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5篇 |
免费 | 100篇 |
国内免费 | 570篇 |
专业分类
16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74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68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61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7篇 |
1975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世界范围内土壤重金属污染不断加重,由污染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如何治理污染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土壤重金属将对土壤生物产生影响,而土壤生物在重金属的胁迫下也会产生不同的响应.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的影响因素;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的研究方法;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的预测模型,最后提出了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982.
本文中所谈的“性”是生理上的性,它只涉及雌性的和雄性的生物学内涵:配子、染色体以及内外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983.
n-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机体脂肪酸成分之一,维持体内合理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但n-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大多数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补充。fat-1基因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它可以将多不饱和脂肪酸从n-6形式转化为n-3形式。文章综述了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并介绍了fat-1基因的功能及转fat-1基因动物在n-3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研究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4.
本文应用’H标记的7.3kb的rRNA基因探针进行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并结合多种细胞遗传学技术对一个额外小染色体的家族进行分析研究。在该家族调查的三代人中有8名成员带有相同的额外小染色体,携带者表型均正常。结果证实该额外小染色体是D组或G组染色体的短臂。并就其额外小染色体的起源,遗传效应及生育等问题进行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985.
华北中元古代高于庄组 ( 1 4- 1 5亿年 )的硅质叠层石中保存了完好的多种微生物化石。从这些叠层石的微细构造分析 ,成岩早期硅质矿物的交代作用为微体化石的原位保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除部分居住者和浮游的分子外 ,两种丝状蓝藻 ( Siphonophycus inornatum和Eoschizothric composita)和两种球状蓝藻 ( Coccostratusdispergens和 Eoentophysalisbelcherensis)是这些藻席的主要建造者。以球状蓝藻 Eoentophysalis为主的藻席可能发育于潮下高能环境中 ;而以多种丝状蓝藻为主的藻席可能反映了当时的沉积环境为中—高潮间带的局部静止小水体 相似文献
986.
绵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与控制绵羊抗病性和易感性紧密连锁的基因簇.为了深入了解该类基因的组成与结构,利用中国美利奴绵羊细菌人工染色体( BAC)文库MHC区段克隆222G 18,经BsaJ Ⅰ酶切后制备α-32p放射性探针,通过噬菌斑原住杂交技术筛选中国美利奴绵羊cDNA文库,经过两轮杂交筛选,获得12个cDNA阳性克隆,经测序、比对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获得7条与免疫相关的序列,其中3条具有完整的编码序列.利用SIM4软件将7条序列定位到BAC克隆上,结果显示绵羊MHC区段的表达序列多为断裂基因且跨度很大,可能是形成其基因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87.
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改良乳癌根治术24 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16例,切除肋间臂神经8例。术后对24例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4例患者在随访第1、6、24个月期间局部均未发现癌肿复发、转移。保留肋间臂神经16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14例(87.5%),感觉异常2例(12.5%);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8例病人均有感觉异常。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88.
森林-草原交错带夏季鸟类群落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2006年夏季利用样线法研究了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鸟类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变化规律.共记录鸟类73种,隶属于13目28科56属,鸟类区系具有明显的古北界特征.鸟类群落物种数和密度年间差异不显著,α多样性随森林-草原交错带环境梯度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在不同植被地带之间,物种数、密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差异极显著、但科-属多样性差异不显著,鸟类群落α多样性各项指数表现为森林带<交错带森林草甸区>交错带草甸草原区>草原带的特征与变化趋势(DG-F为交错带草甸草原区>森林带);其中,森林草甸区是鸟类物种多样性的显著增长区,具有最高的物种数和密度,明显体现了交错区的边缘效应,草甸草原区是鸟类向草原过渡的显著变化区域、物种多样性开始显著减少.β多样性随不同植被地带逐级发生显著变化,环境差异最大的森林带-森林草甸区和草甸草原区-草原带具有最高的β多样性,物种替代速率最大;鸟类物种替代速率与环境梯度"陡度"有密切关系.鸟类优势种在各植被地带之间存在较大变化.鸟类群落的物种数、密度和物种多样性(H')与森林斑块数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在大尺度空间上森林斑块数是影响鸟类群落多样性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9.
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气候特殊性和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畜牧业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我国典型的生态过滤带,气候变化明显,系统反应敏感。因此,现有的主要用于植被和气候空间分类的有关材气候关系的模型和指数,均不适合用于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气候-植物动态分析,为此,本文利用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39a(1953-1991)气象资料,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构建一个可用于描述生态过滤带气候特征的气候植物生长指数,并用与植被动态密切相关的天然放牧条件(1958-19 相似文献
990.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成人腹泻轮状病毒J19株的基因和蛋白特征,利用一种改良的非依赖核酸序列的单引物扩增方法扩增J19株的11个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并进行测序。在此基础上,将主要抗原蛋白VP4、VP6和VP7的蛋白序列与其它轮状病毒的相关蛋白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并对VP6蛋白序列做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获得J19株11个基因的全长基因序列。基因序列分析表明J19株的第3、6和第9基因分别长2 512bp、1 287bp和820bp,它们分别预测编码抗原蛋白VP4(823aa)、VP6(396aa)和VP7(258aa)。组成J19株的VP4、VP6和VP7蛋白序列对B组轮状病毒的CAL株、IDIR株以及ADRV株的相关蛋白序列的一致性分别是27.6%、38.5%和22.3%。对分组抗原蛋白VP6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J19株在进化树上的位置靠近外群蛋白分支以及A、B和C组轮状病毒分支的根部,而且它比较偏向于B组轮状病毒的分支。J19株的VP4、VP6和VP7蛋白序列与其它轮状病毒的相应蛋白序列存在显著差异。VP6蛋白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J19株可能是一个新组轮状病毒的代表性毒株;同时,它也可能是一个与B组轮状病毒的起源和进化密切相关的毒株之一。关于新成人腹泻轮状病毒J19株11个基因的克隆及VP4、VP6和VP7基因的序列分析,这是第一次报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