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7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57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31.
本记录长春市中气门螨20种,其中1种为吉林省新记录。标本均为殷秀琴于2001年夏在长春南湖公园采自阔叶林凋落层中。  相似文献   
932.
力氏广厉螨雄螨与后若螨描述(蜱螨亚纲:革螨股:厉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名 《四川动物》2005,24(4):535-536
描述力氏广厉螨Cosmolaelaps hrdyi Sam(s)iň(a)k,1961 雄螨和后若螨.  相似文献   
933.
本研究旨在探究突散囊菌发酵液对肥胖大鼠脂质代谢和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干预的低、中、高剂量组,以及血脂康阳性对照组。通过高脂喂养建立食源性肥胖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无菌水灌胃,各剂量组灌胃不同剂量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实验为期8周,末次给药后收集粪便和血清,用于肠道菌群分析和相关生化指标测定,并摘取肝脏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Lee′s指数显著增加,血脂发生异常,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冠突散囊菌发酵液显著降低了肥胖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测序结果亦显示,冠突散囊菌发酵液显著提高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上调瘤胃球菌NK4A214_group、UCG-005、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等菌群的丰度,下调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Turicibacter的丰度。LefSe分析还显示,冠突散囊菌发酵液可显著增加大鼠肠道中乳酸菌Lactobacillus丰度,提高肠道的防御功能。综上所述,冠突散囊菌发...  相似文献   
934.
目的 检测不同程度颅脑疾病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情况,探讨患者肠道菌群分布与疾病的关系,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MiSeq PE2x300 bp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1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G1组,GCS≤8分)和14例轻度颅脑损伤患者(G2组,GCS>8分)粪便样本中细菌的16S rRNA基因V3-V4可变区进行定性分析,并对两组患者肠道菌群进行生物学分类比较、多样性分析和组间物种差异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1组患者肠道厌氧球菌属(Anaerococcus)、埃希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数量高于G2组(均P<0.05)。结论 颅脑疾病患者肠道菌群紊乱,其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显著下降,有害菌数量升高,有益菌数量下降。  相似文献   
935.
马巧丽  杜欢  刘杨  李猛 《微生物学报》2022,62(12):4606-4627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滨海湿地,具有营养物质形态多样化和高效动态变化的特征,是驱动碳、氮、硫等元素循环的热区。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prokaryotes,SRPs)是地球最古老的微生物生命形式之一,在推动早期地球地质演化以及现代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其在红树林湿地还缺乏全面深入研究。本文基于Genome Taxonomy Database中原核生物基因组的挖掘,系统总结了硫酸盐还原菌的类群,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红树林中硫酸盐还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分析了硫酸盐还原菌在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氮、硫及铁等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并对硫酸盐还原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深入研究硫酸盐还原菌参与驱动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耦合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6.
【目的】探究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2001-2021年间与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中国在放线菌代谢产物研究领域发文量位居全球第一,发文量最大的研究机构为中国科学院。【结论】该研究领域趋向多学科融合化,主要涉及药理与药剂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目前该研究领域所涉及的学科主要集中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而在研究内容方面,研究者多侧重于放线菌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此外,放线菌种质资源挖掘也成为目前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内容。  相似文献   
937.
探讨阿里红多糖(Fomes offficinalis Ames polysaccharides,FOPS)抗氧化应激的作用,并从Nrf2/ARE信号通路研究其作用机制.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称体质量并按随机原则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0.5 mg/kg)、阿里红多糖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  相似文献   
938.
939.
9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