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氧化亚氮(N2O)是第三大温室气体和最主要的臭氧层破坏气体.填埋是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主要方式,而垃圾填埋场是N2O的排放源之一.实验室研究和现场测定均表明,生活垃圾填埋场可以有高的N2O释放通量,但不同填埋场测定数据差异很大.目前,对生活垃圾填埋场N2O排放量的原位准确测定以及排放机理和重要性的认识仍有很多不足.本文概述了生活垃圾填埋场N2O排放研究现状,从垃圾堆体和覆土层两部分探讨了传统厌氧卫生填埋场的N2O产生和排放机理,并就此对新型脱氮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做了相应探讨.最后,就静态箱法、涡度相关法等N2O通量测定方法在填埋场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填埋场N2O排放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1)患者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21例充血糜烂型及14例光滑型OLP患者为研究对象,18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对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分离,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对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IL-4和IFN-gamma的表达进行检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对各组血清中IL-4 m RNA和IFN-gamma m 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LP患者IL-4m RNA及蛋白的表达均增高,而IFN-gamma m RNA及蛋白的表达则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充血糜烂型及光滑型OLP患者组间比较发现,IL-4 m RNA和IFN-gamma m 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LP发病机制与Th1与Th2的表达失衡有关,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为探究生防真菌单列毛壳菌(Chaetomium uniseriatum)对秸秆降解和玉米(Zea mays)生长的影响, 将单列毛壳菌接种到玉米盆栽土壤中, 其它条件不变, 以保证单一变量。于拔节期和抽雄期进行采样, 通过测定土壤有机碳、土壤可溶性碳/氮、微生物量碳/氮以及酶活性, 探究接种单列毛壳菌对土壤生物化学指标的影响。在抽雄期对秸秆降解率、地上部生物量、叶片SPAD值、玉米根系激素含量及根系转录组进行分析, 探究接种单列毛壳菌对秸秆降解和玉米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接种单列毛壳菌后, 土壤养分含量未出现显著性变化, β-葡萄糖苷酶(β-GC)活性显著降低; 抽雄期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叶片SPAD值以及秸秆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玉米根系生长激素(IAA)和玉米素(ZR)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同处理下玉米根系转录组分析筛选得到990个差异表达基因(383个基因表达上调, 607个基因表达下调); 对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 得到5个植物激素相关的条目; KEGG富集分析得到1个与植物激素相关的通路(P value<0.05, Q value<0.05)。综上, 单列毛壳菌通过促进秸秆降解以及调控作物根系激素响应基因的表达, 进而促进玉米生长。  相似文献   
94.
微小RNA(miRNA)是长度为22nt左右的非编码RNA,具有转录后调节的功能,对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起到重要作用。胃癌是世界第四大常见肿瘤,高居癌症死亡的第二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在肿瘤中起着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本文将阐述miRNA与胃癌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5.
为测定亚硒酸钠浓度和培养时间对中华羊茅内生真菌液体培养菌丝体干物质和矿质元素的影响,菌丝体样品经微波消化后,采用钼蓝比色法、四苯硼钠法、偶氮氯膦III法、邻菲啰啉比色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别测定磷、钾、钙、铁、硒的含量.结果表明,当培养时间为4周、5周、6周、7周或8周时,亚硒酸钠浓度0.1~0.4 mmol/L抑...  相似文献   
96.
长江下游江心洲土壤颗粒特征及分形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长江下游马鞍山段成长型江心洲洲头、洲中央和洲尾3个部位100cm深度范围内的土壤颗粒特征及分形规律。结果表明:江心洲土壤颗粒总体偏砂性,主要由粉粒、极细砂和细砂组成,颗粒最大粒径为350μm;在剖面上,3类颗粒的比例洲中央部位变化较小,洲头和洲尾变化较大;颗粒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变粗;粉粒平均含量表现为洲中央>洲头>洲尾,分别为75.42%、43.58%和22.13%;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表现为洲中央>洲头>洲尾,分别为2.28、2.17和2.05,小于安徽省耕作表层土壤的分形维数平均值,与单位体积比表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粘粒、粉粒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极细砂、细砂极显著负相关。江心洲不同部位的土壤颗粒特征与江心洲的发育演变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7.
利用光学显微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和研究了出膜后1-35日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仔稚鱼的胃肠发育.水温为23-25℃时,2日龄仔稚鱼的消化道分化出口咽腔、食道、胃、肠;3日龄肠道分化为前肠、中肠、后肠.3日龄黄颡鱼开口摄食时其胃贲门部黏膜层下出现胃腺,为已有鱼类研究报道中胃腺最早出现的日龄.超微结构显示3日龄胃腺细胞中可见胃蛋白酶原颗粒和丰富的管泡系统,为典型的泌酸胃酶细胞;随日龄增加,胃蛋白酶原颗粒越来越丰富而管泡系统越来越不明显.3日龄时前肠吸收细胞胞质中可见脂肪泡,后肠吸收细胞胞质中可见蛋白质胞饮体.直到25日龄后肠吸收细胞胞质中尚可见蛋白质胞饮体.以七结果表明黄颡鱼在3日龄开口摄食时消化道具备细胞外消化功能,但此功能不完善,期间继续通过胞饮作用等细胞内消化来弥补胞外消化的不足,直到25-30日龄后细胞外消化功能发育完善.采用符合其生理机能发育过程的投喂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大规格苗种培育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8.
为了探讨套袋对桃(Prunus persica)果实品质及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秋雪’桃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处理与未套袋组间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花青苷含量、果实大小、果肉糖含量及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规律,同时比较了采收前两类果实的香气物质差异。结果表明:套袋果皮的花青苷含量取袋前显著低于未套袋组,取袋后迅速上升,采收时与未套袋组相当;套袋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果实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取袋后有所上升,但始终低于未套袋组;对花青苷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基因表达分析发现,套袋处理的果实中各基因的表达与未套袋组相比均表现下调趋势,而套袋果在取袋后各基因的表达迅速上升,其中F3H、LDOX、DFR、ANR和CHI基因采收前与未套袋组表达水平相当,而UFGT基因的表达水平超出未套袋组3倍以上;供试桃共检测到71种香气物质,套袋处理的香气物质成分总含量低于未套袋组,套袋提高了果实中醛类和醇类物质含量,增加了酸类物质含量,但降低了酯类物质含量。研究表明,套袋可以提高果实外观品质,但同时对果实风味有一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9.
近三年来,我院在收治的43例毒蛇咬伤患者,其中神经毒症状为主的有10例,血液毒为主的有17例,混合毒为主的有16例。病情分型,以轻中型为主,有3例为重型,除了使用全身解毒药物治疗外,还特别注重伤口局部的处理,在43例毒蛇咬伤患者中,除有2例因就诊时间较晚  相似文献   
100.
辽宁营口藏山洞穴地点试掘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藏洞穴地点试掘的结果。试掘地点的地层可分上、下两组:上组属晚更新统,下组属中更新统,大体与金牛山C地点下组的时代相当。在这一组中,发现了一些零星的用火遗迹和石制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