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想  韩智博  张宝庆  高超  贺缠生 《生态学报》2021,41(8):3067-3077
科学的灌溉制度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黑河位于西北干旱区,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且当地中游农业灌溉和下游生态需水矛盾十分突出。利用DSSAT (Decision Support for Agro-technology Transfer)模型模拟了黑河中游地区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对比分析了四种作物生育期内需水量变化与当地降水条件、现行灌溉制度之间的差异。通过设置灌溉组合探究了四种作物最适宜的灌溉制度,并计算了优化灌溉制度下的节水潜力。结果表明:DSSAT模型通过参数校正与验证后,对四种作物生长过程模拟性能较好,产量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均低于15.0%,决定系数(R2)均达到0.65以上。缺水量模拟结果表明,四种作物生长季平均水分亏缺介于122.5-367.0 mm。通过调整灌溉制度,可使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54.8%、25.0%、18.3%和51.3%,且产量变幅均低于5.0%,实现了高产节水的目的。在研究区实施最优灌溉制度,中游农业灌区每年可以节省8.1×108 m3的水资源量,用于支持下游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42.
周连玉  焦璐  巨家升  马学兰  蒋霞  乔枫 《微生物学报》2021,61(11):3726-3743
[目的] 探讨亚硒酸钠和内生真菌对中华羊茅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中华羊茅两个地理种群带菌(E+)和不带菌(E-)植株地上部分和根系的非靶标代谢产物,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显著性统计挖掘处理间的差异性代谢产物。[结果] 从地理种群海北(HB)和玉树(YS)植株中分别鉴定出206种和205种化合物,地上部分和根系中代谢产物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根据显著性统计检验P<0.001分别从地理种群HB地上部分、HB根系、地理种群YS地上部分、YS根系筛选出差异性代谢物27种、42种、40种、33种,这些差异性代谢物主要是一些含氮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和有机酸。HB地上部分与HB根系共同差异性代谢物9种,YS地上部分与YS根系共同差异性代谢物8种,HB地上部分与YS地上部分共同差异性代谢物5种,HB根系与YS根系共同差异性代谢物14种。地理种群HB内生真菌极显著增加植物地上部分和根系中tyrose含量(P<0.001),加硒促进E+和E-地上部分和根系α-ketoisocaproic acid含量极显著上升(P<0.001),加硒和内生真菌极显著积累地上部分和根系aspartic acid含量(P<0.001)。加硒极显著提高地理种群YS E+和E-地上部分和根系α-ketoisocaproic acid和acetol含量(P<0.001)。[结论] 中华羊茅两个地理种群地上部分和根系非极性代谢物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亚硒酸钠和/或内生真菌能提高一些代谢产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血糖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胰岛功能水平[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h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h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糖血脂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_l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肠道菌群数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显著增加,肠球菌、肠杆菌及酵母菌数量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胰岛功能水平、血糖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INS、2hINS、FCP、2hCP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HOMA-IR、HbA_lc、FPG、TG、LDL-C、CRP、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明显增加患者肠道有益菌群数量,调节菌群失衡,控制血糖血脂代谢水平,改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 调查日间手术病人术后安全性及患者的价值感知、风险感知。方法 问卷调查和电话调查。结果 609例患者调查结果显示:日间手术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96.2%,对医疗质量的满意度为95.9%;日间手术患者出院后再住院率为0.05%,再就诊率2.9%;64.9%的患者意识到日间手术模式较住院手术具有更高的便利价值,49.1%的患者意识到日间手术模式的货币价值, 57.0 %的患者意识到日间手术的社会价值;风险感知方面,50.4%的患者担心如果出现不适后,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22.0%的患者对没有医护人员照护下的康复,在心理上的准备不足。结论 日间手术模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医疗模式,对这种模式患者具有较高的价值感知,同时也存在较高的风险感知。  相似文献   
46.
高超  马翠卿  许平 《生物工程学报》2013,29(10):1411-1420
乳酸的发酵生产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一种重要生物基化学品,乳酸除了可用于食品工业及生产聚乳酸外,亦可作为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用于生产丙烯酸、丙酮酸、1,2-丙二醇、乳酸酯等。文中重点综述了以生物基乳酸为原料经脱水、脱氢、还原及酯化反应生产乳酸衍生物的生物转化工艺,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7.
记述中国彩菌甲属Ceropria Castelnau et Brullé 13种,包括2新种:异色彩菌甲C.variabilies sp. nov.,深沟彩菌甲C.punctata sp. nov..提供了中国已知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48.
氧化亚氮(N2O)是第三大温室气体和最主要的臭氧层破坏气体.填埋是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主要方式,而垃圾填埋场是N2O的排放源之一.实验室研究和现场测定均表明,生活垃圾填埋场可以有高的N2O释放通量,但不同填埋场测定数据差异很大.目前,对生活垃圾填埋场N2O排放量的原位准确测定以及排放机理和重要性的认识仍有很多不足.本文概述了生活垃圾填埋场N2O排放研究现状,从垃圾堆体和覆土层两部分探讨了传统厌氧卫生填埋场的N2O产生和排放机理,并就此对新型脱氮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做了相应探讨.最后,就静态箱法、涡度相关法等N2O通量测定方法在填埋场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填埋场N2O排放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9.
葡萄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葡萄品种‘左优红’组培苗叶片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法获得其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VvPR1的cDNA全长序列。扩增片段大小为486bp,编码161个氨基酸,分子量17.5kDa,等电点PI=8.69,含有6个保守半胱氨酸,4个allergenV5/Tpx-1related保守结构域。VvPR1与多种植物PR1高度同源。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VvPR1在葡萄叶片中相对表达量最高;霜霉病菌、低温、盐和干旱胁迫均可显著诱导其表达;水杨酸、脱落酸、茉莉酸、一氧化氮、过氧化氢和硫化氢等亦可诱导其大量表达,据此推测,VvPR1参与了多种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过程。  相似文献   
50.
本试验在室内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武汉敏感品系进行了8代群体汰选后分别于9、10、12代采用了单对汰选。结果表明虫酰肼处理后各单对品系后代幼虫存活率发生明显分离,F9(s1)、F10(s2)和F12(s3)代幼虫平均存活率分别为48.34%、11.72%和2.37%,筛选后分别为84.00%、83.33%和7.29%。经过12代汰选后,汰选品系抗性倍数为敏感品系的5.24倍,且单对汰选世代对虫酰肼的抗性发展较快,其抗性倍数分别是群体汰选的1.27、1.67和1.38倍。比较单对汰选世代与群体汰选世代某些生物学特性,显示单对汰选世代并不存在生长发育和生殖不利性,表明在虫酰肼群体汰选中穿插几代单对汰选可以加速抗性品系的选育。汰选品系相对于敏感品系具有0.31的适合度,表明甜菜夜蛾对虫酰肼产生抗性后存在适合度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