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586篇
  179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在室内条件下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分离自安徽省10个县市的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速克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速克灵对各供试菌株的EC50值分布范围为0.0899-0.4966μg/mL,平均为0.2541μg/mL,且供试菌株在含速克灵质量浓度为10 000μg/mL的PDA平板上菌丝生长几乎完全被抑制。表明各供试菌株对速克灵十分敏感,但其敏感程度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室内药剂直接诱变法,获得了抗速克灵突变株。抗性突变株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某些地区的抗性菌株抗性消失,有些地区的抗性菌株抗性继续保持。结果显示安徽省油菜菌核病菌对速克灵具有潜在的抗药性风险。  相似文献   
82.
分离塔里木盆地两地区不同生态土壤中的放线菌,并以14个靶标植物病原真菌进行拮抗性测定,筛选出10个具有拮抗活性的放线菌菌株,以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紫色直丝链霉菌(S.lavendu-larectus)为参比菌株进行生理生化特性、生长条件、抗生素敏感性、抗菌活性等96项指标测定以及数值分类。结果表明:10株供试菌株在0.38的水平上分为6个表观群:第Ⅰ群、第Ⅱ群为白孢类群,第Ⅲ群为烬灰类群,第Ⅳ群为灰褐类群,第Ⅴ群和第Ⅵ群为待定种,另外塔里木盆地具有抗病原真菌活性的放线菌以白孢类群最多,占总数的60%,为优势类群。  相似文献   
83.
寻求与当地自然条件和农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土地开垦及其合理利用方式,是我国南方涝渍地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选择江汉平原四湖地区一个由湖泊垦殖形成的碟形微域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对该地区进行综合开发的契机,对其生态学特点、开发模式等进行了重新探讨。结果表明,该地区随地面高程的梯级递变,土壤类型、剖面结构、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梯级分异特征。总体上可分成5个梯级,根据对该梯级分异的具体面积和位置的分析,该地区存在水稻面积过大,低湖地区资源利用不合理,水旱轮作地区农田整治水平低,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对其进行工程整治,将原有的5个梯级归并成4个梯级;在此基础上开展以农业综合开发和优化农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梯级开发”,使该地区的农业经营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84.
鱼鳞坑与覆盖组合措施对陕北旱作枣园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水分是制约陕北红枣林健康生长的关键因子.通过土壤水分定位观测,研究不同鱼鳞坑与覆盖措施组合对陕北黄土丘陵区旱作枣园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鱼鳞坑+树枝覆盖、鱼鳞坑+秸秆覆盖、鱼鳞坑无覆盖处理下0~18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较裸地分别提高14.2%、9.4%、4.8%.不同处理在红枣生育期均能显著增加土壤表层(0~20 cm)和主要根系层(20~100 cm)土壤水分含量,其中,以鱼鳞坑+树枝覆盖处理效果最为显著.不同组合措施条件下,次降雨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深度主要集中在100 cm以内,对深层土壤水分影响不显著.无覆盖鱼鳞坑措施在高、中、低水分状况下,各土层土壤水分与裸地无显著差异.在陕北旱作枣园,利用修剪枣枝进行覆盖在节省材料减少成本的同时,实现了保墒蓄水目标.  相似文献   
85.
帕金森病小鼠模型行为学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目前常用的5种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行为学检测方法在PD研究中的作用。方法用MPTP建立C57BL小鼠PD模型,通过行为学检测(自主活动计数、滚轴实验、游泳实验、爬杆实验、悬挂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对比5种行为学检测方法的平均数与变异系数,观察MPTP对PD小鼠模型的行为学、黑质多巴胺(DA)神经元和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TH-ir)神经纤维以及纹状体DA水平的影响。结果给与MPTP后,小鼠行为学计数降低,爬杆实验未能得到检测结果,悬挂实验变异系数很高,结果有明显的偶然性,滚轴实验结果变异系数中等,平均数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自主活动计数中移动与站立和游泳实验的平均数则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变异系数很低,而黑质DA神经元数目减少约58%,纹状体TH-ir神经纤维密度减低,纹状体DA水平明显降低约8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MPTP所致的C57BL小鼠的神经病理、生化改变与PD患者近似,自主活动计数和游泳实验优于其他行为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以新型隐球菌荚膜相关蛋白CAP10为靶抗原,制备并鉴定特异性抗CAP10的单克隆抗体。方法:用纯化的重组CAP10免疫BALB/c小鼠,血清抗体效价达到适当水平时进行细胞融合;经多次亚克隆筛选出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株,制备单抗腹水并进行抗体效价测定及亚类鉴定。结果:获得11株能稳定分泌抗新型隐球菌荚膜相关蛋白CAP10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抗体效价高且抗原特异性强。结论:获得了针对新型隐球菌荚膜相关蛋白CAP10的单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CAP10蛋白的功能,以及临床新型隐球菌的检测和血清型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酶制剂市场的快速发展,主流的酶制剂液态发酵方式所存在的弊端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尝试采用固态酶制剂发酵方式代替主流的液态发酵,但是由于固态发酵自身的缺陷,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而随着气相双动态固态发酵(gas double dynamic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GDSSF)技术的提出,因其新颖的设计理念和独特的发酵方式,发酵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就当下酶制剂发酵现状及研究进展做出论述,并对未来酶制剂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88.
在线的毛细管等电聚焦 电喷雾质谱联用 ,作为一种二维的分离系统 ,对毛细管等电聚焦过程中形成的蛋白质亚型进行了分析。这种分析系统通过使用中性的涂层毛细管 (80cm长 )、动态的毛细管位置调整方法和鞘流液接口得以建立。蛋白质首先在毛细管等电聚焦过程中根据它们等电点的差异得到分离 ,然后被电喷雾质谱鉴定。已聚焦好的蛋白质区带通过结合阴极移动和重力移动的方法从毛细管中流出而进入质谱仪。由于在此特定情况下这种方法具有极高的分辨率 ,有三种血红蛋白A和镰刀型血红蛋白的亚型 (具有几乎相同的电荷分布和分子质量 ,但它们的等电点差异在 0 .0 4到 0 .0 8之间 )和两种乳球蛋白A的亚型 (等电点差异为 0 .6 )被检测到。这些蛋白质亚型的等电点、相对含量和分子质量都通过毛细管等电聚焦 电喷雾质谱联用方法同时得到了确定。  相似文献   
89.
朱鹤  宋晓霞  李姝  王琦  李玉 《菌物学报》2012,31(6):947-951
报道了采自内蒙古自治区的3个黏菌中国新记录种:榄色孔膜菌Enteridium olivaceum,疏网发丝菌Stemonaria laxiretis和硬网发菌Comatricha rigidireta。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描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与相近种进行了比较和讨论。考证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MHJAU)。  相似文献   
90.
卧床前后压力感受性反射机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数据表明长期失重以后立位耐力降低可能与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改变有关。本文比较了两组被试者15天低动力卧床前后的立位耐力。以血压调节模型为基础分析了两种不同方式卧床前后单纯立位和下身负压加立位时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改变,并用颈部加压及下身负压对中枢调节功能改变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严格的头低位卧床后,立位耐力下降及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改变明显大于半日平卧半日倚坐者。而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改变,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的紊乱,是卧床后立位耐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从这种考虑为基础,作者提出了改变失重或模拟失重状态下的血液分布,调整对压力感受器的刺激,可能是预防心血管失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