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木质部液流的碱化:一个综合的干旱胁迫响应信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干旱会改变植物木质部液流的离子组成,引起木质部碱化,提高液流的pH值。因而认为木质部液流碱化是诱使叶上气孔关闭的最可能的根源土壤干旱信号。本文章介绍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2.
红火蚁入侵草坪过程中蚂蚁类群变动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研究了红火蚁入侵草坪之后蚂蚁群落结构的变动趋势。对各处理区在不同时期的蚂蚁优势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区相比红火蚁入侵后各处理区的蚂蚁优势种发生了明显改变,红火蚁替代了原来的优势蚂蚁种类,并在数量上占主导地位,而且各处理区的蚂蚁类群多样性、均匀度降低,优势度明显增大。通过分析红火蚁入侵过程中各处理区的蚂蚁类群相似性,表明轻度发生区与对照区的蚂蚁类群相似性系数q一直处在0.25-0.50之间,为中等不相似;中度发生区与对照区的蚂蚁类群相似性系数q一直处在0.075-0.444之间,为中等不相似或极不相似;重度发生区与对照区的蚂蚁类群相似性系数q一直处在0.0-0.222之间,为极不相似,这也说明了不同的红火蚁危害程度对本地蚂蚁类群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红火蚁种群数量越大,对本地蚂蚁类群的影响也越大,排挤或取代它们所需要的时间也越短。  相似文献   
83.
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光合产物分配格局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谷艳芳  丁圣彦  高志英  邢倩 《生态学报》2010,30(5):1167-1173
研究于2005-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田生态试验站防雨棚下进行,在充足供水(W1)、轻度干旱(W2)和严重干旱(W3)条件下,研究冬小麦周麦18(Zhoumai18)和济麦20(Jimai20)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重,两个品种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下降,光合产物分配格局改变。干旱胁迫导致花前叶片分配指数下降、茎和叶鞘分配指数上升,花后穗分配指数上升。干旱胁迫下冬小麦拔节期茎WSC减少,但孕穗期、开花期各器官WSC均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冬小麦千粒重与孕穗期、开花期茎和根WSC,与开花期叶片干重显著正相关(P0.05);穗粒数与拔节期茎WSC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开花期茎和叶片干重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认为拔节期是冬小麦需水关键期,干旱胁迫能促进光合产物向当时生长中心分配,不同生育期茎WSC是冬小麦抗旱育种的重要生理生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致病菌特有基因进行大规模预测,同时探讨致病菌特有基因与致病菌毒力之间的关系。方法:构建致病性细菌蛋白质序列数据库和非致病性细菌蛋白质序列数据库,利用同源性比对的方法(BlastP工具)对致病菌特有基因进行预测;同时从文献中提取与致病菌毒力紧密相关的毒力因子,构建具有代表性的毒力因子分析库,对预测的致病菌特有基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致病菌780310个基因中,预测了致病菌特有基因79166个,约占致病菌总基因的10.15%;预测的致病菌特有基因包含了构建的毒力因子分析库中的大部分毒力基因。结论:预测的致病菌特有基因与致病菌毒力紧密相关,大大减少了进一步在致病菌基因组中鉴定毒力基因时整个基因组的数据量。  相似文献   
85.
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l一l A l一2 B l一3 D 1-4 E 2 C 3 C 4 B 5 A 6 E 7 D 8 B 9 D l0 ll B l2 D l3 C l4 AC 15 E l6 B l7 B l8 B l9 A 20 C 2l B 22 E 23 B 24 D 25一l G 25一2 F 25一3 D 25--4 A 25一5 B 26 27 28 C 29 E 30  相似文献   
86.
According to the fact that CEA gene expressed only in lung adenocarcinoma but not in normal lung cells, a retroviral expression vector (pCEATK) of the 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 (HSV-TK) gene regulated by CEA promoter was constructed and introduced into CEA-producing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 GL and non-CEA-producing HeLa cells. The expression of pCEATK and Ganciclovir (GCV) sensitivity of the transfected cells were tested in vitro and in vivo . pCEATK expressed only in CEA-producing GL cells but not in non-CEA-producing HeLa cells. The sensitivity to GCV of pCEATK-transfected GL was 992 times higher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parental cell line and there was obvious "bystander effect" in vitro. HeLa cells transfected wtih pCEATK were still resistant to GCV. Injection of GCV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regression of pCEATK-transfected GL tumors in nude mice. In addition, all mice with any fraction of GL cells expressing HSV-TK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umor growth, including mice  相似文献   
87.
报道了采自西藏墨脱县悬钩子属绢毛亚组Rubus subsect. Lineati (Focke) Yü et Lu两个中国新纪录种, 即酒红悬钩子R.calophyllus Clarke.和炫丽悬钩子R.splendidissimus Hara.  相似文献   
88.
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标本整理以及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进行研究,为探讨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起源以及该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资料。结果表明:(1)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193种,隶属于31科59属,其中优势科为鳞毛蕨科(51种)、水龙骨科(41种)、蹄盖蕨科(22种)、铁角蕨科(10种),优势属为耳蕨属(27种)、鳞毛蕨属(20种)、瓦韦属(17种)。(2)科的分布区类型有8种,以泛热带分布型(55.56%)为主;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4种,以泛热带分布型(23.81%)、中国-喜马拉雅分布型(19.05%)为主;蕨类植物以土生(55.88%)为主,石生(24.35%)和附生(21.76%)也占有一定比例,缺乏水生蕨类。(3)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成分与南迦巴瓦峰地区联系最为密切,其次为横断山地区和尼泊尔,与九塞沟自然保护区、秦岭地区有一定的联系,与西双版纳地区的关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89.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一年生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新鲜叶片中分离到3个捕光色素结合蛋白基因cab-PhE2、cab-PhE3和cab-PhE6,GenBank登记号分别为EF207230、EF405877和EF628209.序列分析表明,3个基因分别与其它植物如水稻、玉米、大麦等PSⅡ的Ihcb2、Ihcb1、Ihcb3基因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其编码的蛋白属于大量捕光天线.蛋白结构预测表明,3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均由导肽和成熟蛋白组成,其中成熟蛋白的二级结构均包含4个α螺旋结构、3个类胡萝卜素结合位点,以及相应的叶绿素a、b结合位点.组织特异性表达检测表明,3个基因在叶片、叶鞘和幼茎中均有表达,且在叶片中最高,而在根中未检测到表达.在强光照射( 1500μmol·m-2·s-1)条件下,3个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下调趋势,不同基因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cab-PhE3和cab-PhE2的表达丰度在光照4h内下降较快,至6 h cab-PhE2接近于零,而cab-PhE6经光照4h表达丰度仍为对照的70%以上,但之后2h后很快降至对照的5%以下.  相似文献   
90.
报道了采自西藏墨脱县悬钩子属绢毛亚组Rubus subsect.Lineati (Focke) Yü et Lu两个中国新纪录种,即酒红悬钩子R.calophyllus Clarke.和炫丽悬钩子R splendidissimus Ha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