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2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谢明仁  俞文  张璐  俞发荣 《兽类学报》2014,34(2):205-208
<正>金钱豹(Panthera pardus)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关于人(Homo sapiens,真炳攸等,1990)、鼠(Ferrieira et al.,2001)、家兔(俞诗源和李重阳,1995)、牦牛(Bos grunniens,柳东阳,2007)、绵羊(Schraufnagel et al.,1995)、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俞诗源,1997)和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Yu et al.,2004;Zhao et al.,2005)等动物肺的微血管构成情况已有报道。金钱豹作为大型食肉兽,体格强健,行动敏捷,能跳善爬,其肺应具有更加完善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42.
<正>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是一种黏膜表面定植的机会致病菌,可引起侵袭性念珠菌病。光滑念珠菌是仅次于白念珠菌的念珠菌病相关第二大病原体[1]。其高发病率与HIV、肿瘤、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有关,人口老龄化和侵入性治疗也会增加感染风险。光滑念珠菌与致病性相关的毒力因子包括对宿主细胞及医疗器械黏附性、生物膜形成、逃避宿主防御、复制性老化、分泌水解酶(包括蛋白酶、磷脂酶、酯酶和溶血素等)等,在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此外,光滑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具有普遍耐受性,常常导致治疗的失败[3]。由于致病性与耐药性的完美组合,使光滑念珠菌感染呈现出“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耐药率高”的现象,需引起足够重视[4]。本文就光滑念珠菌致病相关毒力因子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43.
344.
本文用一对适合人乳头状瘤病毒DNA的通用PCR引物对临床阳性和正常组织进行了PCR扩增检测分析,阳性组织均得到一条特异性的DNA扩增片段,正常组织均没有任何扩增片段。阳性组织DNA扩增片段经克隆后进行DNA序列分析,证明该扩增片段确为目标DNA扩增片段。  相似文献   
345.
本文根据牙本质终身不断地向髓腔方面增生的生理现象,对我国华南地区97颗上颌第一磨牙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应用显微测量技术,在按统一标准制成的牙磨片上测量有关项目,依据指数公式求出髓室牙本质指数。研究结果表明,髓室牙本质指数与年龄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本文求出了用指数推算年龄的回归方程,并列出了可供参考的年龄估计值全体均数的95%可信限表。  相似文献   
346.
野生动物重引入是保护濒危种群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重引入放归地存在的疾病风险会影响重引入物种的健康并导致重引入项目的失败。疾病风险评估是用于识别、确定风险因子优先级和设计防控策略以应对风险的重要方法。为评估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重引入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疾病风险,本研究在传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保护区内4个村庄83份家养马科动物粪便中寄生虫卵检测结果,进行专家赋分,确定威胁因子并评级,对影响普氏野马种群健康重要因素之一的寄生虫疾病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本研究共确定了44种胃肠道寄生虫疾病,病原体分别隶属于5纲7目8科19属;其中高风险寄生虫疾病10种,中风险13种,低风险21种。小井村、奎素村和滴水村均为低风险区域,而厂汉脑包村属于高风险区域。重引入地周围的家马(E. caballus)和家驴(E. asinus)有与放归普氏野马交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但经严格的防控措施后,可以放归普氏野马。建议保护区内村庄限定家养马科动物活动范围,定期为家畜驱虫并清理圈舍,严格实行禁牧政策,增设远离村庄的普氏野马水源地,并对放归后普氏野马种群的寄生虫疾病进行长期监测与防控,从而有效防止寄生虫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347.
对川西亚高山原始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林林窗内和林冠下小气候及岷江冷杉幼苗生长和生物量进行了两个生长季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6月林窗内与林冠下太阳辐射的日积累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而7~8月的日积累量则有显著性差异。整个生长季节,林窗内太阳辐射的平均积累量为8.10×MJ·m-2,而林冠下太阳辐射的平均积累量为5.02×MJ·m-2,两个位点太阳辐射积累量的显著差异主要来自7~8月日积累量的不同;林窗内5和15 cm层土壤的日平均温度比林冠下相应深度分别高2.1和2.7℃,差异显著。林窗内和林冠下3~8年岷江冷杉幼苗高增长率分别为1.2±0.3 cm·a-1和1.1±0.3 cm·a-1,差异不显著;9~20年岷江冷杉幼苗高增长率分别为6.2±2.4 cm·a-1和3.0±0.9 cm·a-1,差异显著。林窗内岷江冷杉幼苗根、主茎和总生物量与林冠下幼苗根、主茎和总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岷江冷杉幼苗叶和侧枝生物量积累对林窗微环境的响应不同。  相似文献   
348.
新疆生态用水量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88,自引:4,他引:84  
  相似文献   
349.
为明确天敌昆虫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对3种害虫莲缢管蚜Rhopalosiphum nymphaeae、紫薇长斑蚜Sarucallis kahawaluokalani和红带滑胸针蓟马Selenothrips rubrocinctus的捕食效应,分别在室内测定了龟纹瓢虫成虫对莲缢管蚜3~4龄若蚜、紫薇长斑蚜3~4龄若蚜和红带滑胸针蓟马2~3龄若虫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龟纹瓢虫成虫对3种害虫的捕食效果可用Holling-Ⅱ模型进行拟合,对红带滑胸针蓟马2~3龄若虫的捕食能力最强,为192.14,对莲缢管蚜的捕食能力最弱,为91.12。龟纹瓢虫成虫对莲缢管蚜、紫薇长斑蚜和红带滑胸针蓟马的寻找效应呈线性相关,猎物密度越大寻找效应越低。龟纹瓢虫成虫对3种害虫的最佳搜寻密度分别为48.35、23.48和36.48头。由此可知,龟纹瓢虫对莲缢管蚜、紫薇长斑蚜和红带滑胸针蓟马具有一定的控害作用。  相似文献   
350.
IABP在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7~2000年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换瓣术后应用IABP患者26例(组Ⅰ),对照组(组Ⅱ)为同期未应用IABP患者30例.观察其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心律、ST段的,比较两组早期生存率.结果IABP辅助时间为(57±29)h,患者在应用IABP后,桡动脉压力在早期有所下降(P<0.01);舒张压上升(P<0.01);平均动脉压于应用后即可见明显提高,外周阻力明显降低.心律失常的变化于应用IABP后1 h频发室早或室速转为偶发室早,ST段的抬高或降低在30 min~1 h后恢复正常.组Ⅱ患者出现的频发室早或室速于(22±11)h后转为偶发室早,ST段的抬高或降低于(24±10)h后.持续左心功能(CCO)监测结果见组Ⅰ CO、CI于应用IABP后2 h明显恢复,24 h已经恢复到术前水平;组Ⅱ于24 h才有所恢复.组Ⅰ早期生存率为80.3%,与组Ⅱ(64.7%)比较P<0.01.结论IABP能够有效地控制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使心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支持,大大降低了早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