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诱导肝硬化大鼠体内细胞色素酶(CYP)1A2、CYIr2C9/10和CYP2C19的表达变化。方法:4组大鼠即正常对照组(NC组)、四氯化碳组(Ca4组)、致癌物组(TAA组)及免疫组(BSA组)(n=10),分别以非那西丁15ms/ks、甲苯磺丁脲0.6me/kg和奥美拉唑15mg/kg进行联合灌胃给药并测定血药浓度。结果:与NC组相比,cck组和’11从组的非那西丁与奥美拉唑的曲线下面积AUC均显著升高(P〈O.01),清除率cL均显著下降(P〈O.05),峰浓度C-均显著升高(P〈O.01),半衰期1/2均显著下降(P〈0.05);甲苯磺丁脲各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肝硬化大鼠体内CYPlA2和CYP2C19酶表达明显降低,CYP2Cg/10酶表达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62.
针对当前高校加强卓越人才培养工作,以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合作式案例教学为模式,以给排水工程设计课程教学为实例,探索基于合作式案例教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63.
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recombinant buckwheat trypsin inhibitor,rBTI)是一种来源于荞麦Potato Ⅰ抑制剂家族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及功能。先前的研究表明,rBTI在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中具有很好的延长寿命的性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不太清楚。本文的研究证明,rBTI能够调节转录因子DAF-16的转录活性,进而影响线虫的寿命,且该性质与其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密切相关。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分别对rBTI的45位、53位和44位氨基酸活性位点进行突变,获得了4种不同胰蛋白酶抑制活性的rBTI突变体,分别命名为rBTI-R45A,rBTI-R45F,rBTI-W53R和rBTI-P44T。经典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寿命检测实验显示,野生型rBTI可以明显延长C.elegans的寿命,且在0~10 μmol/L 范围内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未处理对照组相比,10 μmol/L 野生型rBTI延长寿命幅度可达到14.5%,但是突变体rBTI-R45A,rBTI-R45F和rBTI W53R均不同程度失去了延长寿命的功能。利用荧光显微观察及qRT-PCR等方法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型rBTI 可增强寿命调控转录因子DAF-16的转录活性。与寿命检测实验结果一致,4种 rBTI突变体均不能使DAF-16转录活性增强。上述结果表明,在C.elegans中,rBTI可增强长寿因子DAF 16的转录活性,进而延长虫体寿命,且该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其适当的胰蛋白酶抑制活性。本文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开发rBTI的功能提供了实验支持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4.
(超)高压对微生物的影响及其诱变效应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超)高压对微生物有多方面的影响,它不仅可使微生物细胞体积形态、细胞组分发生变化,还可使微生物的基因表达和核酸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发生改变。(超)高压的这些生物学效应,使其不仅可以应用到食品杀菌、保藏及某些加工过程,而且在微生物菌种诱变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这是因为(超)高压既然可以使核酸发生变化,那么它诱导微生物发生突变就很有可能。现从(超)高压对微生物的影响出发,并结合国内外有关实例及作者的研究工作,初步探讨其诱变育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5.
松材线虫的天然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松材线虫病的现行防治措施及存在问题,介绍了植物源和真菌源天然毒素毒杀松材线虫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指出天然毒素在未来松材线虫病生物防治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6.
不同灰霉病抗性苹果果实中酚类物质代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秦冠’、‘富士’、‘金冠’苹果果实为材料,通过对损伤接种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后果肉组织酚类代谢主要产物和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分析测定,揭示苹果采后酚类物质代谢与灰霉病抗性的关系,为苹果灰霉病抗性鉴定和筛选抗灰霉病苹果资源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1)接种灰葡萄孢菌后,3个苹果品种的果实灰霉病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大小均为‘秦冠’‘富士’‘金冠’,而且3个品种间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均差异显著,各品种对灰霉病的抗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秦冠’‘富士’‘金冠’。(2)抗病品种‘秦冠’果肉组织中类黄酮、木质素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富士’和‘金冠’,但总酚含量为‘秦冠’‘金冠’‘富士’,且3品种间总酚含量差异显著。研究表明,抗病苹果品种通过调节果肉内酚类物质代谢,增强次生代谢能力,其中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的增加强化了果实的抗性反应,进而提高对灰霉病的抗性,但总酚含量与植物抗病性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6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TP组(50例)及GP组(46例),TP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方案(TP方案)进行化疗,GP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方案(GP方案)进行化疗,另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治疗前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以及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数(PLT)、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以及大体积血小板比率(P-LCR)及TP组和GP组治疗后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TP组和GP组患者化疗前PT、APTT、TT、FIB、D-dimer、PLT、PCT、MPV、PDW以及P-L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P组与GP组以上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TP组和GP组患者PT、APTT、TT、FIB、D-dimer、PLT、PCT、MPV、PDW以及P-LCR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GP组TT明显长于TP组(P0.05),PLT、PCT明显低于TP组(P0.05)。结论:凝血纤溶功能及血小板参数对于评价不同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不同化疗方案选择对于患者凝血系统均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松口蘑对纤维二糖的利用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对六个松口蘑菌种的碳素营养生理及培养液中的-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纤维二糖能很好的支持所有菌株的生长,其效果不逊色于葡萄糖;木聚糖能够一定程度地维持各个菌种的生长,但效果不及葡萄糖和纤维二糖。这些数据为松口蘑具有一定的利用天然有机碳源的潜在能力提供了间接的证据,也为松口蘑人工栽培基质的调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9.
云南作物遗传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也还存在许多不利的影响因素,制约着云南作物遗传资源研究的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改革促进该领域的研究稳步向前发展.本文将在分析云南作物遗传资源研究现状的同时阐述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设想,为今后的管理和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0.
土壤微生物数量对模拟氮沉降增加的早期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薛璟花  莫江明  李炯  李德军   《广西植物》2007,27(2):174-179,202
通过以南亚热带森林三种主要树种即荷木、锥栗和黄果厚壳桂为主的苗圃试验地的苗圃控制实验,初步探讨土壤微生物数量对模拟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施氮增加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根据类群和氮处理水平不同而异。总的来说,施氮增加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对放线菌数量仅在一定(中氮)处理水平以下,超过此水平施氮增加则表现为抑制作用,而施氮对真菌数量则始终表现为抑制作用,尤其以中N处理水平的抑制作用最强。但目前细菌仍占微生物总量的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则占微生物总量的比例最小。分析结果还表明,有效氮与放线菌、有效氮与细菌数量变化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