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1篇
  17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植物隐花色素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花色素是植物感受外界环境变化的重要光受体之一,对蓝光和近紫外线非常敏感.近年来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已知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隐花色素为黄素类蛋白,在蓝光和近紫外线下能够抑制植物胚轴、胚芽鞘等伸长,调控植物开花时间;而且对生物钟及气孔开放也起到调节作用,近来还发现隐花色素在感知磁场、细胞凋亡等方面有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隐花色素的分子结构、它所包含的结构域和相应功能以及植物中隐花色素基因家族的成员组成与进化关系,重点在分子水平上介绍了隐花色素的生理功能与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2.
高山嵩草种群在放牧干扰下遗传多样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SRAP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 对放牧干扰下的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 获得了下述结果: 1) 20对SRAP引物组合共检测出448条清晰条带, 其中376条条带具有多态性, 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3.93%, 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 高山嵩草种群多态位点百分数、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Shannon信息指数均下降。2)高山嵩草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较低的遗传分化(总的遗传多样性Ht为0.276 6, 种群内遗传多样性Hs为0.243 6, 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19 4, 基于Gst估计的基因流Nm*为1.843 4), 但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 Gst增加, Nm*降低, 说明放牧限制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使种群发生遗传分化。3)不同放牧梯度的高山嵩草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很小, 但是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 种群间的遗传距离逐渐增加, 遗传一致度降低。根据遗传距离所构建的UPGMA聚类图中高山嵩草4个种群随着牧压的增加, 逐级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73.
中亚热带不同森林更新方式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了解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预测不同生态系统养分变化、功能以及植物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森林更新是维持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选取福建省三明市陈大林业采育场3种不同森林更新方式进行研究,包括米槠次生林(SF)、米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AR)和杉木人工林(CF),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3种酶,计算酶化学计量。结果显示:1)AR的土壤总氮、全磷、铵态氮含量以及含水量最高(P < 0.05),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则是CF最高(P < 0.05);2)生态酶化学计量结果表明AR的土壤微生物处于氮限制状态,CF的土壤微生物处于磷限制状态;3)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和铵态氮是驱动不同森林更新方式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变异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人促更新方式更有利于土壤有效氮的积累,而人工林则有利于土壤有效磷积累,这可能与造林树种有关。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更易受到土壤含水量以及有效性养分的驱动,而与土壤化学计量未呈现良好的耦合性。  相似文献   
74.
林木抗旱的渗透调节及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其它植物一样,林木对干旱的适应和抵御机理是多种多样的,渗透调节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通过渗透调节抵御干旱胁迫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有一些小分子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甜菜碱等;也有果聚糖、海藻糖和蔗糖等可溶性糖类;Lea蛋白在很多植物抵御干旱胁迫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林木抗旱性的渗透调节机理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林木抗旱基因工程改良中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5.
选取中亚热带米槠人促更新林(CCF)和杉木人工林(CLP)内的鲜叶、未分解层(L层)和半分解层(F层)凋落物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淋溶,对其淋溶液中的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有机氮(DON)和溶解性有机磷(DOP)含量,紫外吸收值(SUVA),腐殖化指标(HIX)和红外光谱(FTIR)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揭示其淋溶液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数量和光谱学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淋溶时间的增加,不同样品的DOM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或者有波动的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DOM的释放和反吸附共同控制着DOM的含量。两林分中,F层凋落物DOM的SUVA值显著高于鲜叶和L层凋落物(P0.05);从鲜叶到L层到F层凋落物,其HIX逐渐变大并且三者荧光强度最大值对应的波长由短波向长波移动,这是腐殖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子共轭体系逐渐增大的体现。两个林分6种样品的红外光谱显示了5个相似的吸收谱带,但不同样品各吸收带的相对比例不同,强度最大的吸收来自于H键键合的—OH的伸缩振动;同一林分内3种样品之间红外吸收的差异证明了鲜叶到L层再到F层凋落物,其DOM的芳香类物质含量逐渐升高,化学键力常数变小。总体上,与杉木人工林相比,米槠人促更新林的DOM养分含量更高,结构更复杂,因而更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76.
细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及其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是寻找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的天然化合物的一个重要来源。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关注细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及其生物学功能。概述了细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的种类以及分析鉴定挥发性物质成分的方法;着重评述了细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真菌、细菌、动物和植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并对细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7.
甜菜夜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甜菜夜娥在我市每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以7~10月间第2~5代为害最重。幼虫3龄前食量小,4~5龄食量占91.55%。恒温条件下,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卵10.9852℃、42.5193日度;幼虫10.9306℃、243.3155日度;蛹12.1873℃、105.7263日度。各虫态对高温的抵抗力均较强。5%卡死克、定虫隆防治效果在90%以上,敌百虫与灭扫利混用效果达81%,在幼虫盛孵期施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8.
本文对植物离子通道的特征、生理功能、影响通道启闭的因素和通道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作了较为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79.
生长在山东省招远市台上金矿区的灌木荆条其生长状况差于背景区,叶片的反射光谱特性发生变化,光谱特征参量LOR从背景区到金矿区向长波光方向位移,发生“红移”现象,而LPR则向短波光方向位移,发生“蓝移”现象;LOR和LPR的变化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密切相关。荆条反射光谱的“红移”和“蓝移”现象,可辅助进行植物光谱的遥感探矿。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该实验旨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半夏的生品及其炮制品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半夏指纹图谱主峰的变化寻找半夏炮制前后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75%乙醇(含1%的盐酸)对半夏药材生品及其炮制品进行提取, DiamonsilTM C18(150×4.6 mm,5um)色谱柱,0.1%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洗脱时间定为50 min,检测波长217 nm,以精氨酸为对照品,对半夏的生品及其炮制品的指纹图谱的主峰数目和峰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该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RSD均小于3%,符合有关规定,半夏炮制后主峰数目发生变化。结论:半夏生品清制和姜制后,75%乙醇(含1%的盐酸)提取液中其所含精氨酸与半夏生品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指纹图谱的主峰数目也有所变化,说明半夏炮制后其主要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