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观察比较了体色正常及体色异常褐牙鲆 (Paralichthysolivaceus)皮肤中黑色素胞和鳞片的发生及演变过程。结果显示仔鱼鱼体两侧皮肤中最先出现星状幼体型黑色素胞 ,随着变态发育 ,有眼侧皮肤中成体型黑色素胞逐渐替代幼体型黑色素胞 ;而无眼侧皮肤中 ,幼体型黑色素胞逐渐退化崩解 ,成体型黑色素胞不出现 ,无眼侧皮肤逐渐失去色素变为白色。体色异常现象出现于变态后期 ,白化和黑化现象几乎同时发生。白化个体有眼侧皮肤中成体型黑色素胞不能正常替代幼体型黑色素胞 ,逐渐失去色素形成白色斑块。黑化个体无眼侧皮肤中成体型黑色素胞则非正常地出现 ,逐渐替代幼体黑色素胞形成黑斑。约 30日龄变态完成时 ,体色异常现象已经显著 ,已能明显区分体色正常和异常个体。 6 0日龄左右 ,幼鱼皮肤开始长出形态较为原始的圆鳞。体色正常个体有眼侧皮肤上的圆鳞会逐渐发育成栉鳞 ,无眼侧则维持圆鳞。对比分析体色异常个体的鳞片形态 ,发现有眼侧白化部位的鳞片仍为圆鳞 ,而无眼侧黑化部位的鳞片则发育为栉鳞。同时 ,通过对体色正在恢复中的白化牙鲆的鳞片观察表明 ,伴随着白化部位色素的恢复 ,该部位的圆鳞会逐渐转变为栉鳞。由此推断色素的发生与鳞片的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2.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中华绒螯蟹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33.
基于耳石形态的鱚属鱼类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9个耳石形状指标对我国鱚属鱼类少鳞鱚、多鳞鱚及斑鱚共78个个体的矢耳石形态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同时对3个群体的74个少鳞鱚矢耳石形态进行了判别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少鳞鱚与多鳞鱚矢耳石的9个形状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反映耳石长、短轴差异程度的第1主成分与反映耳石三维特征的第2主成分解释了85.943%的形态差异;9个指标在种间判别分析中的综合判别正确率为93.6%,种内判别分析中的综合判别正确率为93.2%。研究表明形状指标法可以作为中国鱚属鱼类鉴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4.
大叶藻居群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对微卫星引物对大叶藻的7个地理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析。扩增148株大叶藻得到57个等位基因, 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 大叶藻居群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87, 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417。青岛湾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A=7.750, AR=7.043), 俚岛居群最低(A=4.750, AR=4.543)。从Fst值来看, 7个大叶藻居群间属于中度分化。UPGMA系统发育树显示, 中国4个大叶藻居群聚类到一起, 其遗传分化可能是由于历史大海草场的遗留小片段居群产生, 而中国、韩国、日本和爱尔兰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则主要是由于地理隔离造成的。自由交配估计结果支持海草的东亚起源说。青岛湾居群遗传多样性较高, 可优先作为大叶藻移植修复的材料和基因库, 并进行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35.
本研究检视了采自中国沿海的银口天竺鲷属标本314尾, 形态学鉴定为8种: 斑鳍银口天竺鲷(Jaydia carinata (Cuvier, 1828))、细条银口天竺鲷(J. lineata (Temminck & Schlege, 1842))、新几内亚银口天竺鲷(J. novaeguineae (Valenciennes, 1832))、黑鳃银口天竺鲷(J. poeciloptera (Cuvier, 1828))、史密斯氏银口天竺鲷(J. smithi Kotthaus 1970)、横带银口天竺鲷(J. striata (Smith & Radcliffe, 1912))、印度洋银口天竺鲷(J. striatodes (Gon, 1997))和黑边银口天竺鲷(J. truncata (Bleeker, 1854))。结合GenBank中的同种序列, 对史密斯氏银口天竺鲷进行DNA条形码分析, 发现中国群体和地中海群体分为两个组群, 两者平均组间遗传距离为0.044, 表明其中存在隐存种。因该种模式产地为亚丁湾, 推测中国种群为隐存种Jaydia sp.。结合标本和文献考证, 我们认为中国已知有银口天竺鲷属鱼类9种, 未采集到的烟台银口天竺鲷J. tchefouensis (Fang, 1942)可能为J. lineata次定同种异名。我们整理了各种的同种异名、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 编制了检索表, 探讨了分类问题, 修订了错误。中国已记录物种J. elliotiJ. arafuraeJ. albomarginata实际为J. truncataJ. poecilopteraJ. novaeguinea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