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铜、汞、镉、六六六和对硫磷对食蚊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日龄的食蚊鱼仔鱼的急性毒性,96小时LC是:铜,0.28毫克/升;汞,0.58毫克/升;镉,10.2毫克/升;六六六(丙体),0.53毫克/升;对硫磷,0.3毫克/升。依据20天的生长数据求得的铜、镉和对硫磷的最大允许毒物浓度分别是0.015-0.030,0.005-0.010和0.0015-0.0030毫克/升,相应的应用系数分别为0.01。  相似文献   
12.
红铃虫性诱剂开口纤维剂型及其在棉田中的竞争引诱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ummel等1973年鉴定了红铃虫的性外激素是顺,顺-和顺,反-7,11-十六碳二烯-1-醇醋酸酯的复合物,并命名为“红铃虫性诱剂”(简称“Gossyplure”)。Biel等1974年用触角电图和大田诱捕试验,证明当两种异构体的配比为1∶1时效果最好。为延长性诱剂在大田中的有效期,研究工作者曾设计了多种释放器和可控缓释剂型。Shorey等1976年用铝圆筒包上尼龙纱作为释放器,红铃虫性诱剂的释放量为每晚5毫克/公顷,全年用量为9克/公顷。Gaston等1977年用内径0.22毫米、外径0.45毫米、长104毫米,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塑料空心纤维,绕成直径22毫米的环作释放器,每次用量6.6克/公顷,全年用33克/公顷。Boncss等1977和1978年用聚乙烯盖作释放器,每次用量5克/公顷,胶囊剂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昆明市动物园1979年1月在江苏省沭阳县征集展出动物时,购得鹤类一只。经鉴定为Gruscanadensis Linnaeus,系我国鹤科鸟类种的新纪录。现提出报道。 量度(毫米):1(活鸟),全长850,翅长457,尾长190,跗跖180,中趾(连爪)81。 形态:上体几为石板灰色。翼上覆羽较淡,羽缘锈棕色,羽轴深黑色;尾羽石板灰色;整个颈部都为灰蓝色;眼下、颊、颏及喉部为白色;胸部及腹部浅棕色,且具灰色羽缘。眼先及头部裸出部分为朱红色;  相似文献   
14.
提高植物培养细胞中次级代谢产物含量的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可以取代人工栽培、天然采集或人工合成的方法大量生产很多具有价值的产物(如药品、农药、香料、色素及食品添加剂等)。目前,利用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chizon)培养细胞生产紫草素,利用人参(Panax ginseng)根培养物生产食品添加剂等已进入商业市场。另外,利用黄连(Coptisjaponica)培养细胞生产小蘗碱、利用长春花(Catharathus roseus)培养细胞生产蛇根碱及阿吗碱和利用毛地黄(Digitalis lanata)培养细胞生产地高辛等亦都进行了工业化生产。尽管这样,由于植物培养细胞亦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很多培养物中代谢物含量很低或不存在,生长速度缓慢加上目前发酵成本过高、很多关键性问题未解决等等,使之未能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化生产。近年来,为了解决上述诸问题特别是解决培养物中代谢物含量低的问题,各国科研人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着重对这方面近年来采用的新方法及新技术的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珊瑚色诺卡氏菌No. 11能利用丙烯腈、正一丁腈、二甲氨基丙腈以及乙酰胺和丙烯酰胺作为生长的碳源和氮源,而其它腈化物如乙腈、苯乙腩、β一β氧二丙腈和2一羟基丙腈只能作为菌生长的氮源。呼吸试验表明,在丙烯肮基顾中,经丙烯腈诱导的适应细胞的耗氧量比未适应细胞高6—7倍。适应细晦对丙烯酰胺或丙烯酸的耗氧虽也比未适应细胞高得多,推坝4这些化合物可能是丙烯脯代谢的中间产物。在其它脯化物中适应细胞的耗氧盈均低于丙烯鹪,由此可见,耗氧量的挝高是由于诱导的皇lli粜。适应细胞述可耐受商浓度的丙烯腈,当丙烯脯浓度高达20,00毫克/升时,耗氧量才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视觉功能训练联合托吡卡胺滴眼液在治疗假性近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眼科和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眼科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400例假性近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00)。对照组给予滴眼液缓解眼疲劳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视觉功能训练联合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6个月后裸眼视力、眼轴长度、屈光度、正相对调节量和视疲劳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裸眼视力分别为(0.75±0.05)和(0.81±0.04),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屈光度分别为(+0.05±0.50)和(+0.06±0.4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正相对调节量检测结果依次是(-1.98±0.07)和(-2.51±0.24),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儿视觉感知双眼视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视觉功能恢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视疲劳调查显示观察组患儿视疲劳评分分别为(6.90±0.89)分和(3.91±0.8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觉功能训练联合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能有效提高患儿裸眼视力、改善屈光度、正相对调节量和视觉感知功能,从而减少视疲劳,预防近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组织和胃癌细胞系后的差异基因变化,并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肿瘤基因芯片(Oncomine)数据库进行验证,探究幽门螺杆菌导致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分析基因表达汇编(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芯片集GSE5081与GSE70394,绘制维恩图查找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共同上调的差异基因。对共同上调的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通过TCGA和Oncomine数据库验证差异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和GEPIA数据库分析差异基因表达高低与胃癌患者预后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通过差异基因筛选和维恩分析,两个芯片集共有21个共同上调差异基因。GO分析发现共同上调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趋化因子CXCR受体结合、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等相关的基因功能上;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癌症通路、TNF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STRING以及PPI数据库分析发现21个基因中PRDM1、IL10、NRP1、BIRC3、GNG13、CXCL1、CXCL2、CXCL3、CXCL8基因存在有网络关系,属于关键枢纽基因。通过TCGA和Oncomine数据库筛选及验证,发现在胃癌组织中NRP1、CXCL1、CXCL8基因明显上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GA数据库中,三者P值均小于0.05,Oncomine数据库中,NRP1:t=4.607,P0.01;CXCL1:t=5.854,P0.01;CXCL8:t=5.316,P0.01)。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210615-at芯片:P0.01;210510-s-at芯片:P0.01;212298-at芯片:P0.01)以及GEPIA数据库(P0.01)两个数据库中,NRP1的高表达均与胃癌的预后负相关。结论不同的数据库均显示NRP1、CXCL1、CXCL8三个基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同时在胃癌中高表达,并且NRP1的高表达与胃癌的不良预后相关,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探究幽门螺杆菌导致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与研究老年肺炎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8年3月到2021年2月选择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住院诊治的老年肺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Apelin-13水平,使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CT严重程度指数(CTSI)、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定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随访患者的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到2021年7月1日,平均随访时间为18.47±2.82个月,死亡18例(死亡组),占比23.1 %。死亡组的性别、年龄、生活行为、体重指数、病程、合并疾病等与非死亡组对比无差异(P>0.05),但血清Apelin-13表达水平具有差异,且死亡组较非死亡组低(P<0.05)。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TSI评分高于非死亡组(P<0.05)。在78例患者中,Pearson分析显示血清Apelin-1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TSI评分存在负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pelin-13水平(OR=3.770)、APACHEⅡ评分(OR=3.624)、SOFA评分(OR=2.422)、CTSI评分(OR=1.842)都为影响患者预后死亡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呈现低表达状况,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TSI评分等疾病严重程度指标存在相关性,也是影响患者预后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采用健康人新鲜粪便提取液与九节龙皂苷I(ADS I)在厌氧条件、37℃下培养72 h,通过液液萃取、旋转蒸发、复溶等方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检测法(UHPLC-ESI-MS/MS)推断ADS I的生物转化产物结构。结果发现ADS I在人肠道菌作用下主要发生脱糖基反应,初步确定其结构分别为3个次生苷(M1、M2、M3)和1个苷元(M4)。本研究首次利用离体培养人肠道菌群法对ADS I进行生物转化研究,为ADS I在人肠道内转化吸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一次饱食投喂(将一昼夜分为8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作为一个处理组,每天每个处理组饱食投喂一次)和分段式连续投喂(将一昼夜分为8个时间段,每天每个实验缸连续投喂8次)两种方法研究斑点叉尾和杂交鲟幼鱼的昼夜摄食节律,同时研究它们在摄食后24h内胃和全肠的排空时间。结果显示,在两种投喂方式下,斑点叉尾均表现出24h 一周期的摄食节律,两个日摄食率高峰值均出现在06:00和18:00(P<0.05)。杂交鲟在一次饱食投喂下表现出24h一周期的摄食节律,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17:00和05:00,在分段式连续投喂时表现出48h 一周期的摄食节律,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17:00和36:00。在摄食后1-9h 内,斑点叉尾的胃内含物比率急剧降低(P<0.05),并在24h 时出现极低值(P<0.05),而1-9h 内全肠内含物比率迅速升高(P<0.05),在9h时达到最大(P<0.05),在24h出现极低值(P<0.05)。在摄食后1-7h内,杂交鲟的胃内含物比率迅速下降(P<0.05),在24h 时出现极低值(P<0.05),1-7h 内肠内含物比率迅速升高(P<0.05),24h 时呈现极低值(P<0.05)。结果表明,两种实验鱼表现出不同的昼夜摄食节律,该节律受各自胃肠排空时间的影响,也受投喂时间的影响。研究建议,在斑点叉尾和杂交鲟幼鱼的养殖中宜在光线较弱的清晨(05:00-06:00)和黄昏(17:00-18:00)进行投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