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65篇 |
免费 | 484篇 |
国内免费 | 2034篇 |
专业分类
68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174篇 |
2022年 | 196篇 |
2021年 | 215篇 |
2020年 | 203篇 |
2019年 | 217篇 |
2018年 | 202篇 |
2017年 | 156篇 |
2016年 | 192篇 |
2015年 | 205篇 |
2014年 | 299篇 |
2013年 | 238篇 |
2012年 | 265篇 |
2011年 | 314篇 |
2010年 | 245篇 |
2009年 | 277篇 |
2008年 | 234篇 |
2007年 | 221篇 |
2006年 | 253篇 |
2005年 | 185篇 |
2004年 | 196篇 |
2003年 | 194篇 |
2002年 | 177篇 |
2001年 | 174篇 |
2000年 | 153篇 |
1999年 | 133篇 |
1998年 | 111篇 |
1997年 | 127篇 |
1996年 | 113篇 |
1995年 | 101篇 |
1994年 | 94篇 |
1993年 | 84篇 |
1992年 | 97篇 |
1991年 | 92篇 |
1990年 | 81篇 |
1989年 | 68篇 |
1988年 | 56篇 |
1987年 | 57篇 |
1986年 | 53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41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47篇 |
1981年 | 31篇 |
1980年 | 36篇 |
1979年 | 22篇 |
1965年 | 17篇 |
1964年 | 13篇 |
1960年 | 11篇 |
1958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花生根分泌物的鉴定及其化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进的根系分泌物循环收集系统收集花生根系分泌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其结构,并研究了花生根系分泌物对花生青枯病原菌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花生根系分泌物中主要含有丙三醇、苯甲酸、3,5-二甲基苯甲醛、苯乙酮、硬脂酸、棕榈酸和乳酸等7种物质.7种根系分泌物中只有苯乙酮在浓度低于0.1g·L-1时,对花生青枯病原菌生长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发现,苯乙酮浓度超过0.1 gL-1后对花生青枯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结论为利用苯乙酮调控花生青枯病害的发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12.
昙花(Epiphyllum oxypetalum)属仙人掌科昙花属的肉质半灌木,茎叉状多分枝,枝扁平,叶状,边缘波状不规则,肉质肥厚,中间为木质化的中肋,外表光滑,绿色,有时具毛状刺。花蕾形成于变态枝边缘波状齿凹窝处。开花时间奇特,常夏夜入静时悄悄地开放,又寞寞地萎合,前后只有几小时,故有“昙花一现”之说。我们对四川省西昌市温室栽培的昙花的开花过程进行了观察,发现从出现花蕾到昙花盛开,一般需28~30d。起初的15~20d,形成花蕾并向下悬垂,18~20d后,生长加快,花萼筒逐渐伸长膨大,并弯头向上翘起呈钩状,弯头是向着光源方向。花蕾露白后,当天晚上昙… 相似文献
913.
杨雨张莉刘东吴姣姣夏佳陈璐敖慧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23,(7):1172-1182
比较不同基原车前草挥发油成分的异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14批次车前草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鉴定各色谱峰的化学成分;将样品挥发油指纹图谱导入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以平车前草P1为参照图谱,进行多点校正,得相似度;采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14批次样品挥发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4批样品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2种化学成分,9种共有成分,均以棕榈酸、亚油酸、α-亚麻酸为主要成分;14批次样品指纹图谱高度相似,相似度在0.967~0.999;HCA和PCA均不能将两种不同基原的车前草按照品种分为两类。上述结果表明车前草与平车前草挥发油成分相似度较高,其作为同一药材入药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14.
太湖16000年来沉积环境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太湖钻孔岩芯岩性,结构,构造的剖析及粒度,磁化率的测试,发现冰后期东太湖形成于跑今6500年前,在距今6500-5800年,为一水深约2-3m的,经常受到流水作用影响的浅水湖泊,距今约5800-5700年,东太湖曾一度干枯或接近于干枯,距今5700年以来湖泊变浅,平均水深只有1m左右,由于湖泊变浅,湖底经常遭受波浪的扰动,形成波状层理或透镜状层理。西太湖局部洼地集水成湖的时间比东太湖早,并且 相似文献
915.
916.
广东阳春现代樟树树轮宽度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树木年轮方法定年准确、连续性强、分辨率高和易于获取复本等 ,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受树木生理特性的影响 ,树轮研究工作开展较少。通过广东阳春过渡热带现代樟树树木年轮宽度的变化 ,发现秋季降水是影响研究区樟树生长的重要因子。树轮记录的准 4~ 4 .92 a周期的树轮指数变化可能与厄尔尼诺的周期有关 ,即厄尔尼诺引起气候变化对树木生长产生影响。尽管樟树生长快 ,树轮不清晰 ,交叉定年困难 ,但由于研究区存在明显的旱季 ,樟树树轮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气候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7.
不同土地管理方式对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区,对比研究了黑土自然恢复、休闲裸地和种植作物3种管理方式对0~10、20~30和40~50cm深度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和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0cm表层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自然恢复〉种植作物〉休闲裸地处理,而20~30cm和40~50cm深度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虽也存在差异,但不如表层土壤变化显著.自然恢复和种植作物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而休闲裸地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却以20~30cm土层为高.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全碳和全氮、土壤全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碳和4种土壤酶活性之间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碳两项指标表明在自然恢复条件下黑土土壤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918.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T4)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鼠脑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调节及其机制。方法:72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以下4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组(SAH)(n=18)、蛛网膜下腔出血+甲状腺素组(SAH+T4)(n=18)、蛛网膜下腔出血+溶剂组(SAH+溶剂组)(n=18)、假手术组(n=18)。颈内动脉穿刺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模型,术后行颅脑CT平扫,建模后立即开始给药,按3 μg/100 g腹腔注射,每隔24 h一次,连续3 d,SAH+T4组予甲状腺素干预,SAH+溶剂组予等体积溶剂干预,均在建模后72 h处死;各组6只大鼠经多聚甲醛灌注处死后石蜡包埋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IF-1α及p-Akt蛋白、6只用TUNEL法检测凋亡,6只用干湿重法做脑水肿含量检测。结果:建模成功后SAH组及SAH+T4组、SAH+溶剂组大鼠的脑组织肿胀明显,蛛网膜下腔可见暗红色血凝块。SAH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凋亡率、HIF-1α蛋白、p-Akt蛋白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SAH+T4组神经行为学评分、HIF-1α蛋白、p-Akt蛋白均较SAH组明显增高,其脑含水量、凋亡均较SAH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使用T4替代治疗可以上调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鼠脑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是通过激活三磷酸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使凋亡率减小,最终大鼠行为学得以改善,对大鼠脑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19.
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