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沙棘绕实蝇Rhagoletis batava obseuriosa是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果实的主要害虫,通过研究其对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物体选择的差异,可为利用其视觉信息控制沙棘绕实蝇的行为奠定基础。本研究在内蒙古磴口县沙棘林样地,分别悬挂不同颜色、形状、表面积的实验材料,测试沙棘绕实蝇成虫的选择性;采用野外采集的沙棘绕实蝇蛹,室内待其羽化后,引入有不同颜色产卵器的饲养箱内,观察记录成虫在不同颜色产卵器上的产卵量。结果显示沙棘绕实蝇成虫在野外对不同颜色、相同形状相同表面积球体的趋向性为:橙色黄色绿色红色蓝色紫色。不同表面积、相同颜色和相同形状的野外引诱实验中,大球的引诱量显著高于中球和小球,正方体的表面积越大引诱能力越强,且不同正方体之间差异显著;不同形状、相同表面积和相同颜色物体对沙棘绕实蝇的引诱实验中,4种形状的引诱能力为:正方体正三角体长方体球体,但形状之间的诱捕效果差异未达显著性。沙棘绕实蝇雌成虫在产卵期对颜色的偏好性依次为橙色绿色黄色红色浅绿色蓝色。沙棘绕实蝇成虫对不同颜色和表面积具明显的趋向选择性,对不同形状没有明显趋向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2.
甘蓝型油菜籽粒着生密度及其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角果内籽粒着生密度影响每果粒数,对油菜产量有直接或间接影响。本研究以不同遗传背景和地理来源的213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构成的自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芸薹属60 K Illumina Infinium SNP芯片进行群体结构、亲缘关系以及连锁不平衡分析;然后基于最优模型对籽粒着生密度及其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GWAS)分析。通过GWAS分析,共检测到10个SNP位点与籽粒着生密度及其相关性状关联。其中与籽粒着生密度关联的标记有2个,表型贡献率分别为9.49%和11.17%;与角果有效长关联的标记有6个,单个位点可解释9.81%~12.17%的表型变异;与每果粒数相关联的标记有2个,分别解释10.44%和10.87%的表型变异。通过分析关联SNP位点的LD区间的基因信息,筛选出16个与籽粒着生密度及其相关性状有关的候选基因,其中KMD4和UGT76C2基因与细胞分裂素的调控有关;AGL104和ADC2基因参与种子的形成过程;MCCB、NGA2和MATE等基因参与侧生器官的生长发育过程,它们的异常表达会导致一些侧生器官的变异。ADC2和UGT76C2两个候选基因可能对籽粒着生密度和每果粒数一因多效性。  相似文献   
163.
经过长期破碎化,荒漠草原原生硬质灰钙土斑块散布在广大沙化土地中,形成类似"土岛"的土被结构。为揭示土岛生境的群落物种共存机制,2016年在宁夏盐池县皖记沟村选取大(200–300 m~2)、中(约100 m~2)、小(约50 m~2)土岛各3个开展调查,采用Jaccard相异系数、物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零模型、Meta分析,综合计算和分析土岛内部与外部植物群落相似性、物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物种共存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研究发现,(1)随着破碎化加剧,土岛内部植物多样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群落优势种从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转变为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和短花针茅共优种,土岛内外群落相似性增加。(2)土岛内外绝大多数物种生态位重叠较小,生态位重叠在土岛内呈集中分布,而土岛外则呈均匀发散分布。(3)环境过滤为主的生态过程决定了土岛生境群落物种的共存格局,随着土岛面积减小,环境因子对群落物种共存的调控强度降低,关键性环境因子由土壤细砂粒和黏粒转变为粗砂粒,显著性竞争物种共存格局在小岛出现。综上所述,土岛生境对于维持草原物种具有重要作用,环境过滤主导了荒漠草原物种共存格局。随着生境破碎化加剧或土岛面积减小,物种共存格局及其调控因子发生转变。保护面积在200 m~2以上的大土岛对于恢复荒漠草原区草原成分种和其物种多样性机制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4.
在近期缅甸北部的植物考察中,一种菌类寄生植物矮生喜荫草(Sciaphila nana Blume)被发现和确认。矮生喜荫草代表缅甸被子植物一新记录科,霉草科植物。矮生喜荫草主要特征为花单性同株、雄花内轮花被片顶端具有柄的门把状物、花被片6、3个雄蕊、花药4室。  相似文献   
165.
将大肠杆菌的rpoS和rmf基因突变型和野生型菌株分别培养在营养丰富的LB培养基和成分有限的EP培养基上。在相同条件下,进入稳定期后的突变型菌株的活细胞数低于野生菌株。采用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了不同基因产物在稳定期的变化。Σ~(38)对RNA聚合酶核心酶亚单位结构基因 rpoA、rpoB、rpoC以及groEs和tufA基因的表达影响不大,能抑制crp和促进rmf的表达。RMF在营养丰富的条件下对rpoA、rpoD,groEl、rho、tufA和ompA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而在EP条件下的影响并不明显,对crp和rpoS的表达分别有抑制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6.
云南松成熟胚的体细胞胚胎的发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云南松(Pinus yunnanesis Franch)是我国特产的一种优良森林树种。本研究采用云南松成熟合子胚为起始外植体,在含2,4-D10mg/L,KT和BA各4mg/L的改良P6培养基上得到胚发生培养物。将白色半透明的胚性愈伤组织(含早期原胚)在含2,4-D1.0mg/L,KT和BA各0.4mg/L的培养基上保持并增殖。在附加9,000mg/L肌醇的高渗培养基(含NAA0.5mg/L,KT  相似文献   
167.
建立新的根瘤菌──非豆科植物共生体系的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成都610066曲东明,韩善华在自然界中,根瘤菌一般只能与豆科植物形成极其精细复杂而又高度专一化的共生结构——根瘤。根瘤是根瘤菌与寄主植物之间对抗和协调的统一,是根瘤菌侵染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168.
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简要回顾了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历史,并对针叶树体细胞胚发生的基本程序、影响因素及应用前景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9.
简要回顾了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历史,并对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基本程序、影响因素及应用前景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0.
盘拍法调查褐飞虱种群的准确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盘拍法调查褐飞虱虫量的查获率仅在30%~70%之间,查获率的高低因虫口密度、水稻生育期及盘面涂抹粘胶与否而异。在所拟会的24个查获率回归方程中,极大部分的拟会效果是比较好的。当盘拍虫量在水试验范围以内时,代入相应的方程内,即能求出查获率,换算出实有虫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