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入侵植物凤眼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雷  李博 《植物生态学报》2004,28(6):735-752
 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原产南美洲,被列为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现已入侵了非洲、亚洲、北美洲、大洋州、甚至欧洲等5个大洲,至少62个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凤眼莲入侵的危害。凤眼莲的入侵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经济、社会问题:首先,它改变了当地水体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环境,进而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破坏食物链、物质循环等生态过程的正常运行;其次,凤眼莲造成当地经济的重大损失,航运、渔业、水利等都受到了危害;再次,凤眼莲的入侵爆发也对当地居民饮水、健康等造成威胁。目前,对于凤眼莲的控制及其治理主要有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的等3种方法。利用天敌、病菌、以及化感作用等的生物控制被许多专家和学者推崇,同时,利用生物控制凤眼莲入侵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综合目前对于凤眼莲的认识和研究,仍然具有片面性,需要从生物特性、种群生态、生态系统等方面深入研究凤眼莲入侵机制。而利用生物控制凤眼莲的研究和技术尚不完善,需要进行种间竞争、捕食及遗传变异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通过总结控制凤眼莲各种方法的长处和不足,最后指出利用生物的方法,并结合污水治理、水系宏观调控及监测等方法,综合治理凤眼莲,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最具有前景的。  相似文献   
22.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下砂仁拔除后的生态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种植砂仁(Amomum villosum)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下种植的砂仁拔除后的生态恢复两年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砂仁排除后:1)林下植物数量显著增加,超过同等类型的没种过砂仁的原始热带雨林;植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都有大幅度增加,与原始热带雨林差别不大;群落组成成分仍向着热带雨林演替,优势种不明显,其中,草本和蕨类植物增加显著;2)林下植物生长速率在旱季与原始林差别不大,但在雨季可有较快生长;生物量在两年内可达到(636.1±43.4) g·m-2,超过原始林,特别是草本和蕨类植物生长较快;3)土壤含水量得到提高,与原始林相比差异不显著,并且,涵养水源的能力有所增加;深层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显著,速效磷含量需要更长时间的植被恢复才能有所提高,速效钾受淋洗作用的影响,地表有大量损失。文中最后讨论指出,热带林下砂仁实现斑块式的轮歇种植是协调保护与发展的较好方法,这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
生物多样性的快速流失 ,使传统分类工作在热带物种多样性评估中显出不足 ,而民间分类系统在区域性物种多样性快速评估中的作用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前人对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植物命名和分类系统已做过研究 ,该文在此基础上 ,探讨能否将这种知识用于区域性物种多样性快速评估。利用生物多样性快速编目、样方调查及民族植物学中民间访谈的方法 ,考察了三个傣族村寨原住民的植物识别能力。结果表明 ,傣族原住民的植物识别程度与其年龄呈显著正相关 ,中年以后识别能力趋于稳定 ,识别率高达 91 %以上。通过与长期在西双版纳地区工作的野外植物分类学家相比较 ,我们发现傣族原住民的植物识别率不低于分类学家 ,且所需时间比分类学家少。作者认为 ,民间植物分类系统可以用于局部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