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49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1959年4月在吉林省大安县安广,从黑线仓鼠巢采得维螨科一新种,命名为楔形维螨,新种Veigaiacuneatasp.nov。同年9月在该县合力从小家鼠巢采得巨螯螨科1中国新纪录,糙裂雕盾螨Glyptholaspisasperrima(Berlese,1905)。  相似文献   
42.
本文报道血革螨属一新种,命名为狭背血革螨,新种Haemogamasusangustussp.nov.采自新疆乌苏,寄主为野兔。  相似文献   
43.
励螨科二新种和中国一新纪录种:蜱螨亚纲:寄螨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4.
本文在文〔2〕的基础上,研究三维动力系统的Lyapunov分枝问题.放宽了文〔2〕中关于向量场函数的限制,相应地给出从空间闭轨族扰动产生孤立周期解的判定方法.应用判定定理及椭圆函数的积分技巧,研究了具有收获与投放的三种群Volterra模型,得到了存在周期轨道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45.
马立名 《蛛形学报》1996,5(1):36-41
记述裂胸螨科2新种,吴氏手绥螨Cheiroseius wuwenzheni sp.nov.和长螯肛厉螨proctolaelaps longichelicerae sp.nov.  相似文献   
46.
本文报道革螨二新种,西藏厚厉螨Pachylaelapsxizangensissp.nov.和亚东毛绥螨Lasioseiusyadongensissp.nov,1985年采自西藏亚东。  相似文献   
47.
雕盾螨属一新种记述(蜱螨亚纲:巨螯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雕盾螨属一新种;吴氏雕盾螨采自吉林省白城的土壤和马粪中。模式标本保存于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  相似文献   
48.
经过多年田间和温室接种抗病性鉴定,从(77-5433×中5)杂交组合花药培养后代中选育出一个兼抗大麦黄矮病、条锈、叶锈和秆锈4种小麦主要病害的新种质遗4212。遗4212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2,在减数分裂中期Ⅰ,在几乎所有的花粉母细胞中都可以观察到21个二价体,这说明遗4212是一个在遗传上业已稳定的整倍体材料。对(遗4212×77-5433)F_1代花粉母细胞的观察表明,遗4212可能是含1对外源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的代换系或具较大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片段的易位系。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对遗4212的有丝分裂中期相、减数分裂后期Ⅰ相和(遗4212×77-5433)F_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后期Ⅰ进行了检测,确证遗4212含1对外源中间偃麦草染色体。这些结果表明,遗4212是一个小麦一中间偃麦草代换系,其抗病性来自其携带的1对中间偃麦草。  相似文献   
49.
马尾松毛虫雄蛾触角毛状感受器的细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雄蛾有一对羽毛状触角。在触角鞭节的每对侧枝的内侧(迎风面)着生许多毛状感受器。每个毛状感受器由几丁质表皮毛及位于其下的三个感觉神经原和三个呈同心排列的辅助细胞──鞘原细胞、毛原细胞和膜原细胞构成。几丁质表皮毛上有许多孔。毛腔内充满感受器淋巴液。感觉神经原发出的树状突伸入毛腔,浸浴于感受器淋巴液内。这些结构特征表明它是一种司嗅觉的化学感受器。雄蛾终生不取食,推断它的嗅觉感受器主要用以感受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帮助寻找配偶  相似文献   
50.
苯氧肟酸对萌发水稻芽鞘的生长和呼吸只有较小抑制;而抑制幼根的大部分呼吸和90%以上的生长。KCN对幼根生长和呼吸的抑制均小于苯氧肟酸。初步看出:水稻幼根的呼吸存在有细胞色素途径,但以抗氰交替途径为主,幼根的生长可能主要受被氧肟酸抑制的抗氰交替途径所控制。缺氧时虽然细胞色素途径也受阻,但根中交替途径所占比例较大,对缺氧更敏感。因此设想,缺氧抑制水稻幼根生长的原因之一,可能与交替途径不能正常运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