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4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57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双翅目的蚤蝇科(Phoridae)属种繁多、分布广泛、形态特殊、习性多样,是一个研究较多又很不完善的类群。世界已知1500余种,我国只记载过57种,绝大部分在台湾,大陆仅广东、甘肃等省有零星记录。蚤蝇科有不少种类是为害菌蕈的,我们结合食用菌害虫的研究而积累了蚤蝇科的标本与资料;本文报道的屹蚤蝇属(Puliciphora)2新种就是在贵州得自蘑菇上的,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42.
马紫荆  刘彬  王军强  余立 《生态学报》2023,43(10):3946-3957
荒漠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荒漠生态系统植物资源的保护及系统平衡稳定的维持。基于系统发育与功能性状相结合的方法,以博湖县沙化封禁保护区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内纵向沙垄的不同坡向上(丘间、阴坡、阳坡)设置样方,进行植物群落物种功能性状和土壤因子的调查与测定,通过检验植物群落物种功能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分析不同坡向植物群落物种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结构的表现模式,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回归模型(Linear regression model)筛选出影响物种共存的环境因子,进而揭示研究区干旱荒漠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物种共存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被主要以耐旱的灌木和藜科草本植物为优势种;不同坡向土壤因子具有异质性,丘间、阴坡土壤养分、水分更为丰富。(2)研究区样地植物群落物种10个功能性状指标的系统发育信号K值均小于1,说明物种功能性状受系统进化影响较小,物种功能性状未表现出系统发育保守性。(3)不同坡向系统发育结构均趋于发散,限制相似性在植物分布中占主导作用;丘间和阴坡上较丰富的土壤肥力是物种功能结构发散的主要原因,阳坡物种功能结构表现为聚集效应,生境过滤为其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43.
方康  徐国策  李鹏  王斌  陈新  马天文  魏全  马凌 《生态学报》2023,43(13):5571-5580
沉积物是河流生态系统中氮磷等物质循环的重要场所,而微生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和功能多样性对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Biolog Eco微平板法、基于主成分分析、冗余分析阐明了大理河流域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强度和功能多样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流域上游到流域下游,沉积物中微生物碳源利用强度逐渐降低,与上游相比,支流、中游、下游沉积物中微生物碳源利用强度分别降低了13.4%、30.5%、30.7%。(2)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存在差异,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现为上游 > 支流 > 中游 > 下游,常见物种优势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则表现为下游 > 支流 > 中游 > 上游。(3)与微生物代谢活动相关性较高碳源为糖类,其次是氨基酸类,聚合物类、羧酸类、胺类、酚酸类与微生物代谢活动相关性较低。(4)沉积物中全氮、氨氮、硝氮、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碳源利用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流域沉积物中合适的碳、氮水平对维持河流水生态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4.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人参皂苷Rg1对抑郁症大鼠抑郁行为和海马神经元损伤、蛋白激酶A(PKA)与蛋白激酶C(PKC)的影响。方法:抑郁症大鼠48只随机平分为三组-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每组16只大鼠。实验1组、实验2组每天2次灌胃给药(1 mg/mL、4 mg/mL人参皂苷Rg1),给药体积为10 mL;模型组以相同方式按体重给予双蒸水。观察与记录鼠抑郁行为和海马神经元损伤、PKA、PKC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实验1组、实验2组治疗第7 d、第14 d的逃避潜伏期都显著低于模型组,实验2组与实验1组相比也显著缩短(P<0.05)。实验1组、实验2组治疗第7 d、第14 d的糖水偏好率高于模型组,实验2组与实验1组相比也显著升高(P<0.05)。实验1组、实验2组治疗第7 d、第14 d的血清5-羟色胺较模型组高,血清皮质酮含量较模型组低,实验2组与实验1组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1组、实验2组治疗第7 d、第14 d的海马神经元组织的PKA、PK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实验2组与实验1组相比也显著缩短(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在抑郁症大鼠的应用能改善抑郁行为,增加糖水偏好率,降低逃避潜伏期,还可提高大鼠的血清5-羟色胺含量,降低血清皮质酮含量,降低海马神经元组织的PKA、PKC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45.
<正>Trzzer氏病是一种涉及许多家庭饲养的、实验室的以及野生动物种属的致死性肠肝疾病。有证据表明,这种疾病在人类亦可发生。该病的病原是毛样杆菌(Bacillus piliformis),这是一种唯一未被分类的大杆状有动力的细菌。毛样杆菌在常规培养基上还不能生长,但在胚卵或某些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946.
姜黄色素的分离及其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广西产姜黄为原料,对姜黄色素进行了分离,所得单体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氢谱及碳谱等方法鉴定,确定为姜黄素(Curcumin)、脱甲氧基姜黄素(demethaxycurcumin)、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  相似文献   
947.
与石香薷主要区别在于本变种植株高大25—66cm,茎密被灰白色卷曲柔毛;叶片广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7.5cm,宽3—13mm,叶缘具明显的锐锯齿;苞片倒宽卵形;花萼裂片三角状披针形;冠筒基部具毛环;小坚果近卵圆形,黄棕色,表面具浅雕纹,网眼内平  相似文献   
948.
我国北方蚤类在宿主体表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立名 《昆虫学报》1983,(4):409-412
寄生的跳蚤成虫,在宿主体表存在部位的研究较少,其结果亦互相矛盾。例如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Rothschild,1903)],有人说在宿主各部均有出现,有人说嗜留于宿主背部,还有的人认为盛见于宿主颈和肩部。蚤类存在于宿主体表不同部位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宿主的清蚤能力所决定。为了弄清问题,我们做了实验室试验和野外观察。  相似文献   
949.
黑腹狼蛛和拟环纹豹蛛各龄期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腹狼蛛和拟环纹豹蛛为我国农田的重要害虫天敌。两种蜘蛛成蛛外形较易区别,但其各龄幼蛛形态变化较小,容易混淆。本文将这两种蜘蛛幼蛛各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50.
孕蝎饲养繁殖器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氏钳蝎(Buthsu martensi)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种群数量最多的一种传统的药用野生动物。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近年来有些地方在人工养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由于孕蝎产仔期间性喜安静场所,一般都需要单独饲养,避免惊扰。在其产仔之后还要及时补充水分和食物,否则母蝎会残食仔蝎。因此,解决母蝎孕期的饲养繁殖器具是人工养蝎一项急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介绍了我室在对马氏钳蝎开发利用的研究过程中,设计并制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方便的孕蝎饲养繁殖器具,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