10片桃叶背面产卵,前10叶卵量占总产卵量的725%,其中第3片叶上产卵最多,占9.3%;第25叶以后仅占总产卵量的1.1%;在不同类型桃果上的产卵偏好次序为:油桃>蟠桃>毛桃;绒毛疏密及其特点是影响梨小食心虫在寄主果树叶片和果实上产卵选择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448.
LBD是植物中所特有的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调控植物侧生组织发育、营养代谢以及响应逆境胁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从全基因组水平筛选和鉴定了蒺藜苜蓿LBD基因家族,并对基因结构、系统进化、进化压力、保守域、染色体定位以及基因表达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共鉴定出2类5亚类共计56个蒺藜苜蓿LBD家族基因,在8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但分布不均匀。该家族成员外显子数目都不超过2个,结构简单,基因间在进化时存在负向选择作用。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该家族成员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时空特异性,并受干旱和氮素调控。该研究结果对蒺藜苜蓿LBD基因功能研究及进化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9.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 联合多西紫杉醇应用于人喉鳞癌Hep-2 细胞生长的抑制增殖和诱导 凋亡作用。方法:实验分四组,1 组对照组,2 组为应用TRAIL组,3 组单独应用多西紫杉醇,4 组联合应用TRAIL及多西紫杉醇。 分别应用MTT、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TRAIL 与多西紫杉醇联合作用于Hep-2 细胞,能显著增强对Hep-2 细胞的杀伤、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其联合应用的凋亡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TRAIL组和多西 紫杉醇组( P<0.05)。结论:TRAIL与多西紫杉醇联用能显著提高对喉鳞癌Hep-2 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450.
目的:探讨唐古特大黄多糖(Rheum tanguticum Polysaccharid,RT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上调人结肠癌细胞HT-29中TLR-4/NF-κB通路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HT-29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处理组(1μg/mL,作用30 min,1 h),RTP(1mg/mL,提前LPS 30 min给予)+LPS处理组(1μg/mL,分别作用30 min,1 h),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NF-κB的细胞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HT-29细胞中IκB-α,磷酸化IκB-α的蛋白变化,以及细胞膜上TLR-4的水平。结果:RTP可抑制LPS刺激引起的HT-29细胞的NF-κB核转位;可有效抑制IκB-α降解及IκB-α的磷酸化;可下调细胞膜上TLR-4的表达。结论:RTP可能通过抑制LPS刺激引起的TLR-4向细胞膜分布,从而抑制了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