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9篇
  1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探究燕麦(Avena sativa)-绿豆(Phaseolus radiatus)间作效应及氮素转移特性, 在不施氮肥的大田试验条件下, 设置3种种植模式(燕麦单作、绿豆单作和燕麦-绿豆间作), 采用传统挖根法和15N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间作系统中燕麦侵袭力强于绿豆, 绿豆生长受到抑制。整个生育期, 间作燕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比单作增加14.9%-33.1%, 2年成熟期间作燕麦的氮素积累量比单作分别提高53.1%和44.8%; 间作减少了开花结荚期绿豆氮素积累量和根瘤重量, 降低了绿豆的固氮效率, 绿豆的固氮效率2年平均降低23.7%, 生物固氮量平均减少11.66%。间作绿豆向燕麦的氮素转移率2年平均值达31.7%, 氮素转移量为212.16 kg∙hm-2。燕麦-绿豆间作降低了开花结荚期绿豆的根瘤固氮酶活性和固氮效率, 但绿豆体内氮素转移增加了燕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实现了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相互调节和促进, 优化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氮素管理。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们用国内的新鲜酵母为材料,从中分离纯化到一种多肽——酵母多肽,其分子量为14kD。在低血清培养体系中能促使人成纤维细胞(HFB)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DNA合成。当培养液中酵母多肽的浓度为1μg/mL时能引起最大的刺激作用。但此多肽对胎牛心脏内皮细胞(FBHEC)的DNA合成则无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复合叶片特征的计算机植物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探讨如何根据植物的叶片特征,利用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对植物进行分类。鉴于现有的叶片分类系统多采用单一的特征,如几何和纹理等,仅能在小规模数据库上得到较好的结果。然而,随着样本种类的增多,单一特征在不同种类叶片之间的相似性非常明显,致使分类正确率降低。该研究使用多种复合特征,并提出了原创的预处理方法以及宽度、叶缘频率特征,较传统的几何特征更为详尽。研究结果显示,复合特征可以有效避免算法过拟合问题,使之适用于更大的数据库。通过提取21类植物的叶片宽度、颜色、叶缘和纹理共292维特征,对1 915张数字图像进行了分类,正确率达到93%,并分析了各类特征对分类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影响分类正确率前提下,可将特征减少到约100维。  相似文献   
14.
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为筛选文库的靶分子, 通过高效筛选(High throughputscreening, HTS) 方法来筛选多种多肽噬菌体文库, 在一个以噬菌体主要蛋白质为载体的多肽噬菌体文库中筛选到了一些与GMCSF结合的多肽, 并通过了ELISA和微淘选(micropanning) 实验的证实。这些多肽先导化合物经过进一步的优化, 可能成为GMCSF细胞因子的拮抗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系统性表达人载脂蛋白C3(APOC3)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建立高血脂小鼠模型。方法将人APOC3基因插入系统性表达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建立人APOC3转基因C57BL/6J小鼠。并利用特异引物PCR法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型,Western blot检测基因表达水平,血生化分析检测不同月龄转基因小鼠与同龄野生型小鼠的血脂指标,脂肪染色观察肝脏脂肪水平。结果建立了高表达人APOC3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品系;转入的人APOC3基因在血液、肝脏、小肠、肌肉、心脏、肾脏、脾脏中均有明显表达;不同月龄转基因小鼠的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同龄野生型小鼠;转基因小鼠的肝脏脂肪含量高于野生型小鼠。结论系统性表达人APOC3基因的转基因小鼠表现高脂血症表型,可以作为高血脂以及高血脂相关的心血管病的工具动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Butyl alcohol extract of BaiTouWeng decoction,BAEB)对白念珠菌细胞壁的抑制作用。方法以spot assay检测BAEB对白念珠菌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和酶标仪检测BAEB对白念珠菌细胞壁β-1,3-葡聚糖及几丁质变化;qRT-PCR检测白念珠菌细胞壁β-1,3-葡聚糖合成相关基因FKS-1及几丁质合成相关基因CHS1、CHS2、CHS3、CHS8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BAEB对白念珠菌细胞壁结构影响。结果 BAEB干预后白念珠菌活性降低,256、512、1 024μg/mL BAEB组白念珠菌细胞壁β-1,3-葡聚糖暴露与几丁质暴露逐渐增多(P0.05);1 024μg/mL BAEB干预组FKS1、CHS1、CHS2、CHS3、CHS8分别下调5.57、2.96、3.29、4.47、3.00倍;透射电镜观察BAEB干预后白念珠菌细胞壁结构有破损。结论 BAEB可通过增加β-1,3-葡聚糖和几丁质的暴露,抑制β-1,3-葡聚糖、几丁质及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破坏白念珠菌细胞壁完整性。  相似文献   
17.
巴红珍  李延静  刘冬琴  高翔  闫伟  巩凡 《生物磁学》2014,(13):2529-2531
目的:研究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60例具有典型心前区不适的患者进行双源CT冠脉血管成像检查,观察其发生部位,测量其长度和深度并进行分析。结果:260例受检患者中,62例共70段存在心肌桥,检出率达20.76%,高于文献报道的检出率18.2%。所有心肌桥均发生于左前降支,其中近段17段(24.4%),中段43段(61.4%),远段10段(14.2%)。心肌桥平均长度为15.8±6.4mm,深度为1.4±0.85mm。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因其便捷无创,不受心率严格限制且价格低廉可作为心肌桥筛查的理想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腰大池引流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脂肪酸结合蛋白质(FABP)、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水平和脑积水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64)。对照组采用腰大池引流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sICAM-1、FABP、MCP-1水平、血压、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水平和神经功能的变化,脑积水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02%vs.72.91%,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ICAM-1、FABP、MCP-1、血压、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均较治疗前下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较治疗前上升,研究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改变更明显(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引流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腰大池引流治疗,其可显著降低血清sICAM-1、FABP、MCP-1水平,降低脑积水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评价多次尾静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小鼠的体内毒性作用。方法:48只健康ICR小鼠,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通过微静脉注射不同剂量hUC-MSCs悬浮液,间隔3天给药1次,共给药4次。记录小鼠摄食量、体重、体温,给药结束后恢复两周后牺牲动物作大体解剖,检查各个器官器质性病变;利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CD3、CD4、CD8阳性细胞亚群数量;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IgM、IgG、C3、C4指标;对肺脏、脾脏、肾脏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注射不同剂量干细胞后一般观察、体重、体温、摄食量、IgM以及C3在给药期和恢复期均未发生显著变化。在恢复期,注射中、高剂量hUC-MSCs组血清IgG和C4水平略有降低,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CD4阳性T细胞集群数量以及CD4/CD8系数在hUC-MSCs中、高剂量组显著上升(P<0.05)。大体剖检,除脾脏相比溶媒对照组略显增大外其它各器官均未发现肉眼可见明显异常;称重后发现hUC-MSCs高剂量组脾重量与溶媒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脾脏、肺脏、肾脏病理学检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健康ICR小鼠尾静脉注射临床剂量hUC-MSCs(1×106 cells/kg)可能调动动物免疫反应,此外,未观察到hUC-MSCs对小鼠有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