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21.
草鱼种群SSR分析中样本量及标记数量对遗传多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45对微卫星分子标记(SSR),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自然群体为实验材料,探讨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中所需的最适样本量与标记量。实验设置6个样本量梯度,9个标记量梯度。对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等遗传多样性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样本量、微卫星标记的数量和多态性水平对群体遗传多样性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等位基因数与样本量大小呈显著正相关,而杂合度随标记量的增多而剧烈波动。当取样量大于40,标记量大于25时,各遗传参数值趋于稳定。因此,在应用微卫星标记对水产动物自然群体的遗传学研究中,要根据所研究种类的特点,尽可能采样40尾以上,采用25个以上标记,避免由人为选择的偏差对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的正确评估所造成的影响。同时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陕西草鱼自然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评估,结果显示该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MNA)、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观测杂合度、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7.26、4.21、0.73、0.68,认为该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22.
不同地区浅部真菌病病原菌流行状况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近半年来华东、华南、华北地区浅部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构成情况以及菌种变迁。方法以近半年来在上海、广州、北京3家教学医院皮肤科就诊的浅部真菌病患者为3个地区的代表,对具有典型浅部真菌病临床表现且真菌镜检阳性的患者进行致病真菌的分离培养。结果共分离出致病真菌926株,其中红色毛癣菌544株(58.7%),念珠菌132株(14.3%),犬小孢子菌119株(12.9%),须癣毛癣菌23株(2.5%),石膏小孢子菌16株(1.7%)。华东地区浅部真菌构成比复杂,华南及华北地区相对简单。结论不同地区浅部致病真菌菌种及构成比存在差异;三地红色毛癣菌均仍占优势;而念珠菌和犬小孢子菌所占比例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23.
钩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Jacks.)带钩茎枝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等方法鉴定为乌苏酸(1),27,28-二羧基乌苏酸(2),3β,6β,19α-三羟基乌苏酸(3),noreugenin(4),单棕榈酸甘油酯(5),3-酮-6β,19α-二羟基乌苏酸(6),sumresinolic(7),scopoletin(8),3β,6β,19α,24-四羟基乌苏酸(9),6-酮-3β,19α,23-三羟基齐墩果酸(10),3β,19α,24-三羟基乌苏酸(11),23-醛-3β,6β,19α-三羟基乌苏酸(12),钩藤苷元C(13),β-谷甾醇(14),胡萝卜苷(15),丁香酸(16),cleomiscosin D(17),cleomiscosin B(18).其中化合物4,7,9~11,17,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24.
作者研究了柑桔属30个分类群的核型及进化.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为2n=2x=18,属小染色体植物,核型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成,具2—4个连接于短臂上的随体,一些分类群的部分同源染色体上存在长度和臂比值不同程度的杂合现象,核型均属2A型.比较随体及与之相连短臂,其随体分为大随体(LS)中随体(MS)和小随体(SS)三类,随体的多样性可作为探讨该属物种的起源、系统演化的一个遗传标志.作者赞同把柚(Citrus grandis)作为柑桔属的一个基本种,而宽皮柑桔(C.reticulata)核型变异较大,还待进一步分析;推测红黎檬(C.limonia)、葡萄柚(C.paradisi)、甜橙(C.sinensis)、酸橙(C.aurantium)、香园(C.wilsonii)、三宝柑(C.sulcata)、部分宽皮柑桔(C.reticulata)为杂种起源.该属核型由不对称向对称进化是与形态及孢粉的进化趋势一致的.  相似文献   
225.
立位加下身负压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员长期失重飞行后返回地面时,无一例外出现立位耐力降低。为了选拨心血管调节功能良好的航天员,美苏多采用单纯立位和下身负压方法。但由于前者下肢血液潴留较少,后者不存在静水压差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刺激,均未取得满意效果。考虑到长期失重后立位时,回心血量下降及对压力感受器的刺激量都大于飞行前,我们采用了立位加下身负压方法(简称负-立方法)模拟航天员返回地面后站立时心血管系统遇到的刺激量。经过几年实践,证明此  相似文献   
226.
丙型肝炎病毒(HCV)广东株包膜蛋白区cDNA的序列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刚  姚集鲁 《病毒学报》1997,13(1):24-32
采用微粒吸附法从广东省一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提取现型肝炎病毒(HCV)RNA,经随机引物逆转录为cDNA,再经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得包膜蛋白区(E1,E2/NS1)两个部分重叠的产物片段,分别为489bp和806bp。其中,489bp片段主要位于E1区,小部分位于C区;806bp片段位于E2/NS1区。将489bp片段插入pUC19载体,再亚克隆进pUC18质粒载体。806bp片段则插入到  相似文献   
227.
甘油醛-3-磷酸:NAD氧还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酶学委员会编号1.2.1.12)是一个典型需要巯基的酶。许多巯基试剂如碘代乙酸或对氯汞苯甲酸等皆能完全抑制酶的活力。近年来一些作者曾利用标记的碘代乙酸研究了酶和抑制剂的结合当量。我们发现对硝基苯氨甲酰甲基溴(以下简  相似文献   
228.
藏药裸茎金腰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色谱技术对藏药裸茎金腰(Chrysosplenium nudicaule Bunge)全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以UV、IR、MS,1HNMR、13CNMR、DEPT等现代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得到8个化合物:β-pdltoboykinolic acid,7-O-β-D-glucopyranoside-3’-4’-5-trihydroxy-3,6-dimethoxyflavone,5-甲氧基阿拉伯糖,β-谷甾醇,三十烷,8-甲基-二十八烷,9-甲基-2-三十二烯,1-环戊二烯-3-甲基-十九烷。这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29.
6个地区青海湖裸鲤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测定青海湖6个不同地区的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 alskii)肌肉主要营养成分,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淡水青海湖裸鲤肌肉中脂肪含量显著大于(P<0.05)其他5个地区,蛋白含量显著大于(P<0.05)黑马河青海湖裸鲤肌肉的蛋白含量,6个地区青海湖裸鲤肌肉营养成分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总体上,青海湖裸鲤肌肉(鲜样)中粗蛋白含量为17.26%~18.87%;粗脂肪含量为1.51%~3.37%;灰分含量为1.42%~1.61%;18种氨基酸总量15.48%~17.16%,其中除色氨酸外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6.38%~7.05%,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5.82%~6.49%。青海湖裸鲤肌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与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尤其是淡水青海湖裸鲤品质更佳,淡水的生态环境可能更适合青海湖裸鲤的生长。  相似文献   
230.
应用 in silico的方法,利用Blastn 和Blastx 搜索引擎,将鲤鱼微卫星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利用Blastn,将侧翼序列长度>50 bp的875个鲤鱼微卫星序列与斑马鱼的EST数据库首先进行比对,结果找到了121个同源序列。随后采用Blastx搜索蛋白质数据库,有94个微卫星位点存在同源蛋白。除了33个假定和3个未知蛋白外,剩余的58个微卫星位点被成功地进行了功能注释,而且其中的7个位点已经定位在了鲤鱼连锁图谱上。另外,通过PCR-SSCP的方法,将两个与鲤鱼微卫星侧翼序列相匹配的斑马鱼EST序列开发成鲤鱼的STS标记,并将其中的一个标记HLJZe33定位到鲤鱼连锁图谱上。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比较基因组研究,模式生物斑马鱼的很多遗传和基因组资源都可以被利用到鲤鱼的基因组研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