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5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31.
为了解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中的化学成分,利用溶剂萃取和色谱分离手段,从罗汉果叶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山奈酚-3,7-O-α-L-二鼠李糖苷(1)、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2)、阿魏酸(3)、4′-甲氧基二氢槲皮素(4)、大黄素(5)、芦荟大黄素(6)、槲皮素(7)、山奈酚(8)、山奈酚-7-O-α-L-鼠李糖苷(9),其中化合物3~6为首次从罗汉果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2.
目的采用电生理的研究方法,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随机将大鼠分成3组:空白组10只(只切除椎板,暴露脊髓硬脊膜);SCI组10只;SCI术后细胞移植组10只;从以上三组大鼠随机抽取8只于细胞移植后1 d、7 d、14 d、21 d、30 d、60 d进行SEP(皮层体感诱发电位)、MEP(运动诱发电位)等电生理检测技术,并观察大鼠的运动评分恢复程度。结果细胞移植4d后,大鼠饮食和活动开始增加;后肢变化过程如下:损伤后1~4 d损伤侧后肢迟缓性瘫痪,拖地行走,损伤对侧后肢由损伤初期的运动减弱逐渐恢复,损伤后5~9 d损伤侧后肢痉挛性瘫痪;10~14 d损伤侧下肢恢复少量活动,损伤对侧后肢恢复至较损伤前稍弱的状态;15~21 d损伤侧后肢活动能力较之前有明显改善,至30 d损伤侧后肢活动能力及肌张力恢复程度最明显,30 d以后无更明显改善。免疫组化发现损伤处诱导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行为学观察发现细胞移植改善了损伤大鼠运动能力。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BDNF基因修饰后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再生及部分传导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3.
农杆菌介导的高效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开发 《遗传》2009,31(11):1158-1170
为了建立玉米高频再生及高效遗传转化体系, 对影响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11个因素及影响胚性愈伤分化的9个因素用正交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基因型对胚性愈伤诱导有极显著影响。6-BA、培养基、AgNO3、2,4-D、ABA对胚性愈伤诱导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多重比较分析显示ABA 2 mg/L每间隔1代添加对胚性愈伤诱导率有显著影响。在影响分化的因素中, 基因型和6-BA浓度表现出极强的主效应, NAA、培养基、KT、2,4-D对分化产生显著影响。Southern blotting 分析表明, 25 mg/L潮霉素选择压下抗性愈伤率作为转化体系优化指标是可靠的。在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中, acetosyringone (AS)使用浓度因基因型不同而表现出敏感度差异, 共培养温度24~25℃、农杆菌浓度和浸泡时间0.7 OD×15 min, 以及pH值5.5~6.2是最高转化率的优选组合。在整合后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中, 黄早4和综31自交系以抗性愈伤率为指标的GUS基因稳定转化率分别达到48.6%和46.2%。  相似文献   
134.
研究了hAChE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设计并合成引物Pb1和P2,以18周龄引产胎儿大脑组织mRNA为模板,经AMV逆转录和高保真PCR,扩增出序列正确的hAChE成熟肽完整基因约1.8kb,经鉴定获得正确构建的分泌型酵母表达栽体pHIL-S1(hAChE),BglⅡ线性化后回收的酵母表达单位经电穿孔法转化入毕赤酵母GS115中,经MD/MM营养表型筛选、提取酵母基因组进行PCR鉴定和含3-酰基吲哚培养基进行表达产物的显色反应,初步筛选出分泌表达有hAChE活性的P.patstoris菌22株。依据hAChE酶活性与3-酰基吲哚显色深浅成正比,在平皿和微量反应板上快捷地筛选出高效表达菌pHIL-S1(AChE)(Ⅰ)-7株,SDS-PAGE分析和Western印迹试验表明,产物分子量约为65kDa,经甲醇诱导摇瓶培养,发酵上清原液rhAChE相对酶活性高达4.0mU/ml,表达量占分泌蛋白总量的23.6%。  相似文献   
135.
日本续断中新五糖皂甙的结构及其核磁共振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日本续断(Dipsacus japonicus Miq.)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一个新的三萜皂甙,其结构被鉴定为3.-O-〖β-D-吡喃葡萄糖(1→)〗〖α-吡喃鼠李糖(1→3)〗-β-D-吡喃葡萄39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吡喃阿拉伯糖-齐墩酸。采用一维SEMDY谱和转坐标NOE差谱核磁共振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糖体间和9糖体与甙元间的连接顺连接位置进行了研究。该方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6.
按季节测定了莼菜生长周期呵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以及水分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冬芽越冬阶段其体现人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9糖以及水分的含量较高,而脯氨酸却是一年中最低。这说明冬芽冬越期间其抗寒性的维持可能与体内高浓度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以及水分有关,而与脯氨酸无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7.
莼菜冬芽越冬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季节测定了莼菜生长周期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以及水分的含量 ,测定结果表明冬芽越冬阶段其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以及水分的含量较高 ,而脯氨酸却是一年中的最低。这说明冬芽越冬期间其抗寒性的维持可能与体内高浓度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以及水分有关 ,而与脯氨酸无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8.
IAA对盐胁迫下大豆幼苗膜伤害及抗盐力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IAA(吲哚乙酸)对盐胁迫下豆幼苗膜伤害及抗盐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IAA处理可促进盐胁迫下大豆幼苗的生长,使其干物质产量增加,叶面积增大,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增强了保护酶系统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及膜相对透性(相对导一),增强了幼苗对盐渍环境的抵抗能力,缓解了盐害。  相似文献   
139.
从广东冬青(Ilex kwangtungensis)的叶中分离得到四个三萜皂甙和三个三萜成分,通过光谱解析及化学方法,三个三萜成分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熊果酸(2)和常春藤皂甙元(3);四个三萜皂甙成分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阿拉伯糖甙(4)、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5)、齐墩果酸3-O-β-D-  相似文献   
140.
酵母UFD1基因编码的泛素融合降解蛋白是泛素依赖性降解系统或泛素融合降解途径中的一个关键因子.利用RT-PCR技术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中分离到一个UFD1类似基因.该基因的编码区长948 bp,编码长315个氨基酸的多肽,其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一个拟南芥UFD1类似蛋白有74%的同源性.在多肽链的N-端具有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UFD1结构域.我们将该基因定位在小麦的第六染色体群并将其命名为TUFD1.South-ern杂交和数据库搜索表明植物的UFD1基因是单拷贝或低拷贝的.无论是在单子叶中还是在双子叶植物中,UFD1蛋白都高度同源.除了N端UFD1结构域外,该类蛋白还有3个高度保守的C端结构域.TUFD1基因在小麦幼苗的根、茎、胚芽鞘、叶片以及幼穗和腊熟期子粒中呈组成性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