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05篇
  5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构建含有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Ⅰ-P1-2A,并用pVAXⅠ-P1-2A免疫小鼠,评价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方法:通过RT-PCR方法扩增得到含有FMDV P1-2A编码区的目的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将pMD18-T-P1-2A和pVAXⅠ分别经EcoRⅤ和XbaⅠ双酶切后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Ⅰ-P1-2A。将酶切鉴定正确后的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进行IFA检测。再进行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试验、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IFN-γ ELISPOT试验。结果:酶切结果与预期目的条带大小相符;荧光结果表明经pVAXⅠ-P1-2A转染的细胞有明显的黄绿色荧光,说明P1-2A基因在HeLa细胞中得到了表达;小鼠免疫结果表明,免疫的小鼠都产生了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并且T淋巴细胞增殖数和产生IFN-γ的细胞数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间接ELISA试验表明,在免疫第14天抗体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VAXⅠ-P1-2A,并通过小鼠免疫试验发现重组质粒试验组能够诱导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疾应答。  相似文献   
82.
目的:总结急性肠系膜缺血(AMI)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特征并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54例AMI患者的CT和临床资料,包括其发病时间、主要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价并分析异常的MSCT表现。结果:54例均以非特异性腹痛为首发症状,其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38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12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SMAT)4例。MSCT诊断AMI的直接征象为血管内充盈缺损(43例),间接征象包括:肠壁增厚35例,"靶征"16例,肠管扩张20例,"缆绳征"22例,肠壁积气征13例,"薄壁样征"12例,腹腔积液34例。结论:AMI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MSCT检查可准确诊断AMI并明确缺血程度、范围,对指导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研究帕金森病和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蛋白质组差异,初步探讨外周免疫系统与帕金森病的病理联系.方法: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人帕金森病和正常单个核细胞总蛋白质,考马斯亮蓝染色,PDQuest 2-DE软件分析,对部分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定其胶内酶解后的肽质指纹图谱,用Mascot查询系统查询SWISS-PROT数据库.结果: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的双向电泳考染图谱,对其中的21个差异蛋白质点分别进行肽质指纹分析,经数据库查询,初步鉴定为一些与蛋白降解、抗氧化应激、信号转导、细胞骨架、细胞周期调控等有关的蛋白质.结论:建立了帕金森病PBMC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提示帕金森病和正常的PBMC的蛋白质表达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84.
11例吸毒死亡法医学鉴定回顾性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奉文时吸毒及体内藏毒死亡法医学尸体检验与鉴定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研究。强调该类法医学鉴定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方法:将2003年初至2006年底昆明市及周边地区11例吸毒死亡法医学鏊定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同时对毒品作用机理、死亡原因、吸毒流行病学特征、吸毒死亡者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体内藏毒死亡特征、吸毒死亡法医学尸体检验与鉴定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论述。结果:吸毒或体内藏毒死亡的法医学尸体检验与鉴定具有一定的形态学特征,吸毒死亡法医学检验与鉴定工作具有相当的难度。结论:吸毒及体内藏毒死亡法医学尸体检验与鉴定,必须在充分进行尸体剖验的基础上并结合毒物检验、现场勘验、案情调查、临床表现和死亡经过等资料进行充分的案情研究并排除其他原因致死,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85.
融安唇柱苣苔 新种 图 1ChiritaronganensisD .FangetY .G .Wei,sp .nov .(Chiritasect.GibbosaccusC .B .Clarke) .Fig .1HabitusimilisC .gemellaeD .Wood ,quaerhizomatestolonifero ,foliisellipticisvelobovatisminoribusintegris,cymis 1~ 4_floris,corollaetubiore 1 7mmdiam .,staminumfilamentiss…  相似文献   
86.
CNTF对烧伤大鼠血清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整体和离体神经元培养,观察CNTF对烧伤大鼠海马神经元及烧伤血清引起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烧伤后海马组织神经元数目减少,NO含量升高;烧伤大鼠血清可引起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下降,培养液中NO含量升高;CNTF能降低烧伤大鼠海马组织中NO的含量,保护海马神经元,并能提高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率,减少培养液中NO含量,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CNTF对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与NO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提示CNTF对烧伤大鼠血清引起的海马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O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87.
关于脂溶性化感物质研究方法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关化感物质的研究中,由于一些观念和实验方法的限制,对于脂溶性物质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是否有化感作用存在争议.在化感物质的生物检测中,脂溶性成分的实验方法比较混乱,并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到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不能客观科学地进行定性及定量测定.植物的化感作用是在一个复杂的生态体系中发生的,不应主观排除脂溶性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化感作用,尤其是现在化感作用机理研究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要阐明化感作用的分子化学、酶调控和基因调节机制,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目标植物全成分化感活性筛选的基础平台,并建立定量化感活性生物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能谱CT优化胃肿瘤扫描辐射剂量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抽样、随机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9月到2017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CT扫描与能谱CT优化胃肿瘤扫描,记录和比较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结果:所有病例包膜均完整,边缘清楚,肿瘤内见单发或多发低密度区,肿瘤实质区呈不均匀显著强化。常规CT与能谱CT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3.89±0.45分和4.54±0.34分;常规CT与能谱CT图像的胃肿瘤CT值分别为31.94±6.39HU和35.29±5.19HU,对比都有显著差异(P0.05)。能谱CT图像的膀胱和皮下脂肪图像噪声值都显著低于常规CT图像,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CT扫描的CTDIvol和DLP分别为12.39±3.48mGy和624.10±39.19mGy.cm,都显著低于常规CT扫描的14.09±4.13mGy和653.92±56.29mGy.cm(P0.05)。结论:能谱CT优化胃肿瘤扫描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能有效减少辐射剂量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CT值与主观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降钙素原(PCT)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7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8)。对照组患者采用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以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治疗前及治疗2周结束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Hcy水平,用放射免疫学分析法测定PCT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皮质醇水平,用超声多普勒诊断仪测定基底动脉、左右大脑中动脉血流。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8.96±1.21)vs(11.27±1.59)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74.21±9.75)vs(66. 04±8.03)分(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47%vs 68.57%(P0.05)。治疗后,观察组Hcy、PCT及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14.27±2.01)vs (18.51±2.84)μmol/L、(0.25±0.03)vs (0.31±0.04)μg/L、(171.93±23.86)vs(228.75±30.27)nmol/L(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流学指标高于对照组基底动脉(43.81±6.84)vs(39.62±5.27)mL/min、左大脑中动脉血流(64.27±9.95)vs(57.03±7.52)mL/min、右大脑中动脉血流(62.85±9.01)vs(56.64±7.42)mL/min(P0.05)。结论:吡拉西坦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能够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降低Hcy、PCT及皮质醇水平,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0.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及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新发房颤,分为房颤组(46例)和非房颤组(94例)。检测两组术前血清GDF-15、hs-cTnT水平,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GDF-15、hs-cTnT与术后新发房颤的关系;随访6个月,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GDF-15、hs-cTnT对术后新发房颤及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房颤组SYNTAX积分高于非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血清GDF-15、hs-cTnT水平均高于非房颤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YNTAX积分、血清GDF-15、hs-cTnT均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GDF-15联合hs-cTnT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AUC为0.933,大于SYNTAX积分的0.790,预测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AUC为0.925,大于SYNTAX积分的0.750(P<0.05)。结论:血清GDF-15联合hs-cTnT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及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