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7篇
  5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NAA与PP_(333)对茉莉新梢部分生理生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茉莉开花前期分别使用不同浓度NAA(20、50、100mg/L)与PP333(100、300、500mg/L)溶液均匀喷施于植株茎、叶片等生长部位,研究其对茉莉开花的影响,分析测定植株新梢生长部位的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NAA处理使新梢徒长;PP333处理的茉莉,花蕾盛开期比对照提早4d,浓度以300mg/L为宜,其产量比对照增加12.95%,明显提高花蕾产量。茉莉经PP333处理后,新梢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在整个花芽生长过程中趋于相对稳定,而NAA处理后则使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幅度大。NAA与PP333处理后新梢中POD活性在花芽生长过程中稍有下降,NAA处理高于对照,而SOD活性则有上升趋势。经NAA和PP333处理后,其效应各不相同,而适宜浓度的PP333处理可以提高茉莉花蕾产量。  相似文献   
22.
东南亚稻种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考察收集等途径,从东南亚国家引进稻种资源662份,其中野生稻120份,栽培稻542份。对栽培稻资源进行隔离检疫、繁殖以及性状鉴定,获得足够种子并构建引进东南亚栽培稻资源数据库。从栽培稻种质中鉴定发掘出抗褐飞虱材料58份,抗稻瘟病材料9份,抗白叶枯病材料11份,耐盐材料12份。引进的稻种资源拓宽了我国水稻遗传基础,丰富了我国的稻种资源基因库,将在水稻育种及相关研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亚洲栽培稻主要驯化性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树俊  汪鸿儒  储成才 《遗传》2012,34(11):1379-1389
水稻是研究谷类作物驯化的良好材料, 其中种子落粒性消失、休眠性减弱和株型上的变化是水稻驯化过程中的3个关键事件, 造就了高产、发芽整齐及可密植的现代水稻。落粒性丧失一直被认为是野生稻驯化形态学上的最直接证据, 而控制落粒的主要基因Sh4和qSH1分别暗示不同的水稻驯化历史。种子休眠性的减弱适应了现代农业生产上同步发芽的需求, Sdr4、qSD7-1和qSD12基因是目前已知的调控种子休眠性的3个关键位点。野生稻匍匐生长等特点与其长期所在的易变生境有关, 而栽培稻的直立生长形态则适应了农业上密植生产的需要, 受PROG1等基因控制。野生稻的异交特性促进了驯化基因在群体间传播, 而自花授粉则使驯化基因得以稳定遗传, 从而加快人工选择的累积。目前的水稻驯化研究侧重于单基因或一些中性标记, 而对控制驯化性状的网络化通路的进化研究却相对缺乏。随着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深入, 驯化性状的分子机理将会被全面揭示, 而基于此的网络化通路研究必将更加真实地反应水稻驯化过程。文章综述了水稻关键驯化性状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为驯化基因网络的研究提供参考, 也为水稻分子设计改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4.
用磁珠富集法从AFLP片段中分离微卫星DNA标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基因组DNA经酶切后转变成AFLP DNA片段,然后用生物素标记的简单重复序列(SSR)作探针与其杂交,杂交复合物固定到包被有链亲和素的磁珠上,经过一系列的洗涤过程,含有SSR的AFLP片段被吸附在磁珠表面。这些片段经洗脱下来后,先用对应的AFLP引物扩增,再进行克隆和测序,根据SSR两端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经过多态性分析后,便可得到微卫星DNA标记。整个实验过程操作简单、消耗少,可在一周内完成,可作为从植物中分离SSR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提高水稻转化效率几个主要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对水稻转化过程中涉及的愈伤组织的诱导、筛选、分化等进行了研究。幼胚在接种前低温预处理4天或7天,可提高愈伤组织的再生频率;对于继代时间较长的愈伤组织,高渗处理可提高抗性愈伤的比率。同时在筛选时期加大筛选压力,分化时去掉筛选压力,壮苗时加适当的选择压力,也可提高转化率。另外,在脯氨酸、二甲基亚砜对分化的影响,也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26.
豆科牧草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振霞  符义坤  储成才 《遗传》2002,24(5):607-612
豆科牧草既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又在土壤改良、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植物转化技术的发展和改进,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豆科牧草进行改良和培育已成为可能。本文就近几年来基因工程技术在各种豆科牧草的高产、抗病虫害、抗逆及品质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Progress in the Biotechnology of Legume Forage Plants ZHANG Zhen-xia1,2,FU Yi-kun1,CHU Cheng-cai2 1.College of Tasture,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2.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Abstract:As important forage crops,legume forage plants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natural environment,maintenins water and soil.With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improvement of plant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s,molecular breeding of legume forage plants by biotechnology is possible.This review summarized recent progress on improvement of several forage crops,including improvement of nutrient quality,increase of biomass,enhancement of the assimilation and efficient absorb of nutrient element,and enhancement of abiotic and biotic stress resistance. Key words:legume forage plants; transgene; progress  相似文献   
27.
植物WRKY转录因子家族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RKY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家族,因含有由WRKYGQK 7个氨基酸组成的保守序列而得名,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共发现了74个成员.WRKY蛋白能与TTGAC序列(又称W-box)专一结合调节基因转录,其表达主要受病原菌、损伤和信号分子SA的诱导.除主要与植物的抗逆反应和衰老有关外,WRKY也参与植物其他发育和代谢的调控.在植物的抗逆反应过程中,WRKY的表达通常发生在诱导的早期,且不需要蛋白质的重新合成.  相似文献   
28.
组学技术揭示水稻杂种优势遗传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杂种优势是杂交后代在生长或生殖性状上表现出优于亲本的现象。虽然杂种优势在农业生产上已广为应用,但其分子机理仍不清楚。最近,中国科学家通过分析17个代表性杂交稻(Oryza sativa)品种,共10 074个F2个体的全基因组序列和表型,对水稻产量杂种优势相关位点进行了系统定位和解析。此外,中国另一个科研小组通过整合杂交稻亲本和杂交种的表型组、转录组及基因组等多层次数据,深入研究了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的杂种优势基础。这些研究不仅为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提供了新数据,也为水稻育种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29.
30.
Lanosterol and ergosterol are the active principles with potential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in Inonotus obliquus. However, the two sterols are less accumulated in cultured mycelia of the fungus. In this study, different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 and pH levels together with three metal ions were assayed for their effects on accumulation of the two sterols in the fungus. Among the tested media the growth medium consisting of glucose (1.5%), rice powder (0.5%), yeast extract (0.4%), wheat bran (0.1%), KH2PO4 (0.01%) and MgSO4·7H2O (0.05%) with pH level at 6.5 yielded a maximum production of the two sterols, which can further be increased following the treatment of Ag+, Cu2+ and Ca2+. Supplementing Ag+ at concentrations of 0.28 and 0.35μmol partially inhibited ergosterol biosynthesis, leading to an enhanced accumulation of lanosterol, the presence of intermediates of ergosterol biosynthetic pathway and a reduced accumulation of ergosterol in cultured mycelia of 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