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动脉粥样硬化(AS)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血管壁细胞(包括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循环细胞以及固有免疫原性细胞(例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综合作用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胆固醇超负荷形成的泡沫细胞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Krüppel样因子4(KLF4)是一种关键的抗炎转录因子,尤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已被证实发挥了重要的血管功能保护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KLF4是否在AS过程胆固醇对VSMCs的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该研究旨在探讨KLF4在AS进展过程中VSMCs泡沫细胞样表型转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小鼠AS造模结果显示,KLF4缺失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P<0.05),并增加动脉壁脂质蓄积(P<0.05)及血清胆固醇含量(P<0.05),加速AS进展。细胞内油红O染色及胆固醇含量测定研究证实,KLF4缺失促进VSMCs内胆固醇蓄积(P<0.05)。Q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证实,KLF4缺失促进VSMCs胆固醇摄取、合成、促炎因子分泌及巨噬细胞黏附和胆固醇损伤诱导的巨噬细胞标志物的表达(P<...  相似文献   
42.
北京市六种针叶树叶面附着颗粒物的理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北京市6种针叶树叶面颗粒物附着密度、叶表面微形态、颗粒物矿物与元素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树种叶面颗粒物附着密度随大气颗粒物浓度增加而增大;同一地点不同树种叶面颗粒物附着密度存在很大差异,圆柏、侧柏颗粒物附着密度最高,其次为雪松、白皮松,油松、云杉最低;受地面扬尘影响,低矮叶片较高处叶片颗粒物附着密度大;受降雨和新生叶片稀释影响,夏季颗粒物附着密度小于冬季.叶表面粗糙程度越大,颗粒物附着密度越高.SiO2、CaCO3、CaMg(CO3)2、NaCl、2CaSO4·H2O、CaSO4·2H2O、Fe2O3 7种主要矿物占叶面颗粒物总质量的10%~30%,其中,SiO2含量最高,其次为CaMg(CO3)2 、CaSO4·2H2O和CaCO3.此外,还含有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等粘土矿物及长石.21种测定元素占叶面颗粒物总质量的16%~37%,其中Ca、Al、Fe、Mg、K、Na、S 7种元素占测定元素总质量的97%以上,其它痕量污染元素含量很少,并且受采样地点和树种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3.
马喜平  高尚武 《生态学报》2000,20(4):533-540
水母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群。根据1959年以来在渤海进行的几次较为全面的调查资料,对渤海水母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与季节变化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共记录到水母类41种,其中水螅水母35种,钵水母4种,栉水母2种。主要以近岸低盐类型为主,高盐种类少并且出现时间短。渤海水母类密度季节变化有3个高峰,出现在冬季,夏季和秋季,分别出八斑黄氏水母,酒杯水母属、和平水母属、五角水母构成。渤海水线类  相似文献   
44.
炭疽杆菌水肿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斌  何君  王慧  荫俊 《生物技术通讯》2000,11(4):249-251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炭疽芽孢杆菌减毒株YB1中扩增其水肿因子(EF)的编码区基因,将其克隆至pGEM-T载体中,并分步测定其序列。序列测定表明,该基因长2 301 bp,编码767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Sterne标准株的EF基因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5.
炭疽杆菌保护性抗原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斌  何君  王慧  荫俊 《生物技术通讯》2000,11(3):189-191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从炭疽芽孢杆菌减毒株YB1中扩增其保护性抗原(PA)的编码区基因,将其克隆至pGEM-T载体中,并分步测定其序列。序列测定表明,该基因长2205bp,编码735个氨基酸残基,与献报道的标准菌株Sterne株的PA序列只有4个碱基的差异。  相似文献   
46.
辽东山区次生林与人工林大型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陷阱法在地表节肢动物活动高峰期(7—8月)对辽东山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林和阔叶混交林3种次生林以及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和落叶松(Larix spp.)人工林地表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地表节肢动物5135头,隶属于7纲18目66个类群,优势类群为蚁科(20.4%)、葬甲科(19.5%)、蜣螂科(17.2%)和步甲科(14.5%);地表节肢动物的功能群丰度依次为:腐食性杂食性捕食性植食性;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和地表甲虫群落均显示红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和胡桃楸林群落结构聚为一类,蒙古栎林和阔叶混交林群落聚为一类;冗余度分析表明,凋落物厚度、植被盖度与树高因子可以解释地表节肢动物及地表甲虫群落差异的85.9%和81.9%。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植被及凋落物状况、人为干扰是影响研究区大型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7.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日本、美国、秘鲁、马来西亚5个国家的国蝶的形态特征、分布地区、濒危状况和生态习性。所介绍的蝴蝶分别是金斑喙凤蝶、大紫蛱蝶、君主斑蝶、光明女神蝶和红颈鸟翼凤蝶。  相似文献   
48.
人乳中氨基酸的含量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乳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其中赖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和组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合理,牛磺酸和谷氨酸等条件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丙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和甘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也较为丰富;人乳中含有的氨基酸在维持婴儿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肠道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人乳中主要氨基酸的含量及分析方法,以期为婴儿食品的开发及母乳成分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9.
50.
定量分析滨海湿地近岸海域水质环境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对揭示海水水质环境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12月在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岸海域开展了浮游动物和水环境因子调查,运用冗余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探讨了水质环境对冬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4种以及浮游幼虫5大类,桡足类最多占比52.63%;保护区不同功能分区间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总体差异不大,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34、0.51和0.59;浮游动物的种群分布与海水化学需氧量、溶解性无机氮、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铜元素含量关系显著;结构方程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海水富营养化水平对浮游动物丰富度的效应系数为-0.26,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P=0.01),重金属污染水平通过影响浮游植物丰富度(效应系数为-0.41,P<0.001)间接对浮游动物丰富度产生作用(间接效应系数为-0.2)。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深化对海水环境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协同演变过程的认识,为滨海湿地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