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濒危植物长叶榧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强  金则新  郭水良  管铭  王兴龙 《生态学报》2014,34(22):6460-6470
利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作用仪对林窗、林缘、林下3种生境中的长叶榧(Torreya ackii)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里的光合生理生态指标进行测定,探讨3种生境中长叶榧光合能力的季节变化及其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分析其濒危机制,为长叶榧的迁地保护和种群的繁衍复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林窗、林缘的长叶榧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在夏季呈"双峰"曲线,其它3个季节均呈"单峰"曲线;林下的Pn日变化在4个季节均呈"单峰"曲线。(2)3种生境中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羧化速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磷酸丙糖利用率(TPU)均为夏季最高,使得夏季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但夏季林窗、林缘的长叶榧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也较高,使得夏季林窗生境的长叶榧日均Pn明显低于于秋季,林缘的日均Pn与秋季差异不显著。(3)4个季节的日均Pn、Pnmax、LSP、Vcmax、Jma、TPU均为林窗最高,林窗与林下差异显著,表明长叶榧具有阳性植物的特点,适宜生长在光照较强的林窗生境。(4)在生长旺盛的夏、秋季,长叶榧的LSP比伴生物种低,LCP比伴生物种高,对光适应的生态幅度较窄;与伴生物种相比,长叶榧的Pn较低,光合能力较弱,在激烈的种间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可能成为其濒危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模拟氮沉降对夏蜡梅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氮浓度分别为2(低氮)、8(中氮)、32 g N·m-2·a-1(高氮)的NH4NO3溶液,喷淋盆栽夏蜡梅幼苗,以0 g N·m-2·a-1为对照(CK),1年后,比较其光合作用、相对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差异,探讨氮沉降对夏蜡梅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氮处理下,夏蜡梅幼苗叶片的日均净光合速率(Pn)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4.7%、54.5%、26.4%和8.3%、66.1%、30.9%,中氮处理下的日均Pn、Pnmax值最高。不同氮浓度处理后夏蜡梅幼苗叶片的日均气孔导度均高于CK,以中氮处理最高;而日均胞间CO2浓度均低于CK,以中氮处理最低。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均为中氮高氮低氮CK,差异极显著;而光饱点为中氮低氮CK高氮,差异极显著;表观量子效率为中氮低氮CK,差异极显著,高氮与CK差异不显著。不同氮浓度处理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高于CK,以中氮处理最高。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均为中氮低氮CK高氮,差异极显著。不同氮处理的夏蜡梅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CK,差异极显著,3种氮处理之间以高氮处理最高;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也以高氮处理最高,中氮次之,高氮、中氮处理与CK差异极显著,低氮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不同氮处理的质膜离子渗漏为高氮中氮低氮CK,差异极显著。本研究表明,不同浓度氮处理提高了夏蜡梅幼苗的光合作用能力,其中以中氮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对其他生理指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角质酶/角蛋白酶一浴法处理对羊毛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fusca产角质酶以及Bacillus subtilis产角蛋白酶一浴法的方式处理羊毛,通过毡缩率、断裂强力、碱溶解度、上染速率、K/S值和接触角等指标考察了该处理对羊毛的改性效果,并运用XPS、氨基酸分析和SEM考察了其对羊毛结构与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一浴法处理后,羊毛织物的毡缩率下降明显,达到机可洗要求;断裂强力下降较少,碱溶解度增加较少,上染速率提高,K/S值增加;XPS分析表明,经处理后羊毛纤维表面的元素含量变化较大;氨基酸分析表明,经处理后羊毛纤维中的胱氨酸质量分数有所降低;SEM显示,羊毛鳞片层大部分被剥除,综上可以说明角质酶/角蛋白酶的一浴法处理对羊毛具有明显的改性作用。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聚乙烯醇( PVA)和聚丙烯酸( PAA)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并采用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分析了PVA和PAA对α-淀粉酶内源性荧光和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VA和PAA均能使α-淀粉酶的活性降低,并能改变α-淀粉酶的内源性荧光和二级结构,且PVA和PAA的浓度越高,α-淀粉酶活性降低越大,酶的内源性荧光和二级结构的变化也越大。  相似文献   
75.
黑豹属食肉目、猫科,是国家一类保护野生动物,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1999年3月26日,我园在对一例患尾部脱毛的成年黑豹麻醉检查时,该黑豹出现全身肌肉强直性痉孪、口吐白沫,持续时间达2小时,最后演变成休克达9小时。通过及时全面的抗休克治疗使该黑豹恢复了健康。国内曾经对大熊猫麻醉意外休克及抢救有所报道,但都未见有抽搐症状。黑豹的麻醉、抽搐、休克、抢救情况目前国内还未见有报道,现介绍如下。1 基本情况雌性黑豹,4岁,体重60kg左右,外观健壮,食欲和大小便正常。1998年底发现尾部脱毛,口服药物治疗后疗效较差。1999年3月初发…  相似文献   
76.
比较了超高产杂交稻(Oryza sativa L.)X07S/紫恢100和两优培九与多年来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稻汕优63的光合功能和抗光胁迫能力.结果表明,超高产杂交稻X07S/紫恢100和两优培九的净光合速率(Pn)分别比汕优63高9.1%和11.9%,而其蒸腾速率(Tr)分别比汕优63低37.46%和31.42%,此外,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比汕优63高出74.2%和63.5%;经强光(2 000μmol photons@m-2@s-1)处理2 h之后,X07S/紫恢100和两优培九的光系统Ⅱ光化学量子效率分别上升28.3%和37.0%,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分别升高46.2%和18.0%,而汕优63的这两项参数值却变化很小;同时,X07S/紫恢100和两优培九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均下降50%左右,而汕优63则上升近50%,表明超高产杂交稻较高的光合能力、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较强的抗光抑制能力可能是其高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77.
八十年代初,氰戊菊酯对棉花蚜虫有极优异的防效。但由于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氰戊菊醣100和200ppm对一般棉蚜药后2天仅有40%的药效。药后5天蚜量已增加。对伏蚜无效.但药后10天棉田主要天敌仍比药前步30%.对棉叶螨的药效好于棉蚜.并刺激棉蚜的繁殖.所以在棉田单独使用氰戊菊酯后。使棉蚜基本处在既无竞争又无捕食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使其大量增殖,引起再增猖獗.丰收菊酯是复配农药.对棉蚜,棉叶螨和棉田主要天敌有较均匀的药效和毒力.不刺激繁殖。使用后可将生态环境中的棉蚜、棉叶螨和棉田主要天敌控制在原比例的最低密度状态。  相似文献   
78.
秦岭辛家山林区落叶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秦岭辛家山林区落叶松为研究对象,观察鉴定与其共生的外生菌根真菌。【方法】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结果】鉴定出31种外生菌根真菌,分属2门4目11科11属,分别有毛革菌属(Tomentella)、丝盖伞属(Inocybe)、红菇属(Russula)、Amphinema、蜡蘑属(Laccaria)、蜡壳耳属(Sebacina)、鹅膏菌属(Amanita)、牛肝菌属(Boletus)、丝膜菌属(Cortinarius)、乳菇属(Lactarius)和硬皮马勃属(Scleroderma),丝盖伞属是优势类群。阳坡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高于阴坡。对菌根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化学性质分析表明,pH值显著低于非根际,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对根际土化学性质与外生菌根侵染率相关性分析表明,落叶松外生菌根侵染率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速效磷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落叶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丰富,且受坡向影响。外生菌根真菌可降低根际pH,提高根际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水溶性钙和水溶性镁的含量。外生菌根侵染率受土壤pH值、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采用营养液栽培,以盐敏感型番茄品种M82为试材,利用双向电泳(2-DE)研究盐胁迫处理下幼苗叶片蛋白质的表达谱,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TOF-MS)技术进行差异蛋白质的分离及质谱鉴定。结果表明:(1)盐胁迫处理下,利用2-DE获得差异显著蛋白点20个,其中17个蛋白质点丰度上调表达,3个蛋白质点丰度下调表达。(2)通过质谱分析和蛋白质NCBInr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19个差异蛋白,分别为果糖-二磷酸醛缩酶、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等及3个功能未知蛋白;这些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质与能量代谢、光合作用、蛋白合成、氧化还原平衡等过程相关,暗示所分离鉴定的蛋白可能参与了番茄的盐胁迫响应,为进一步研究番茄抗逆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0.
东南亚特种水稻种质资源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种植与消费习惯,孕育了大量的特种水稻资源,如有色稻、糯稻和香稻等。这些资源长期在相对封闭的区域种植,基因高度纯合,表型十分稳定,是进行遗传和生理特性研究的良好材料。本研究对56份越南、老挝、柬埔寨的特种水稻资源进行光合指标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光合速率(Pn)和光合功能期差异(RSP)均表现为极显著水平,均值分别为27.15μmol/m2·s和35.3 d;进一步对这两个指标进行二维排序绘制象限图,从中筛选出了Pn和RSP均值较高的种质资源14份,占总数的25%,这些高光效特种稻种质资源可作为特种品种选育的中间材料,同时也可为光合机理研究、高光效基因定位等提供基因资源。探讨了特种稻光合速率与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其中,C1、C2、C29、C43、C49、C54、C56、C59、C60和C62株型为中间类型、叶片颜色为绿色或深绿、剑叶状态为中间类型或直立,其光合速率相对高一些,为潜在的高光效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